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有很多道理跟鸡汤文差不多,差不多到底是差多少呢?
一、鸡汤是什么?
鸡汤就是成功学,对人了无帮助,但人自觉还是很有帮助。
就好像老外研究瑜伽健身往往得出这么个结果:练习瑜伽对人的身体没有什么帮助甚至可能有害,但是绝大部分瑜伽健身练习者都觉得练习瑜伽很有效果。但这只是个类比,并不是说学瑜伽锻炼就是鸡汤,另外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言瑜伽,是指那些健身会所中的瑜伽。
这鸡汤呢,举个例子来说,就好像没有佛法基础知识的人去看禅宗公案,看的满头雾水,却若有所得,对公案中各种不合理不合常规的都脑补了种种自以为很有帮助的解释,自我感觉修行大进——而这背后,其实是颠倒梦想,其实毫无帮助。
鸡汤往往有个特点,就是既没有来龙也没有去脉。就是说,这一碗鸡汤端上来,既没有对问题来源的合理分析,也没有给出解决的办法,往往就是铁嘴直断,让你自己去脑补——毫无可操作性。
二、佛教的核心是什么?
是灭苦!
彻底灭苦的方法是什么?是证悟无为法——涅槃。怎么样能够证悟?佛陀留下了三十七道品,次第去修行就行。
佛教里许多看上去玄妙的论述,其实都是在描述无为法,无为法这个概念我这里不展开,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一下我的一些回答(整理整理佛教类的回答 - 天涯酱缸 - 知乎专栏),我专门把有关无为法的部分回答归结在一起了的。
要指出的是,没有佛法的基础知识,就容易把佛法学成鸡汤。
三、为什么会把佛法学成鸡汤?
在中国把佛法学成鸡汤的大有人在,其根本原因不是别的就是缺乏一些佛法的基础知识。
比如我在一个问题里看到一位朋友这么说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金刚经》
我的自信,我的智慧,我的全部能量,都不来自于外界的色相,而是本自具足,本自圆满的。故此,没有什么可以激励我,没有什么可以诱惑我,没有什么可以打败我,没有什么可以使我高兴或者痛苦,是谓“如如不动”。
这位知友就是把描述无为法的言语当成了有为法内的励志鸡汤了。
实则因为无为法无我,所以无我观是佛教最普遍的原则,把描述无为法的言语理解成“我”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样“我”的言语,当然是谬之千里了。
但这位知友应该不是佛教徒,所以读成鸡汤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好,但一旦读成鸡汤,就和佛法无关了。如果能有对无为法概念的基础知识,怎么会去这么解读呢?
所以把佛法学成鸡汤是因为缺乏佛法基础知识造成的。
四、佛法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有些高僧说佛陀所说之法不出四谛,所谓苦集灭道。
苦:看透这世间的本质是苦的,这是佛法的出发点,因为苦所以要摆脱苦,佛教谓之出离。
集:苦的原因,为什么会苦?简单说就是无常无我,而凡夫以无常为恒常以无我为有我,正好颠倒,所以苦延绵不断。这是佛教对苦的研究,以此为基础才能找出摆脱苦的办法。
灭:涅槃、无为法。有为法范畴内的一切都不是恒常的,只有找到恒常的那个,才是出路。什么是恒常的?只有无为法。无为法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概念,不能用存在或者不存在这种二元对立的概念去解释,你既不可以说无为法存在也不可以说无为法不存在,惟其如此,它才能是永恒的。而这永恒才是佛教徒所追寻的目标,所以灭谛就是学佛的目标。
道:到达灭谛(涅槃)的道路、方法。光明白道理是没办法涅槃的。要想达到终极目标,必须通过修行,而佛陀留下了三十七道品就是通向涅槃的操作手册,一步一步非常详细。
所以你看佛法是什么?
佛法是一整套世界观和方法论。
所谓世界观,就是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本质,从这个本质出发,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终极追求目标。
所谓方法论就是在终极目标确立以后,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实践最后达到目标。
从这个角度说,佛法的理论和方法是自洽的。
作为佛教徒我无意于说服非佛教信徒去信仰佛法,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佛法是有来龙去脉的,佛法是有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实践方法的,对于想要灭苦的人,佛法不仅有详细的分析,而且有成系统的方法供你实践、让你达到目标。
这就是佛法和鸡汤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