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进步的标志


无论做任何事情,进步有进步的标志,退步有退步的现象,成功有成功的结果,失败有失败的损失。学佛修行也是一样,进步和退步行者的心里应该一清二楚,有人说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其实这种说法,只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真心而已。在这里我简单地讲一下,学佛进步的标志。

第一,孝顺,孝顺父母,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一。如果你学佛之后,愿意听父母的话也尊重父母的想法,父母喜欢什么你尽量争取满足,这就是孝顺。当你对父母越来越孝顺,这表示你学佛有了进步,而且你已经做到了《因果七决经》中所讲的“知母、念母和报母”的行为准则,也已经生起了感恩之心。孝顺父母是学佛修法的基本之一,《学佛规》云:“一切行善,孝顺为先。”一个人能够做到孝顺父母,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就可以利益许多人。另外,孝顺的心态和行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能够生起大乘佛法所讲的菩提心

如果学佛之后,你看不起父母,每天责骂父母,常做一些父母不高兴的事,连孝顺父母的想法也没有,不报答父母之恩,那就是不孝,就是忘恩负义之人,这样的人不配学佛。《学佛规》云:“缺少孝敬,学佛是迷。”一个学佛的人,若是缺少了孝心,就缺少了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学佛也是迷信和糊涂,因为学佛最基本的是慈悲,缺少仁慈的心难以发慈悲、发菩提、利益众生的心。

第二,尊敬。尊敬师长,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二。如果你学佛之后,发自内心恭敬前辈、尊敬师长,耐心闻听他们的教诲,虚心接受他们的长处,尊重他的善意和学问,行为和证见,并愿意满足他们的心愿,这就是敬。对前辈与师父越来越尊敬,这表示你学佛有进步,而且你已经做到了《上师相应经》所讲的“恭敬上师,功德圆满”的道理,你已经有了礼敬和恭敬之心,这是学佛法的基础之二。《学佛规》云:“学佛修心,孝敬为先。”一个尊敬前辈的人,自然能够学到前辈的经验,你也会成为一名知识渊博之人;一个学佛修心的人,能够恭敬上师,自然会接受到上师的加持,同时也能学到上师的知识,获得深奥的诀窍,你一定能够佛学渊博,智慧圆满,明心见性成就佛果。

另外,尊敬的心态能够改变人的心胸,能够接受无限的力量,增添你的知识和智慧。如果你学佛之后,背叛污蔑上师,看不起前辈,当面夸奖背后诽谤,前辈,换你时假装听不见;前辈需要帮忙时,你躲的很远;在前辈面前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做一些违反圣贤道德的事情,连尊重和恭敬的想法都没有,不感恩师父教诲之恩,那就是不敬,这样的人不配学佛。《学佛规》云:“失去尊敬,不得知识。”一个学佛的人,若失去尊敬心,将无法获得上师的加持和知识,也无法开启智慧,学佛也是迷惑。因为学佛的根本是智慧,学佛修心不能缺少智慧,没有尊敬之心无法学到别人的知识,更无法认识万法的规律。自己迷惑不解,怎能利益众生呢?而且,你也永远不会成为知识渊博的人,你学佛人已经走歪了,千万不要说自己学佛,否则别人不但耻笑你而且还会误解佛法。

第三,和睦。家庭和睦,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三。如果你学佛之后对老人恭敬、对孩子关爱、对家人体贴、对伴侣包容、对朋友尊重、对外人像家人一般;说话爱说好话,做人讲究信用,做事实实在在;不爱讲花言巧语,不挑拨离间和奸邪巧辩,不阳奉阴违;与所有人相处都很融洽,团结一致,常以满足他人心愿为乐,与家人、邻里、朋友、同事越来越和蔼可亲,这就是和睦。表示你的学佛有了进步,而且你已经明白了佛经《吉祥和好经》所讲“和睦相处一切法”的道理。你已经有了和好之心,这也是学佛的基础。《学佛规》云:“和睦相处,做人为先。”一个人能够好和,他就有一颗和善的心,才能跟别人和睦相处,就可以利益许多的人,和睦相处是做人的基础,也是做人具备的条件。另外,和好的心态能够改变寿命,增加福报,而且能生起佛法所讲的诸法平等心。

