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要吃斋?
出家人向来以吃斋念佛为主,佛教由来已久,一直都是戒荤戒腥只能吃素。很多在家修行的居士也都坚持不吃肉,以素食为主,以为吃的就算是斋饭了,但他们往往把吃斋和吃素混为一谈了,事实上两者有本质区别,完全是两回事。
吃斋属于佛教的一种戒规,是一种重视心灵的虔诚与纯洁的仪式。吃素只是不吃荤腥及五辛(葱,洋葱,蒜,大蒜,韭),而吃斋绝不是吃素的意思,因为这个斋未必是素,因为佛陀比丘戒中没有戒肉,乞食的时候,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不允许挑剔分别。后来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吃素的传统。
“吃斋”严格来说应该是“持斋”,为什么要持斋呢?因为佛陀时代,有位弟子傍晚托钵乞食,吓到一位孕妇导致流产,被人唾弃,又因如果一天两次托钵,就会减少弟子学佛修道的时间,所以佛陀从此制戒规定过午不食,叫做“持斋”。后来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吃”和“持”二字同音,而且又是跟吃有关,所以慢慢就由“持斋”误传成了“吃斋”。
佛教礼仪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吃斋礼仪。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都是非常讲究的。吃饭时不能讲话,不能随便出声。饭前饭都要念诵《供养偈》与《结斋偈》,表示供养诸佛菩萨、供养众生。
首先是过堂。在过堂时,僧众排班,整齐有序地进入斋堂。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中堂的安静与庄严,以示对诸佛菩萨的尊敬。行堂的义工拿着装食物的桶和勺子,沿着桌子走来。过堂期间,僧众不能说话,要用特定的手势对行堂的人表达自己的意思。
接下来要进行两次行堂。第一次行堂时,只要僧众不拒绝,行堂的人通常就会把每种食物都在碗里装上一点。如果僧众不想要某种食物,或者觉得碗里的饭菜已经够吃,可将右手竖起,掌心向外,或用右手在碗卜方做——个遮挡的动作,以示需要。过堂时端身正坐,脊背挺直,不要趴在桌上,不要低下头用嘴凑近桌卜的碗,双脚不要交义或翘起。不能浪费食物。
第二次行堂时,如果僧众需要添加食物,就把碗向前移动,伸到桌子外沿附近。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里比划一下,表示需要添加食物的多少。想要添加某种特定的食物,就把那种食物从碗里夹起来,向行堂的人示意。对于某种食物还想再添加一些,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边轻点一下。对于某种食物只想要一点点,可用右手拇指和小指比一下,表示“少量”。对于稀饭,如果想要比较稠的,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里做一个竖插的动作;如果想要比较稀的,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上面平划一下。
用餐完毕,将碗叠起,放在靠近桌子外沿的地方,将筷子放在碗右侧距离约一寸的桌面上,筷子与桌沿垂直。
佛教提倡带着一颗慈悲心去吃素,那么不仅可以获得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能培养自己的善根,本身也是一种修行。他们始终认为,无论你吃什么东西,便有那种成分在你身上,因为你所吃的东西,要与你合股,合而为一,变成你身上的一部份。你吃什么样的东西吃多了,身体便会变成它一样。因此,吃猪肉多了,便会变猪;吃牛肉多了,便会变牛。一碗肉汤里面含藏的怨恨,似海般深,说不尽的。我们应该与众生断绝因果,不要与牛羊鸡犬互造罪孽,便能慢慢地把世界上的恶气转化过来。
佛家饮食虽然不吃荤腥及五辛,但如今的僧人们也讲究饮食的多样化,讲究吃出滋味来,追求营养价值和健康。
佛家饮食包括饮料和饭食两类。饮料指各种浆、羹、水,如蜜浆、果浆、醍醐、甘蔗和净水、茶水等;饭食指米、面、酥酪、肴馔等。这些饮食都可以“资色身,进道业,而证菩提”,所以,用它们来供养佛僧。
佛教常用的供养饮食主要有净水和饼、粥、果、羹、米饭及圆根、长根等食物。佛经中记载了有关饮食的供养,即用百味的饮食供养诸佛、菩萨及众僧,除米饭外,还有饼、果、药草等。
虽然吃素有很多功德,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片面的追求功德而去吃素、吃斋,更不能执着这件事情本身,如果因为自己的执着而给不信佛的家人、同事、朋友带了种种不便,那就不太好了。信仰是自己的,一切随缘就好,不必强人所难,佛在心中,重在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