每当你感到困惑空虚的时候,你都是怎样应对的


人被称为万物之灵,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灵性的一面,都有对终极价值的渴求

1。网友:顶礼师父!有时候明知道种种想法和感觉不好,可偏偏会无法控制的产生出来,比如别人说一些不爱听的话,我明知道不应嗔恚,但总有这样念头,或者听别人说过的比我家好,就有种对方炫耀的感觉,明知道不对,但事后还是会想到这些,请问这是天生的吗?这些算造恶业吗?如何对治?请师父教诲!

学诚法师:内心有烦恼,就会导致恶业。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修行,才能减轻烦恼、扭转习性。

2。网友:法师,自己很贪怎么办?

学诚法师:多想想无常。人终有一死,有什么东西能够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不断增长的贪心会伴随自己,带来更多的痛苦。

3。网友:法师您好,我每天打坐回向的人太多,会不会不够分啊?

学诚法师:回向的心越广大,所得功德就越大,不能把“功德”理解成物质。

4。网友:恳请师父慈悲开示:如何去帮助内心麻木,情绪化,对佛法没有触动的师兄呢?弟子顶礼。

学诚法师:你要能够感知他的苦处,给他需要的东西。要有耐心去等待、包容和关怀,绝不是简单扔一句佛法道理过去就完了。菩萨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都是走近众生内心的方便。当然,能够做到这些,自己首先要有以佛法调伏烦恼的能力。

5。网友:法师,人为什么会空虚?当人感到空虚的时候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人被称为万物之灵,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灵性的一面,都有对终极价值的渴求,也就是人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做什么的问题,换言之,也就是信仰的需求。

但是现在,很多人的这个需求被埋没了,迷失于对五欲六尘的追逐中。欲望烦恼一直在放大,寻求到的快乐越来越直接,但也越来越短暂和肤浅,人内心深处灵性的一面越来越缺少滋养,外表虽然光鲜亮丽,内心实则枯槁干涸,就会产生空虚、迷茫、幻灭甚至绝望的感受。

我们应该减少一些对外在物质的需求,更多一些观照内心的需求,树立志向乃至信仰,用高尚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内心,这不是俗气的套话,是真正令自己充实和快乐的途径。

6。网友:师父,弟子有时候心里有恶念,过后感到恨自己,但是后悔完,惭愧完,顶多就是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做不到永不再犯。

学诚法师:因习气故,我们很难做到不贰过,但依然要努力改正。

7。网友:我的母亲过世7个月了,我经常梦见我的妈妈。我想念我的妈妈。不曾有一天忘记她,每天心痛如刀绞。我悔恨在这一世相处的岁月中我并没有报答她给我的爱于千万分之一,无尽的追悔,眼泪流尽,痛断肝肠。师父,我很想知道我的母亲如今往生何处。

学诚法师:可至诚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

8。网友:请师父指路:下午发现一流浪猫重病极其可怜,假如送去医院,药费至少5000,抱歉真心无力负担,想买药给它安乐死,又觉得没有决定它生死的权力,看它现在痛苦的活着,它自己也很辛苦遭罪,请师父告诉我还如何办,我心里也难受昨晚觉都没睡好,安乐死它可以吗,早点结束痛苦早日投胎

学诚法师:至诚诵经念佛为它回向,尽己所能给它一些关怀和帮助。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泰山府君(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为泰山府君。于佛家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关于基础

基础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基础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基础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基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