如果你学佛之后,看不起老人,经常责怪孩子,亲友之间挑拨,侮辱伴侣,得罪朋友,对外人轻视,不讲信用,开口就骂人,说话就挑剔,做事马马虎虎,视兄弟姐妹为仇人,偷奸取巧,恶口伤人,那就是不和,你不配学佛。《学佛规》云:“做人不和,学佛心乱。”一个学佛的人,若是缺少和好之心,就缺少和善的心,你的心将无法安静下来,心情不舒畅,这样学佛没有大的用处,学佛最重要的是一心不乱,若是你的心不和善、不平等、不平衡、不和睦怎能安静、安详、放松、清静呢?怎能救度他人呢?做人的根本是和善,家庭的根基是和睦,世界的根本是和平,成就佛位的基础也是和善,你若不和善证明你学佛已经走歪了,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学佛,否则人家看到你这样凶暴、野蛮、煽动、急躁的行为与心态,会影响他人发心进入佛门

第四,爱心。博爱众生,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四。这里讲的爱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不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爱,那些都是自私的爱。这里讲的爱是博爱、无自私、无条件、无偏向地慈爱一切众生。如果你学佛之后心胸开阔了,对敌人的仇恨淡化了,对亲友的情爱逐渐放下了,对一切众生没有亲疏爱憎的分别,最后对所有的众生平等对待,对受苦者生起可怜、同情、关怀及脱离痛苦的慈悲心。希望一切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快乐,众生得到快乐自己欢喜,为一切众生做有益之事,这就是博爱。表示你学佛不但有了进步,而且也明白了佛在《菩提经》中所讲:为众生发菩提心”的道理。《学佛规》云:“博爱众生,慈悲为先。”一个人能够博爱,就有一颗仁爱慈悲的心,就可以利益许多人。另外,博爱的心态能够改变你的心情,增添福徳,而且生起佛法所讲的菩提心。

如果你学佛之后,对仇人嗔恨越来越强烈,对亲友的情爱越来越执着,对灾难者没有同情心,对动物没有怜悯心,总爱打架斗殴,打击报复,伤害他人,欺压弱者,常常做些他人不高兴的事,对父母都没有感恩之心,那就是不博爱也不配学佛。《学佛规》云:“自私溺爱,学佛走偏。”一个学佛之人,若是缺少博爱,就缺少无私的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学佛也难以入门。因为大乘佛法的基本是博爱慈悲心,缺少博爱慈悲心怎能发菩提心,怎么利益众生?而且你太自私心胸狭窄,不会关爱他人,所以父母和他人看到你学佛,认为你走邪道开始阻碍你。实际上是你自己学佛已经走歪了,千万不要说你学佛,否则,人家看你没有慈悲、不懂博爱,而且自私自利、虚伪又嗔恨,会影响他人学佛。

第五,行善。积德行善,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五。行善不仅佛教提倡,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都提倡行善。世间之善就是做好事不做坏事,善良的心态与行为;佛教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十善。总之,停止一切恶的心念和恶的行为,培养善良的心态、做好事、说好话、不伤害他人,心地善良才是真善。如果你学佛之后心地善良了,爱帮助他人,给他人温暖,为人正直,自心清净,经常保持善心,愿意与他人分享喜悦,心甘情愿为他人服务,希望他人快乐幸福,对众生越来越慈爱,做人诚实,这也是行善,也证明你学佛有了进步,而且已经明白了《因果经》所讲“止恶行善”的道理。这也是做人学佛最基本的。《学佛规》云:“善心做事,学佛为基。”一个人能够做好事,他就有一颗好心,就可以利益许多的人,另外,好心能够改变你的一切行为和心情,能改变你的人生方向,身心健康,而且生起佛法所讲的菩提善行。

