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论心念:春事正盛,花香薰衣,天雨悠悠,凡尘尽滤


无尽慧:老弟你看:万仞之山落石必下;若即无高山又无深渊地势皆平的话,世间还会有落石之相吗?世间之相为石落的,其果必是削山之高仞、补渊之低洼,到了高山与低洼地势等齐时,石落之相即止;然而亿万斯年,外境却仍有山高之欲破空、有洼低之似无涯,石落之相无有尽时!

情如是:无尽慧兄雅量高致,若吾此解其何如哉?人之怒,气越盛继时越长,然而再长,又能有多长时候呢?怒气必是渐消其盛终归平复,最后竟是了如春梦觅无所踪;喜恐哀乐亦复如是.尽管人之所有情绪终将平复,然而无始至令,人类情绪还在延续;再一个说,人若无情一如木石,何以表达量如恒沙的心情呢?各种情绪虽会伤人也有妙用.

释恒铭:二位贤兄,心思悠远,渺渺若神.愚弟顿首,仰之无限,今蒙提点,似有慧悟.心之为相,无可言状,强而可曰,妙有真空.万念于心,纷扰繁复,此生彼灭,无有定时,此其何哉?无尽慧兄所见落石可以喻之;万仞之山落石必下,其因是为地有高下势不等齐.妄念生心可谓称有,心之有性在起作用;妄念倏逝可谓之无,心之无性在起作用;纷繁万念生灭不定,其因是为心性有无势不等齐!无尽慧兄以落石之喻,还有所示:削岗填洼使势等齐乃落石之果;妄念生灭的结果也与此相类,使有无是非在心性上等势,若有无是非在心性上势不等齐,有情心中必然会有心念生灭!无尽慧兄以落石之喻,复有所示:亿万斯年,虽石落不止,但世间仍有高山欲破天仍有低洼似无涯;妄念的生灭之相也与此相类,因生生不息故,心性的有无是非不会绝对的等势,从而有情之心也不会停止妄念生灭,从而发下众生度尽方证菩堤大愿的地藏永远不会满愿!这也说明了十方三世的圣贤无论如何地佛事不已,众生界依然无有增减.无尽慧兄以落石之喻,复有暗示:落石绝非无为,能成万千妙用;也象情如是兄说的那样,各种情绪会伤人也有妙用;岂止情绪,各种心念也是这样!

无尽慧、情如是:释恒铭啊,昔有龙树贤,言心离四边,其有未尽意,汝今替之诠;其为理想相,有情不能全,是非与有无,有情心必偏;心因有偏意,致有念纷繁,念有有为意,妙用与落难;善妙用妄念,神通又庄严,不会驶妄念,身遭千万难.

哈哈哈哈,洪福三贤,言高论慧,当来之世,必般若深深,心光大明…,用心听时,那声音似有若无,四下寻时,只见柔风轻拂,满天飞花,寂无人影.

情如是:心之为相真空,能灭红尘诸事;心之为相妙有,可生恒沙万物.无论喜好还是厌恶,红尘诸事一旦落心为碍,犹如谷种落地,随即会因聚缘,催生其根,生生无尽故,其后必发芽、长茎、开花、结果….吾年幼时,见有老者脑后生纹,心中动念甚以为惧,以此生根于心,日深月久今结果矣脑后亦纹.网传某人体内生瘤,需开刀除之,医生打开他的体腔后,发现情况特殊不能动刀,无奈隧罢只好缝之,告之以实;其人却固执地以为,既已开刀,病即去矣,于是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以此生根于心,后于医生回访时,结果竟是,瘤子真的没有了.某帝出巡,场面盛大,有无赖之徒见而叹曰大丈夫当如是,以此生根于心,几十年后,结果竟是无赖之徒真为帝矣,其人就是汉高祖刘邦.

无尽慧:情如是啊,听我一曲:世间谷种落地,自必会因聚缘,待它日深月久,园中一片纷繁.妄愿就象谷种,人心就象地田,妄愿生根于心,可成世间纷繁,修罗无量争战,畜牲无量痴暗,人道无量堪忍,天道无量喜欢,地狱无量痛苦,净土无量庄严,其皆非由它致,实因念生心田.

此论若谬,弥陀佛

论若有功,阿弥陀佛

若益见者,阿弥陀佛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关于基础

基础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基础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基础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基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