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上的秘密佛珠,它凭什么保佑我们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手腕上戴起了佛珠手串。
佛珠,原本是佛教修行持咒所用的一种法物。佛经中提到最早的佛珠,是用一种叫木患子的植物种子串结而成。经载:“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
木患子,也叫无患子。佛弟子通过持念木患子佛珠修行,来熄灭烦恼忧患,祛除痛苦业障。
然而,在现今社会,无论信不信佛,甚至对佛教有没有了解,原本作为佛教法物的佛珠,现在却为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所接受和喜好。
无论是在人流匆匆的大街、拥挤的地铁、机场大厅、候车室甚至时尚购物商场,你都很容易能发现人们佩戴的佛珠。
佛珠,就像是手腕上的秘密,在纷繁复杂的众生世相中,隐藏着人们各种各样的的心事。
许多人佩戴佛珠,只是当做一种时兴的装饰。因为他们看到身边越来越多人在佩戴佛珠,甚至许多自己关注的名人明星,在日常生活或出席一些公众活动时,都佩戴着佛珠。而在当下的许多时尚着装搭配理念里,佛珠也是一种常用的装饰元素。
基于佛珠的装饰意义,其实相当一部分人佩戴佛珠,只是为了满足一种攀比的心理。当一个人发现身边朋友都在佩戴佛珠,茶余饭后以此作为炫耀的谈资时,似乎自己不戴个串儿,都不好意思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影响下,人们对佛珠虚荣的攀比心理也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近几年文玩珠饰行业的兴盛。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佩戴佛珠则是因为自己确实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佛珠就是自己信仰的标配,无论日常持咒念佛,或者焚香拜佛,佛珠都是自己信仰物化的一部分,对佛虔敬皈信的一种圣物。
不过,对于更多的国人来说,他们并不算是佛教信徒,但是由于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刻的影响,许多人都在一种似乎无意识的行为里,希冀借由佛珠,来满足自己的一些心理诉求。
高速发展的社会,让每个现代人心中都越来越多地充满着不安与焦虑。于是,人们需要一种象征物来抚慰内心。越来越纷繁的信息,让人们每天都在感知着世事的无常,对于自己人身的平安、内心的平静的渴望,也让佛珠成为了大家心中的一种依托。
至少,佩戴佛珠是一种很有用的心理安慰。对于习惯佩戴佛珠的人来说,哪天出门忘了戴佛珠,内心的不安与不适感都会很明显。
然而,一串小小的木质的、菩提质的或者其他玉石类的珠串,它们到底凭借什么来保佑我们呢?
有人会讲,自己佛珠是经过大师、活佛开光的,佛珠的神奇作用是开光赋予的。
然而,正如之前对开光真义的探讨,其实真正的开光,只是开启我们内心之光,让我们明白学佛真正的意义。而对佛珠如法的开光加持,其实也是为了告诉我们佩戴佛珠的真正意义。
佛珠,在佛教中有一种理解是“弗诛”,也就是勿生诛杀的意思。一方面,不论在家出家,佛教第一大戒都是不杀生。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注重这一点,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时时在提醒我们要爱惜物命。
再进一步讲,“弗诛”其实代表的是佛教“慈悲”的思想。佩戴佛珠,就是时时规劝自己心怀慈悲。
按照佛教教义,万事万物皆有因果。一个人不杀生、常行护生,也就是在长养自己福德寿命。一个人心怀慈悲,时时处处行慈悲之事,也是在为自己积累福报,从而获得身心安康。
就像中国古人喜欢佩玉,佩玉的人看起来举止文雅、品性高洁。然而在中国真正的玉文化中,一个人的品性并不是因为佩戴玉这种外在的行为而实现的,而是通过佩戴玉,将玉的精神内化到自己内心实现的。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佩玉的真正意义是让我们拥有美玉所代表的品性。
佩戴佛珠,也是要让我们通过佛珠,来内化佛教的精神。佛教的教法主旨在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佩戴佛珠,就是要让我们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行,在起心动念中念善去恶、举手投足间行善离恶,并且让自己内心回归到清净的本性。
只有这样,我们借由佩戴的佛珠,在生活中践行佛法,我们才会获得真正的福报、平安,得到真正的保佑。
如果说佛珠有什么神奇的意义,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