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应当如何面对生死?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有的人觉得老、病是一件非常痛苦之事。人不一定老了才生病,年轻人也不一定没有病。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生病是不分老少的,但生病、年老之时应该抱甚么态度呢?
1、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有的人心力较弱,你打他一下,就要大呼小叫;假如心力强的话,就是被人一拳打过来,眉头都不绉一下。你越叫痛,就会越觉难受,且于事无补,不如多念声佛号,使情绪能平伏下来,得益较大,且念佛功德真的不可思议,主要在乎念者是否能万缘放下,集中精神,提起正念。所以说:一般生病没有关系,生理上有病时,心理上要健康,不要被生理上的病拖垮。“病后方知身是苦,健是多为别人忙”。很多人因大病一场之后,便能深心体会此一道理,真正去理解探讨人生的真义。
2、 从药物治疗做到心理治疗:现今社会大多数人生病之时,都会去找医生医治疾病。一般身体机能上所产生的毛病,当然可以靠医生开药物便能医治;但有些心理上的疾病,是不能靠医生开药物便能医治好,需要亲人、知心的好友或善知识们开解,或自己能体会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成,四大不调便生病,明白病性本空道理。自己做自己的医生,当自己感觉身体上有点不舒服,要训练自己坚强起来,除药物治疗外,做到心理治疗,对病痛处之淡然,能够这样,你的病已经好了一大半。因“医生只能医好你的病,但不能医好你的命”。
3、 从看破放下做到安然自在:出家人所穿的禅鞋,脚面上有道梁子,这意思象征著我们低下头,能看得破,不必太执著,凡事要提得起,放得下,甚至面对疾病,要做到安然自在,才能对付疾病。十多年前,我所认识的一位法师,其心里充满弘扬佛法,为教为众的抱负。但突然一天起床,两腿麻痹,不能走路。睡在床上稍微动一下,痛楚难堪。后来去找医生医治,医生说他的腿患非常严重,必须动手术切除。当时,他的心情并没有为自己日后残废而烦恼。他想:因腿患要锯断两脚也无妨,自己一生中南北西东,到处奔波劳碌。“三心二意无定性,四处徘徊不专精。”现在没有了腿,反而可以安闲自在,留在寺中写文章,看藏经,增长自己的智慧。并不在乎没有了双腿而自卑,恐怕人家讥讽,残废对他造不成烦恼,他这种对患疾病的态度,也许值得各位参考。因为人往往在什么都可以做,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
像美国的海伦海勒,她又哑、又聋、又盲而且残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健全的人,但凭藉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她却成为那个时代的伟人。所以说:老、病、死并不可,怕,最怕是心理上的不健全;人老不要紧,心理要保持健康,用佛法去滋润我们的身心,那样自然活得健康。修行最重要的目标是无我,因为你能缩小己见,放大胸襟,包容一切,尊重别人。
佛法教我们如何超越生死的怖畏,要活得自在,死得庄严,生命是一场惜福的过程,懂得惜福、培福,珍惜人生每一刻,不要让时光空过,才能自在地面对生命的无常。佛说:“人命在呼吸间”。`人无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无人能挡住死期,让它永住人间,既然无这么去来无常的生命,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爱惜它、利用它、让这无常、不实的生命,散发它,真善美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