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行菩萨道的条件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无隐慈,隐是隐伏,隐藏在里边,没有显现出来,那叫做隐。什么是隐藏的呢?譬如说《妙法莲华经》,说这个莲华。莲华原来是从莲藕慢慢生出来,从水面上长出来,它原来在淤泥里边隐藏着,后来长出来了,就是不隐了。

佛法本身上说,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法性的真理都是有的──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色声香味触法不可得,阿罗汉不可得、乃至佛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的毕竟空的法性,在我们凡夫的地位来说,就是没有显现出来,我们不认识这个不可得的境界;我们用嘴说──从经论上学习来了,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是空、这是空──其实这都不是的,这用嘴说的都不是!非要成就根本的无分别智,这个法性的真理才显现出来!我们用嘴说这都不是的,这是个方便而已,就是隐。

所以在凡夫的时代,法性的真理隐藏在色受想行识里面、隐藏在眼耳鼻舌身意里面,简单的说,就隐藏在我们这一念分别心里边、没有显现出来。行无隐慈,就是我们要用功修行,把这个莲华在淤泥里面生出来了、微妙香洁的境界;就是要观察这一念心(观察这色受想行识、观察眼耳鼻舌身意,观一切法──主要就是观察这一念心),从这一念心里面显现出来毕竟空的真理──诸法如。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这个诸法如就是法性的真理,把它显现出来,显现出来就叫无隐。显现出来以后,这是圣人的境界,这时候由清净的如的境界去利益众生,叫做行无隐慈。当然这一定要是圣人才可以。

行无隐慈,怎么样才叫行无隐慈呢?直心清净故。直心就是无分别智慧,无分别智慧契合了法性的真理,心是清净的;不与法性真理相应,就不能清净。所以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这样说,这一定是要入圣位以后、到佛的境界才可以。

或者不这样解释,那么怎么解释呢?就说我们修行人,我们在凡位的人当然没有断烦恼,烦恼有时候就会动,心就不清净,内心里面有垢。这个垢,在我们肉眼的凡夫来说,看不见,别人看不见你心里面的事情,这就是隐;但是发菩提心的菩萨,不可以隐,我心里面有垢,我马上要用清净的智慧把它弄清净,要发心忏悔,要清净它。不可以隐、保留在那里、隐藏在那里──你们都不知道嘛,我心里面有贪瞋痴,你们不知道,还保留在那里,不解决它、不把它排除出去,这是不对的。

所以这个隐这样讲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隐藏在那里,一个是保留在那里,就是隐。行无隐慈,不可以隐,我心里面有垢的时候,不要说是身口上有垢,就是心里面有垢也不可以隐藏,赶快要把它忏悔清净,或者用止观的办法对治它、叫它清净。直心清净故,就是实实在在的,直心在这里也可以说是实心,没有谄曲,真实不虚,要把内心的垢清除,使令心清净,要这样子行慈悲、慈爱众生。这样讲也可以。

行深心慈,无杂行故;

前面说行无隐慈是约法性理说,现在行深心慈是约心说,所以这里面有三样事,我们简单的说有三样事:一个是法性理;一个是心,有明了性的心;第三个就是无分别的智慧。这无分别的智慧与法性理相应了,智慧是心所,有心所一定是有心王的,所以这个地方是约心说。

行深心慈:如果你没能够见到法性理的时候,这个心就是很浮浅的,就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虽然也可以发好心肠、慈念众生,但是那是不理想的。所以要行深心慈,心能够深入法性理。无杂行故,深入法性理的时候,就没有垢杂染在心里面、掺杂在心里面了,没有垢。

前面说直心清净是对爱染说;这个地方无杂行故可以对那个我。有爱烦恼,还有一个见烦恼,见烦恼就是我,执著有我。譬如说我们也没有贪心、也没有瞋心,也是发好心度化众生,但是里边有我见,夹杂我见在里边,就是:我能做这件事,这个人是我度化的,你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杂,叫做杂行。你这个功德行有我见的夹杂,就变成有漏的善法,就不是无漏的,那也就不是深心。无杂行故,没有那个我的间杂的时候──无我,那就叫做深心慈。你能无我,就见到无我的真理了,所以行深心慈,无杂行故。

行无诳慈,不虚假故;

不要虚诳,不要欺诳人,那就是没有虚假。我们凡夫的佛教/徒发菩提心,努力地去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也可以勉强地做到不要欺诳人、和人说真实话。若是真实的来说这件事,还是要入圣位,圣人没有烦恼,他是真实不欺诳,不虚假故。

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

前边说这个慈、那个慈,这最后这一句是约目的来说──不管是怎么样行慈,目的都是令一切众生得无上菩提、得佛的法乐,令一切众生得佛乐的。我头几天也说过,我们用佛法来教化众生,目的要使令众生得佛乐,或者是用其他的行为去利益众生,目的也是令得佛乐,这是约目的来说;如果说我们没有这样的回向,不回向无上菩提的话,那就不符合菩萨道的条件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信愿行,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没有丝毫怀疑。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书,这部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妄不二,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三宝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正念,这个时候的正念叫做真实的心;但是我们这..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不停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佛但人们对佛教仍然不太理解很多人信佛只为升官发财获得财富要有三方面认识。一,因果。只有肯施与的才能得到,这就是福报,是六度中的施舍。二..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弘深,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

佛教的咒语本意是“真言”,因为宇宙的秘密也是心灵的秘密,心物一元,佛咒是一种“语密”,为梵语的音译,现已没有统一而确切的汉语义译的成份,常含有诸佛菩萨和一些护法..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关于妙境法师

妙境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妙境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妙境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妙境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