如果你学佛之后,为人不正,作恶多端,伤害他人,欺压弱者,吃喝玩乐,杀生偷盗,满口谎言,嗔恨心越来越强大,贪心越来越重,斤斤计较,借口修佛,口蜜腹剑,欺骗善人,对灾难受苦者没有同情心,常做一些恶劣之事,引起他人对你的厌恶。心胸恶毒,做事卑鄙,自私自利,恶性膨胀,恶心伤害他人,那就是不善也不配学佛。《学佛规》云:“恶心害人,远离佛道。”一个学佛的人,若心地不善就缺少一颗好心,所作所为都是坏事,这样的人学佛也没有用,因为,你走的不是佛道。做人学佛都不能缺少好心,否则你如何做好事、如何朝好的方向改变?而且家人看你如此自私,心胸恶毒,认为你走上了邪道,开始阻碍你学佛。实际上是你学佛已经走歪了,千万不要说你是学佛之人,否则会把别人吓跑的,再也不敢接近佛法,因为怕变成和你一样的人。

第六,平静。心情平静,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六。心情平静就是不发脾气、好心肠、心地善良。如果你学佛之后心情舒畅了,心平气和了,说话和颜悦色,做事踏踏实实,遇到任何境况都不骄不躁,性情温和,处处为他人着想,事事找自己原因;对众生越来越关爱,对他人越来越尊重,对家人越来越宽容,心越来越安静,这就是平静,表示你学佛有了进步,而且已经领悟了《意义续》所讲“自心清净,自由安详”的道理。这是做人学佛最基本的。《学佛规》云:“自心清净,静心成就。”一个人能够安静、清静、平静他就有一颗静心,就可以接触佛法所讲的禅定静修,也可以利益许多的人。另外,静心能够改变你的心胸、做人、生活和精神,而且能生起禅定界和般若智慧。

如果你学佛之后,一点小事都计较,不是发脾气就是大声斥责,乱语骂人且有暴力倾向。稍微不开心,就勃然大怒、暴跳如雷,计较心越来越强大,总之,冲动、易怒、恶性膨胀,那就是不静也不配学佛。《学佛规》云:“心情暴躁,毁灭善根。”脾气有多大,业力就有多大,所以,发脾气能毁灭我们的善根和慧根。一个学佛的人,若是心地不净,就缺少清净心,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冲动和暴力,都是坏事,这样的人学佛也没有用,因为暴躁毁灭了自己过去积累的所有功德。佛法讲静你偏要躁,所以离佛道很远。若缺少静心怎能做好事业?而且暴躁易怒的情绪,已经影响了家人与朋友,他们看到你学佛,会认为你走了一条邪路,开始对你、对佛法有偏见和误解。实际上是你学佛已经走歪了,千万不要说你学佛,否则,会被人耻笑。

第七,才智。才智灵活,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七。才智灵活有四个含义:才华、智慧、灵通、活泼。才华表现于外在的才能,指的是超越常人的功能,坚强的体力和精神、压制污秽的力量等;智慧指的是真正的聪明,独到的见解,正理的认知,不拘小节,,目光长远等;灵通指的是接受的能力强大,反应快捷;活泼一般指的是人物性格特点,是天真、不发呆、开朗等。

如果你学佛后心胸宽大,精神越来越旺盛,做事有礼有节,反应灵敏,不计小节,凡事为他人着想,有超乎常人的想象力,聪明过智,才思敏捷,总而言之,不糊涂有分寸,有独特的见解,这就是才智。这样的人才不会迷惑,而且能利益他人,这表示你学佛已经有了进步,也明白《光荣经》所讲“智慧光照他人,普度一切众生”的道理。自己才华出众,聪明能干,智力开发,又不傲慢,而且乐于帮助引导迷惑不解的人,这也是做人和学佛的基本。《学佛规》云:“智慧度自,慈悲度他。”一个人能够自己不糊涂,不迷惑,善恶分明,明白是非,知道自己走的路是对是错,他就有了智慧,就能够度自己解脱烦恼,而且接近佛法所讲的“觉悟与证悟”。有了智慧才有慈悲心,才能够救度他人,因为,慈悲是利益众生的思想。智慧能够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生命、生活和精神,而且生起大慈大悲、大德和大智。

