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杖为比丘十八物之一,那它必定有一定的功用与表法意义
锡杖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比丘行路时应当携带的道具。在禅林中,锡杖有一定的功用与表法意义。
关于锡杖的由来,在《毗奈耶杂事》中说是为了比丘托钵时,不惊吓到施主家所为:“苾刍乞食入人家,作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佛言:‘应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镮,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至不信家,久摇锡时,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无出问。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
其形状分三部分,上部即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摇动时,会发出锡锡声。中部为木制;下部或为錞、鐏、铁等金刚所造,或为牙、角造。《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中说:“西方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卷,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长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镮或圆或偏,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铁任情。”
“锡杖”的得名是因为振动锡杖时有“锡锡”之声。锡杖又称为智杖、德杖。《锡杖经》曰:“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
对于比丘持锡杖的缘由,《大比丘三千威仪经》有云:“一者为蛇虫故,二者为年老故,三者为分卫故。”对于锡杖用来驱遣蛇、毒虫等物的功用,在《四分律》卷五十二说:“诸比丘道行见蛇、蝎、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捉锡杖摇。’”这是说佛陀在世时,有比丘行于路上时,见到蛇、蝎、毒虫等物,心中恐怖,甚至有比丘被咬伤,于是佛陀说,应做有声的锡杖来遣散毒虫。
锡杖还可作为年老、病弱者扶身之用。锡杖还具有警觉施主,防身之用。如《毗奈耶杂事》云: “苾刍乞食入人家,作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佛言:‘应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鐶,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狗便出吠,用锡杖打。佛言:‘不应以杖打狗,应举怖之’时有恶狗,怖时嗔剧。佛言:‘取一抄饭,掷地令食。’至不信家,久摇锡时,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无出问。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
由以上经文可知,锡杖的设立,不仅为驱遣害虫,或特为年老者扶身之用,也可作为比丘乞食时用以警觉施主之用。经中特别指出,比丘在乞食时,若施主家有狗吠,锡杖也可以用来防身惊吓狗子,但不可用锡杖打狗。如果狗吠加剧,则可以从钵盂中取饭令狗食用。狗吠之危即可化解。
锡杖通常由锡、木柄、二三部分组成。锡是杖头,成塔婆形,附有大环,亦悬数个小环,摇动时,则发“锡锡”之声,故锡杖又称有声杖。
古代僧人到诸方参学行路时,一定要手持锡杖,禅林中因而称为飞锡、巡锡。在《景德传灯录》中记载隐峰禅师有名的飞锡故事,隐峰禅师冬季居住于衡岳,夏日居止于清凉山。在唐元和年间(806-820),禅师登五台山,出淮西时,恰巧遇到吴元济阻兵违拒王命,官军与贼人交锋,打得不可开交,未决胜负。禅师心想:“我应当去解除其祸患。”隐峰禅师于是掷锡于空中,飞身于两军上空,两方将士看到禅师飞于空中,无不惊讶得张大了口,相互争斗的心当下熄灭。隐峰禅师显示神通之后,担心有以神通惑众的嫌疑,于是来到五台山,于金刚窟前入灭。另外,古代禅林中,若有高僧在一处止住,称为住锡、挂锡。
在古代禅林中,锡杖还常作为禅师求法悟道的助缘。《六祖法宝坛经》云:“永嘉玄觉禅师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玄觉禅师拜见六祖惠能禅师,围绕禅师转了三圈,然后将锡杖卓地。惠能禅师说:“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玄觉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惠能说: “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玄觉回答说:“体即无生,了本无速。”惠能说: “如是!如是!”玄觉于言下悟道,然后具威仪礼拜,一会便告辞。惠能禅师留住一宿,故称“一宿觉”。玄觉以锡杖卓地的动作向惠能展示了自己的对禅的悟解,试探惠能如何开示。在经过惠能禅师的印证后,玄觉方才心悦诚服。
依锡杖的不同形状,也象征不同的意义。《锡杖经》中说:锡杖有三錞,代表忆念三涂苦恼,则修戒、定、慧;念老、病、死三灾,则除贪、嗔、痴三毒等等。而四股者,则是断除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轮回,或表苦、集、灭道四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