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种因素决定因果的大小,劝你还是知道点的好
佛菩萨慈悲为怀,不希望我们遭受如此果报,便把一些规律如实地告知我们,以尽量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接下来,我就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因果业报的规律。
我们业报的大小取决于五种因素:对境、强烈程度、时间长短、是否对治、是否后悔。
第一、对境
五种因素中,对境是很重要的,我们做好事的善业和做坏事的恶业哪个更大,便是要看对境是谁。对境共有三种,分别是:功德的对境、恩德的对境、福田的对境。
功德的对境:功德的对境指的是佛陀和菩萨。因为佛陀具备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还具有大智、大能、大悲、无为、任运等八种功德,以及自利圆满、利他圆满等功德,所以佛陀的对境是最不可思议的。
远古时期有一位国王,叫我乳王,他前世曾生活在拘留孙佛出世的时代,是一位卖粮食的商人。有一次,商人遇见了拘留孙佛,因为见佛陀面相庄严,便心生欢喜,于是抓起身边的几颗豆子,以供养之心撒向佛陀。
没想到的是,有四颗豆子不偏不倚掉进了佛陀的钵中,还有两颗豆子竟碰到佛陀的胸膛。出于这样的因,在人寿两万岁时,我乳王出现于世。因为有四颗豆子掉进了钵里,所以他统一了人类的四大部洲,两颗碰到佛陀胸膛的豆子,一颗使他成为四大天王之首,一颗使他拥有了与帝释天王一样的权威,继而帝释天的一半王位便归属于我乳王,另一半属于帝释天王。
相反的例子是,善星比丘的对境也是佛,他虽给释迦牟尼佛做了二十五年的侍者,但最后却对佛陀产生了邪见,因而在死后堕入了饿鬼道。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做坏事的对境是佛菩萨,那就会堕入恶道,在地狱里受苦受难,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劫、几百劫,甚至几千劫。
因此要明白的是,对境必须非常谨慎,毕竟善恶业的大小是取决于对境的。我们在与别人接触的时候要尽量保持低调;对于一些低微的众生,比如路边的流浪狗、乞丐、无依无靠的老人等,一定要保持尊重,万万不可歧视。谁也不知道,我们所歧视的众生之中是否存在着圣者,不是吗?
佛经中还这样写道:“如果对境是菩萨,用嘲笑或是玩笑的方式来欺辱他,果报也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尽量不要责难批判,不要议论他们的是非,要保持自己内心的清净。
眼见不一定为实,因为眼睛是不值得信任的,判断力是靠不住的,我们随时都可能被自己的感官所欺骗,绝不能以所见来判断对境的是非。就好像,天快黑的时候,因为看不清楚,所以我们把路边的花绳子错看成蛇,被吓得心惊胆战,于是恐惧产生了,痛苦也产生了,甚至夜里还会做噩梦。
这是谁的错呢?花绳子并没有骗你,而是你自己的眼识骗了你。正如一个人在门外,一个人在门内,外面的人说门外有什么,里面的人就会相信。门外的人就相当于眼识,门里的人就是意识,意识相信了眼识,然而没想到眼识把绳子错看成蛇,还欺骗了意识。
佛陀说,我们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不清净的、靠不住的,所以切忌以己见衡量他人的好坏、是非、对错,更不可随便批判他人。
恩德的对境:恩德主要指父母和善知识。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善知识给予我们慧命,都属于恩德。百善孝为先,的确,孝敬父母的功德是很大的。怎么形容呢?就好比你这几年之中,就算每天都请那些对自己毫无恩德之人吃饭,这些功德加一起也抵不过请父母吃一顿饭的功德。
福田的对境:指的则是乞丐、病人等。比如当我们看到正在挨饿受冻的乞丐,若是布施于他们,福报就会增长。以及重病之人、或是长期生病卧床之人、需要人照顾的残障人士等,这些处在痛苦中的人都是福报最增上的对境。
第二、强烈程度
从善业的角度来说,如果对三宝的信心、出离心、慈悲心都很强烈,那就太了不起了。正如上文说到的那位老人,当他看到自己前世的尸骨时,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出离心,于是很快就证了阿罗汉。反之,如果造业时贪嗔痴非常强烈,尤其是嗔恨心,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可怕果报。
第三、时间长短
时间的长短也决定着果报的大小。如果我们一生之中,每天都不间断地做着坏事,那么恶业的果报就会很大,若是偶尔做了件坏事,果报则相对小一些。做善事也是这样,如果每天坚持修法、坚持做功课,从不中断,功德就会很大,若是长期坚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做功课,那功德就会更大。
第四、是否对治
我们在做坏事的时候,如果意识到自己错了,想着用对治的方法来克服,那么恶业就会相应减小。比如当嗔恨心强烈升起之时,自己意识到了嗔恨的过患,然后努力想着他过去世做过自己的父母,现世的他既没有遇到佛法,也没有遇到善知识引导,想一想对方这些可怜之处,果报就会有所转变。
第五、是否后悔
是否有后悔之心,不用赘述,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我们生活中也常常会遇见。例如以前吃过很多活的海鲜,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美味无比,还觉得吃了也无所谓,都是应该的,是上天特意安排的,这就是毫无后悔,这样的果报将会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