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的生日到底是怎么来的?
据民间习俗,二月十九日被奉为观音涎辰日,六月十九日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为观音出家日,上述日子统称为“观音香会。”
在佛门诸神中,观世音菩萨是最受古代民间百姓信奉、喜爱的一位神祗。它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被尊为四大菩萨,而地位又在众菩萨之上。
观世音的名称,很有一番讲究。“观”指“观照”,是以佛教的圆通大智来观照;“世”指人间六道(如天、人、阿修罗等);“音”指众生遇难时念观音名号的悲切声音。可见,所谓“观世音”,就是说当芸芸众生受苦难时,只要念诵她的名字,她就立即前去解救。这个名字本身,就显示了这位菩萨的大慈大悲和无边法力。
观音菩萨受人喜爱,与她那面目清秀丰满端庄的女性形象有关。她头戴花冠,项佩璎珞,腕饰金钏,腰束罗裙,全身装饰雍容华贵,俨然一副贵妇人模样。因而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观音娘娘”。她法力无边,普度众生,人们还称她为“送子观音”、“引路观音”等等。
其实,观音原本是男性。相传古印度的婆罗门教中,有一对可爱的孪生小马驹,又叫双马童神,象征着慈悲和善。它们神通广大,能使盲人复明、不孕者生子、公牛产奶、朽木开花。佛教产生以后,神马驹渐次成为一位慈眉善目的菩萨,叫“马头观世音”,形象依旧是一匹小马驹。以后又被人格化,塑造为男人身。因为在佛教发源地的古印度,所有菩萨都是“勇猛大丈夫”,观世音也不例外,印度佛像中的观音就是一位留着胡须的男子。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尤其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中华大地,佛教徒中有众多女信徒,她们崇拜的众多的佛都是男性,这不免让她们失望。她们渴望众佛中有女性的身影,于是,改造佛像时,便将观世音女性化了,甚至她的国籍、民族全都按中国人的意愿脱胎换骨了。观世音甚至被附会为汉家的公主,把她说成是楚庄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更有好事者,还为她般配了一位真心相爱却未能成婚的丈夫——韦驮菩萨。
观世音的慈悲胸怀和慈善心肠,与中国人的善良品质相吻合了,人们尊崇他,誉之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并把他改造成一位女佛,就不足为怪了。有道是“世上无神鬼,尽是人在闹”,信矣。
人们喜爱观世音,多称观音为“观音娘娘”,据说观音菩萨与观音娘娘不同,娘娘是可以吃荤的,所以,祭祀时均用动物肉食作供品。
观音菩萨是旧日中国各地都普遍奉祀的神明。俗传观音菩萨是二月十九日出生,九月十九日出家,六月十九日得道。因此,无论民间还是佛门,在这三个日子都要举行纪念享祀活动。观音也叫观自在、观世自在、观世音,俗称观音菩萨、观音大士。观音为阿弥陀佛的左胁持,为西方三圣之一,又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民间尊奉其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民众认为,众生遇难只要喊他的名字,让其“观。到“世音”,即前来救助,故称观世音。观音被各地民众普遍奉祀,观音金身及观音寺庙四处可见,香火缭绕,终岁不绝。其中享祀活动以诞生、出家、成道三日为盛。潘荣陛餐帝京岁时纪胜》记北京此俗云:(二月)十九日为观音大士诞辰?正阳门月城内观音庙香火极盛,城内外白衣庵、观音院、大悲坛、紫竹林,庙宇不下千百。皆诵经聚会。六月十九日登莲台,九月十九日传道妙,如前行之。有善信唪大悲咒戒荤酒者,二、六、九食素三月。
享祀观音的习俗活动大体有:届期或其前后,吃斋茹素,谓之“观音素”;祷祝许愿,还愿,多是妇女焚香舍物,祷祝以求子嗣,得嗣则还所许之愿。三日之中,又以二月十九观音诞辰为最。《中华全国风俗志》记江苏吴中此俗云:二月十九日,为观诌诞辰。士女骈集殿庭炷香,或施佛前长明油灯,以保安康。或供长幡,云求子得子。既生儿女,则于观音座下,皈依寄名,可保长寿。僧:尼建观音会,庄严道场,香花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