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莫乱施


慈悲心是佛教的一种基本精神,也是诸佛菩萨悲悯众生的一种高尚的情怀。佛教的慈悲心是指悲悯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欢乐。也就是当菩萨遇到众生受苦之时,他们会对众生的痛苦感同身受,并尽自己的力量来救拔众生出离苦海。在佛教中,慈悲也是佛菩萨利益他人,度化众生的一种方法。

不过,慈悲心虽然是救拔众生痛苦应当具有的心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慈悲是不能乱施舍的,应当把握一定的度。如果不分对象,都以慈悲之心去怜悯他们,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护持佛教的皇帝。他曾四次舍身寺院,由朝廷出资将其赎回。但这位最具有慈悲心肠的菩萨皇帝,最后却被活活饿死在建康台城。导致他亡国灭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乱施慈悲。

浮山法远禅师(991-1067年)是叶县归省禅师之法嗣,临济宗七世传人,俗姓王,河南郑州圃田人。十七岁游并州(今山西汾水一带),投承天院三交智嵩和尚座下剃度出家。

出家不久,法远禅师开始行脚,历参诸方。法远禅师曾经与天衣义怀禅师率众同参叶县归省禅师。归省禅师一见他们,便大声呵斥道:“汝辈踏州县僧,来此何为?我那有闲饭养你闲汉耶?”骂完,要将他们赶走。众人都站在那里不动身。归省禅师很生气,于是拿水来,泼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仍然不走。这时,归省禅师又拿来香灰,撒在他们的身上。这时众人忍不住了,一个个怒不可遏,纷纷离开了,唯有法远与义怀二禅师仍端坐如故。

归省禅师见他二人仍然不走,便问:“彼皆去矣,尔何故不去?”法远禅师道:“久慕和尚道德,不远千里而来,岂因一勺水、一把灰遽即去耶?”归省禅师道:“尔二人既真为佛法,此间缺典座,能为之否?”法远禅师道:“弟子愿为。”于是法远禅师便负责厨房,而义怀禅师则下参堂去了。

归省禅师的道场生活极为清苦。一日,归省禅师外出,大众不堪枯淡的生活,一致请求法远禅师趁老和尚不在,煮一顿好粥,改善一下生活。法远禅师心生怜悯,于是就煮了一锅六和粥。粥刚煮好,大众还未来得及享用,归省禅师就回来了。过堂完毕,归省禅师便把知事僧叫来,盘问道:“今日有施主设斋耶?”知事僧道:“没有。”归省禅师又问:“堂中纳衬耶?”知事僧道:“没有。”归省禅师道:“如此,则此粥从何所得?”知事僧道:“问典座。”于是,法远禅师便主动前来承认道:“某甲见大众枯淡,实自为之。”归省禅师骂道:“尔如此好心,待他日为住持时,为之不晚。何得私盗常住物,做人情耶?”于是便令知事估计一下法远禅师的衣钵值几个钱,没收归为常住所有,以充粥钱。然后将法远禅师赶出山门。大众都为法远禅师再三求情,法远禅师亦自忏悔。可是,归省禅师就是不同意再留他。于是,大众又请来诸山长老及寺院大施主,一起前来乞求归省禅师允许法远禅师留下。归省禅师大怒道:“我道尔不好,汝欲以势位压我耶?速去!”

无奈之下,法远禅师便道:“如此则挂搭不敢望,但上堂时,容某一听法,足矣。”归省禅师点头同意了。

于是法远禅师便晚上住在寺院外的走廊下,白天则到寺内听归省禅师讲法。一日,归省禅师偶然下山,发现法远禅师住在寺院外的走廊里,便盘问道:“尔住此几时矣?”法远禅师道:“已半年了。”归省禅师又问:“还常住房钱否?”法远禅师道:“没有。”归省禅师呵斥道:“此住房尔何敢盗住?速须还他去!不然,我当告官。”于是法远禅师只好来到城中乞化,还了房费,从此以后便住在城里。尽管如此,法远禅师每次见到归省禅师,态度更加恭敬。

归省禅师通过这一连串的考验,确知法远禅师的忍辱波罗蜜已成,于是鸣钟告诉大众说:“叶县有古佛,汝等宜知之。”大众便问:“古佛是谁?”归省禅师道:“如远公,真古佛也。”大众一听,都惊诧不已,于是盛排香华,入城迎请法远禅师回山。归省禅师特地为法远禅师升堂,面付佛法。自古以来,在法堂里付法,唯法远禅师一人享受此等礼遇。

归省禅师为考验法远禅师忍辱的耐力,不是采取慈悲方式,而是用不接受他挂单,骂他、打他、用水泼他,甚至罚他变卖衣单,补偿公款,即使睡在走廊檐下,也要房租,这一切都无法打退他千里求法的心愿。法远禅师的种种表现,使归省禅师也不得不赞叹他是法器。

总之,慈悲作为救拔众生的一种方法,要善巧地把握运用。应当对众生施以慈悲的时候,就以慈悲的方式对待;应当以严厉方式教化时,就以棒喝的方式对待。如果不分对象地乱施慈悲,不仅达不到救拔众生的目的,有的还会害人害己,造成追悔莫及的后果。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入门

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