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第三十三课 宗派
佛学常识第三十三课 宗派(一)
佛教分为各种宗派,这是我国学者见到佛法如海,为着便利修习,各择一条路,去求专精,并
非树立门户,是此非彼。各宗命名,有取地、取人、取法的不同。现下虽尚有十宗的名目,实
际上已经有数宗很少有人研究了。
(一)「成实宗」(也名空宗)诃犁跋摩法师造《成实论》,很与大乘的学理相似,大旨是「
成立修多罗中实义」的意思。姚秦时代,鸠摩罗什大师译出,才创立的。
(二)「俱舍宗」(也名有宗)俱舍译为藏或茧,是包含的意思。印度小乘,异论纷纷,后经
结集为《大毗婆沙论》;世亲菩萨依着折衷作《俱舍论》,义为「解释发智」。陈代真谛、唐
代玄奘两位法师,译来我国,才创立的。
(三)「禅宗」(也名心宗)禅是「禅那」的简称,译为「静虑」的意思。梁代达摩祖师西来
创立的。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大概悟后方许起修,虽说不立文字,但这
一宗多是研读般若类的典籍。
(四)「律宗」(也名南山宗)是依着佛制,净除「身口意恶业」的一种方法。创始的是唐代
终南山道宣律师,依着《四分律》作主要典籍。
(五)「天台宗」(也名法华宗)隋代天台山智者大师,取《法华经》为根本经典,创立这一
宗,发明「一心三观」的妙理。对于判教解义,都有精确的体系,各宗演教,也多采他的方式
。
佛学常识第三十四课 宗派(二)
(六)「贤首宗」(也名华严宗)唐代杜顺和尚,取《华严经》为根本典籍创立的。到了佛学
常识第三祖贤首大师,又加了一番整理,格外显得精采。发明「一真法界」,是此宗的奥义。
(七)「慈恩宗」(也名法相宗,近称唯识宗)这一宗所依的主要经典,是《楞伽》《解深密
》等经,及《成唯识论》,主张「转识成智」。唐代慈恩寺玄奘法师翻译弘扬,才创立的。
(八)「三论宗」(也名性宗)龙树菩萨造《中论》、及《十二门》,提婆菩萨造《百论》。
这三种书,大概是说明「大乘之中实的义理及破执破障」的意思。姚秦罗什大师译出,才创立
的。
(九)「密宗」 (也名真言宗)密是「秘奥」的意思,为佛的最深境界,非到「等觉」不能明
白,取「三密相应,即身成佛」的方法,根本典籍是《金刚顶经》、《大日经》等,唐代金刚
智及不空两师创立的。但现在中国流行的,却是藏、蒙密教,更分红、黄、白等派。
(十)「净土宗」 (也名莲宗)晋代慧远大师创立的。取《弥陀》《无量寿》《观经》三种为
主要典籍,主张「四法念佛,带业往生极乐」。这一宗的方法,因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所
以在家的人修习,尤觉方便。
佛学常识第三十五课 宗派(三)
这十宗的次序,乃依照明季吹万老人《释教三字经》。该书在清代时候,经过印光大师重订,
以后又由杨仁山居士删改。这次序或有取意,兹用浅意揣测,试说如下:
(一)按宗乘说 分二小乘,七大乘,律是通小通大。这自然应先小后大,所以成实、俱舍在前
,律夹中间,其它在后。
(二)按教义说 禅学传佛心印,法是最高,故列在大乘的起首。净学普被三根,法是最广,列
在最后,这好比车有双轮。其余列在中间,好比舆的轨轸等件。「舆」有载乘的功能,「轮」
有运转的力量。
(三)按行持说 戒律是诸行根基,知禅明宗以后,列在以前,使先正本。学贵求解,台贤相性
,都是教理南针,列在其次,使明教相。解后尤贵实行,密净是专讲修持方法的,列在最后,
使知归宿。
这十宗的律、净两宗,皆是具普通性的,就是不问何宗,都须受持戒律,皆可兼修念佛;因着
无戒行万德不立,有念佛成就最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