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活中的观世音


今生我们一起膜拜在释迦世尊的金莲座下,终日沐浴在妙法甘霖之中,尽情地吸收佛陀洒落的清凉法水,浇灭了很多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烦恼之火,可谓是醍醐灌顶,舒心惬意,大快人心。但这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像我们这样能够静静的坐下来听闻佛法呢?也许就在这个当下就有很多人在尝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因此,当我们决心要成为一个佛弟子的那天起,我们就有一个使命,那就是如何将佛法洒落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众生都能来聆听佛法的甘露。

这里,我就从佛陀在《普门品》中开示观世音菩萨慈悲化世精神为契机,来谈谈 生活中的观世音 这个主题。下面我分为三点来讲述今天的主题:第一点,简单描述一下世间的苦难现象;第二点,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世精神;第三点,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生活中的观世音。

首先讲第一点,简单描述一下世间的苦难现象。当我们站在佛法的立场,热肠而又冷眼的去透视、剖析这个世间的时候,发现奔波在滚滚红尘中的人们,在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以及权力高压下,脸上写满了贪婪、愚昧、空洞、无奈、残酷。为贪一时之口福,将自己的肠胃变成动物有情的坟场,却不知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儒家尚有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又如孟子所说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但由于众生的无知,不断的造种种业,当业果显现的时候,这一切最终会成为世间种种灾难的导火线。

再来看看人类的生活,现代人普遍感到一个字,就是 累 ,有钱的人叫累,没钱的人也叫累;有工作的人叫累,没工作的人也叫累;当学生时感觉累,毕业了要找工作也累,找不到工作更累。现代人劳动强度越来越大,拿的工资越多,责任也越大;责任越大,压力就越大。在大陆 减压 这个词可能还不太流行,在港台、国外这个词是非常时髦的。随着经济的转型,人们自己要经商作生意,就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有风险心理就难以平衡,心理不平衡就不能安心工作,轻则影响一个家庭,重则影响一个群体。

随着经济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非常紊乱,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冷漠。在大城市里,住对门但不知对方姓什么的现象很普遍。随着科技的发展,远隔千里发生的事情不到五分钟就会通过电话、网络传播开来,按理说人与人的隔阂要变得小些,但事实是这种隔阂越来越大。年轻人与父母有代沟,听到父母讲话就烦;同学之间要好的还能多说几句,多数都是保持距离。

由于自我保护、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都很强,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就越来越少,结果是自己辛苦,别人也辛苦,还很容易引起误会。我们多数人 80% 的时间是和家人、同学、同事在一起的,如果关系处理得不好,有了问题不能沟通,那是很痛苦的,所以交流与沟通是一门大学问。

大家都知道观世音菩萨的最大特点是寻声救苦,寻声就是耐心倾听的别人讲。这很有意思,你要想救别人的苦,首先要倾听人家的声音。这里我们就来了解了解观世音菩萨又是如何倾听别人的内心世界呢?这就是我第二点要谈的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世精神。

第二点,谈谈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世精神。我们大家都知道,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以来,发菩提心,修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从而成就广大无边的真如法性,不受时空的限制,化身千百亿,分布十方,普现一切众生前。

在《普门品》中当无尽意菩萨问佛陀: 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的时候,佛陀就告诉了我们: 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这正如电学上,由电线圈所组成的感应接受频率,若能与某个电台的频率相同,这感应圈便能接受到那个电台传来的信息。所以我们要想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感应,就必须在自己内心深处发起一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从而形成与观世音菩萨相同的频率,感应自然现前。

因此,观世音菩萨时时刻刻都在观察着我们,无时不刻的都在倾听着我们的内心世界,等待着我们这些浪子回头,我们还在等什么呢?只要发出与观世音菩萨相应的慈悲与智慧,那我们就能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与护念。