如果你学佛之后,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善恶不明,愚昧无知,学佛一塌糊涂,该放的放不下,该提的提不起,拖拖拉拉,做事笨手笨脚,说话神经叨叨,对别人疑神疑鬼,顾虑重重,最后对佛法也产生怀疑;自己没有主见,总被别人利用;从来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经常说讽刺话;自己精神不正常,还自吹有特异功能;世法和出世法也分不清楚,一点小问题都不会处理,总是引起矛盾和争论。而且执着心非常强烈,别人说话听不进去。你的父母和他人看到你的状况,会认为佛教是迷信,就开始阻碍你学佛。实际上是你学佛修心都走歪了,千万不要说你学佛,否则人家看你疑神疑鬼,糊里糊涂,都会吓跑的,他们再也不敢接近佛法,因为怕自己会变成像你一样的人——神经不正常。

佛法是正理也是正法,一个真心修法的人,应该越学越聪明,越有能力,越有智慧。《学佛规》云:“修学佛法,正见出凡,智慧发光,消除迷惑,”意思是说,如果你真正学佛,用心修行,你的见解是正见,智慧自然就显露出来,做事做人都有分寸,好坏善恶都能分得清看得明,你的智慧如太阳的光明,能消除一切迷惑不解及无明黑暗。但你却恰恰相反,这足以证明你已经走进了邪门歪道。有些学佛者外表看起来很温柔慈祥,张口弘扬佛法,闭口救度众生,但内心对世间法却产生贪欲,表里不一,这种人不但没有能力净化众生的心灵,反而会引导众生误入邪道。这样的人,犹如文盲唱戏,把佛法当成台词倒背如流,对佛法的教义却一窍不通。他只会用高超的演技拉拢弟子,迷惑众生,让弟子们毫不犹豫地跟随他、供养他。贪图物质和饮食,喜欢钱财,心中的烦恼比凡人还多。这种人不配学佛更不配讲法,我们必须要离开他们,不然影响我们学佛和行善,阻碍解脱及觉悟,更浪费了我们暇满的人身。

第八,包容。包容忍让,宽宏大度,是学佛进步的标志之八。包容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智慧;忍让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美德;宽容是千百次的忍耐后提升的人格魅力,是健康人格的特征,它基于理解而又高于理解,它能使人性情和蔼,使心灵有转折退让的余地。如果你学佛之后心胸宽大了,善于理解别人,不追究过失、不斤斤计较,尊重忍让他人,做事有耐心,不冲动、不矛盾、不傲慢而且谦卑礼让,这就是包容。你有了包容,才有修养和高贵的品质、才有无上的福分,不但会善待自己,而且也愿意善待他人。这表示你学佛已经有了进步,而且明白了《光荣经》所讲“忍让他人侮辱,功德不可思议”的道理。这也是做人和学佛的基本。

《学佛规》云:“宽宏他人,万人之上。”一个人能够不计较、不矛盾、忍让并体谅他人,就有了一颗包容之心,在包容和宽恕别人的同时,也救赎了自己。你原谅别人,实际上原谅自己;你尊重他人,实际上尊重自己。包容能够改变你的心态,心态能够改变你的命运、生活和精神,而且能够生起佛法所讲的大德和大力。如果学佛之后变得心胸狭窄,做事冲动,小肚鸡肠,嫉妒他人,经常和他人产生矛盾,没有平静之心,不理解他人,对别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嫉妒心越来越强大,大事小情都要发脾气,别人一句无心之话,你总在意纠结,常把小事搞得复杂。这样的人不配学佛,千万不要说你在学佛,否则,会把别人都吓跑的。

学佛的人,必须要知道忍让和软弱的差距,“忍让”是智慧的表现;“软弱”是无能的象征。我们忍让别人不是软弱,而是智慧和勇气、包容和宽容的象征。实际上,包容是对别人的理解,是一种放下的大度,是一种与人为善的观念。而包容自己是一种豁达、冷静与理智,包容自己并不是放纵自己。所以应该学会包容,多一些包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包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真正的包容就是在心里接纳别人,理解别人,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虽然做到包容不是那么简单,但是我们做人与学佛,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从一点一滴做起,那样你会离包容越来越近,经过不断的积累,你一定能够达到宽广的胸怀,崇高的境界

生根活佛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关于基础

基础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基础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基础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基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