各位,观世音菩萨就好比一轮明月,众生就犹如水面。假如这水面是湛蓝一色,清澈见低,那明月就自然显现。反过来说,如果这水面混浊不清,那明月就自然不现。不管怎么,明月依然是高悬当空,慧光朗彻,它没有分别,有分别的是水的清澈与否。同样的,观世音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是没有分别的,有区别的是众生的内心是否与观世音菩萨相应,所谓 一月映千江,千江同一月 。只要众生拂除内心的尘垢,放入大慈大悲,则观世音菩萨就能时时在前。

假若得不到观世音菩萨的感应,我们要深刻的反省:一定是我们的悲愿不足,资粮不够,心也不够至诚,本性被贪嗔痴烦恼业所覆障,从而生大惭愧,切不可怨天尤人,生诸疑惑。一个虔诚善信的人,只要对观世音菩萨产生坚定的信念,遇到突然袭击,即便是不祈祷,也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而逢凶化吉。因为祈祷的功能,是由坚定的信念产生的,所以说凡是信念坚定的人,时刻都处在祈祷的功能之中。

但是,我还要提醒大家,不要老是把希望寄托在佛菩萨身上。如果说自己不精进努力,而想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感应,无有是处。因此,我们不仅要与观世音菩萨相应,而且还要将自己化作是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的一双眼、一双手,从而成就与观世音菩萨相同的品质。

所以我接下来第三点就要谈谈 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生活中的观世音 。

第三点,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生活中的观世音。刚刚提到我们不能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佛菩萨身上,但我们眼前的太多佛教徒包括非佛教徒总是将佛菩萨看成是自己的最终救世主,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才想到来求求佛菩萨,这就如经上所说,将一块石头扔到水里,然后站在岸上,祈求佛菩萨的加持,让石头浮起来,你说可不可能?如果可能的话,那佛教就不名为佛教了。要知道,佛教的功能最终还是要让我们自己精进修行,如此才能度一切苦厄,解脱一切灾难。所以,我今天最后一点就是要让我们一起来向观世音菩萨学习,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观世音。

纵观当今世界,已有太多太多的灵魂自愿或被动地放弃了崇高、放弃了真诚、放弃了智慧、放弃了信仰。在鸟笼式的 安乐窝 里,举头不见青天,四望不见碧绿,人们的心胸变得越来越窄,眼光变得越来越小。伴随着人事交往的日趋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也日渐增多,整个社会风气呈现出一片巧取豪夺、投机钻营,群小弄权的现象。

在一片喧闹不已的骚动中,人们空虚而又烦燥的心灵宛如风中摇动的小草一样,得不到一时的安宁,再也没有心情去静静品味生活之流的底蕴,去倾听圣者的教言了。面对此情此景,心中不禁发出无尽的感慨,作为一个人间佛教行者,我们应该胜解观世音菩萨 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 的慈悲情怀,就让我们自己也像观世音菩萨那样,发起内心的慈悲去帮助利益一切苦难的众生吧。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以宽宏的心量来包容众生,无论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还是怨家敌人,都要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一切众生。犹如大海之深广,能容任何污秽之物,且不失去大海的清净;又如虚空之宽大,任何美丑之物,皆能包容无余。所以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论任何的讥嫌、误会、过失,我们都要以宽宏的心量来包容,如此方能成就一切。

就如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更何况在菩萨眼中,众生与自己本为一体,慈济众生就是完成自己的佛道,因为一切诸佛皆因众生而发大悲心,因发大悲心而长养菩萨道,因此众生是我们实践菩萨道的道场,有了慈悲心加持,众生所加诸于我们身上的一切磨难、困厄,都变成醍醐甘露了!

如此,我们不但不用求外在的观世音菩萨,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观世音菩萨,而且还能成为众生心中的依靠。如果每个众生都能如此的向观世音菩萨学习,成为苦难众生中的依怙,那这世间还有什么灾难呢?那时,这娑婆世界就是一片极乐净土了。

最后,我还是坚信苦海终有边际,漫漫长夜终会有光明的来临,在此,我希望在座的法师居士们,拥有崇高的志愿,诚挚的同情,深密的理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扬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度生的情怀,宽恕他人,奉献人生,将自己化作观世音菩萨的一双手、一双眼,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生活中的观世音吧。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入门

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