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临终的正念需要有安住力


净土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的力量出现,且缺一不可。这三种力量都跟智慧有关系,你不可能天生就有,不可能,都是经过后天的教育才有的。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安住力,这最根本了。在《楞严经》里面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安住的,有攀缘心的,而且这是习惯,不需要教育的。攀缘心有什么问题呢?它会让我们的生命不得自在!我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攀缘外境,我们就住在外境,心随境转。心随境转有两个过失,如果你没有在打坐,那你感觉不出攀缘心有什么过失。

第一个,你在禅定当中,我们过去的业力会出现很多的影像,只要你仁者心动,你就完了,这第一个过失,破坏你禅定的功德

第二个,最可怕的是临命终时。诸位!临命终它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候,绝对不是!古人说,腊月三十算总账,那是算账的时候。我们先不谈过去的业力,这一块太复杂了,就谈谈今生的业力,谈谈你今生从小到大这几十年所做的事情就够了,算这笔账就够了。

唯识学上说,你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你可能忘掉了,但是临终的时候都会现前,你一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一瞬间都会让你重新看到。所以你的心是百感交集,只要你的心看到这个所缘境,只要你动个念头,你的佛号就没了。因为心随境转,你就去投胎了。中阴身就是这样,一念差池全体惨,你才知道生死业力的可怕。所以这个生死关不容易过。为什么呢?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它不是风平浪静的。

我们要怎么样训练我自己,不随外境的干扰,这个是很重要的,你才能够很自在地忆念你的佛号,然后跟弥陀的本愿接触,跟弥陀的本愿感应往生西方,不受这种外在业力的干扰。

其实光是生死业力,它不可能让你投胎的,那是一种因──亲因,你一定要动念头,你要动爱取;你只要不动念头,这个业力它就没办法影响你的。所以你跟业力也是感应道交,你要不感应它,它有就跟没有一样,有地雷我不去碰它,就等于没有。

所以临终的正念,诸位你要知道,我们不是今生才来到人世间,我们在人世间打滚太久了,这个因缘业力错综复杂,谁都不知道临命终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景象来刺激我们。但是,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就是你心中必须有个机制,有个系统,在遇到境界的时候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

那怎么办呢?这个事情迟早要发生的。别担心!佛陀有的是方法。佛陀告诉我们说,你应该要了解,什么叫做诸法因缘生?这句话很多人不懂,嘴巴讲诸法因缘生,其实你不一定懂什么叫诸法因缘生。你不了解空性,你就不了解因缘,这两个是有关系的。

佛法的空性,它不是讲现在是空,不是这样子。佛法的空性,从《楞严经》的解释就是说,你本来是空性的,本来是空的。佛法的空性是建立在你的原点──你生命的原点,你本来是清净的,它没有说你现在清净,没有说!你本来是清净的。我们本来是清净的,这说明什么事情呢?说明这些都是妄想创造出来的,你本来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楞严经》讲,你要能够在临终的时候,当你人生的所有的遭遇、境缘现前的时候,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你首先要了解,你的人生是怎么回事。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止。人生没有开始,它也没有结果。你说你哪有开始?我们了解人生,佛陀最喜欢用做梦来譬喻,你把做梦了解了,你就了解人生了!

你做梦有开始吗?你一个晚上做五个梦:

第一个梦,梦到你是国王。从什么地方开始的?没有开始!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业力成熟了,啪!无中生有现出来。你今生会跟谁结婚,你今生会做什么工作,那是你过去生,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地方造了一个业,这个业成熟了,啪!这个大海里面的水泡冒出来了──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没有开始,人生是无中生有,是从空性中显现出来的一个假相,那是一种业力的释放,就跟做梦一样,完全是你的梦心显现出来,没有开始。

你说你做转轮圣王做完了,诶,第二个梦变成蚂蚁,因为你福报享尽了。你说我前一个梦,我是做国王的,我买了很多的珍宝,那买的那么多的珍宝跑哪里去了呢?没有了!因缘和合,虚妄名灭。人生没有结果,没有一个人有结果的。你福报大住在豪宅,你最后也没有结果;你福报很差,你也没有结果。所以人生只是个过程,是一种业力的释放,那只是一个因缘的假相而已。

人生,主要是来还债的,当然我们还债也在创造未来。但一般人主要是还债──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只要跟生命的果报、跟结果有关系的,都是跟业有关系的,只是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它而已。

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平常就要训练你自己不随境转。你不可能说你平常没有这种功能,临终突然间出现这种功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佛法不讲无中生有,一定有因缘的。你现在要栽培它,它以后才会出现。如果你现在的心,别人嘴巴一动,别人讲一句话,你的情绪就很严重,你临命终的时候,你一定会受到外境的干扰,一定的,这是等流性嘛!你上游的水流是黑的,流到下游自然是黑的,除非你在过程产生了修学,产生了变化,否则你上游是什么,你平常是什么,你临终就一定是什么。

所以佛陀要我们不要把现在的假相看得太重,你要想一想,忆念真如,想想你的本来面目。你本来是清净的,你本来无一物,你何必去惹这个尘埃呢?既然人生只是个过程,你何必多事呢?弄得你通身的业力,弄得你临命终这么被动,因为你到最后什么都带不走嘛!

所以真正的觉悟,是你平常就必须要培养的。我不相信你平常是颠颠倒倒的,临终突然间有正念,我不相信!这个不合乎佛教的因缘观。那你那个正念是谁给你的、你怎么有这个正念呢?上帝给你的,不可能!福报是可以,佛陀可以送你福报,福报可以透过回向,相互的受用,大家可以分享;智慧不能分享,智慧这一块不能分享,善根不能分享,不能取代的。

所以这个安住力,对净土宗人来讲很重要!虽然临命终你可能只需要三分钟、五分钟的安住,因为你只要冲过临终时这个妄想的现前,你只要熬得过去,弥陀佛就现前了。可能你临终只需要五分钟的正念,但是,你临命终五分钟的正念,是你平常要花很多、很多时间来栽培的,因为你别无选择。

当然,这个也看你的善根。有些人善根深厚,听了几遍你就懂了,因为你有一个美好的过去,你过去很用功;有些人善根差,也没关系,也不要自暴自弃,只要你肯努力,你就会改变。你说书到今生读已迟,你今生不读就更迟,是吧!

所以不管我们的过去,反正过去已经过去了,关键是能够把握的是现在。我们一定要在临终的时候,培养一个向真如、空性安住的力量,就是至少你看到一个因缘假相,不要马上就动。如果立刻心就动,这样你什么事都办不好,这样子念佛的话,你人生完全是充满了不确定。

修行不是把自己的功德创造出来就算了,你要面对很多、很多的考验的,我们第一堂课会讲到佛陀的成道,你就知道了。你自己要有一些对治力、调伏力,因为你过去的业力、你过去的妄想,它绝对不会放过你的。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这一块我们会花很多时间来说明什么是空性,让你的心慢慢、慢慢地往内收,把心带回家。

其实人生你攀缘这个东西,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它不会因为你的攀缘而变得更好。你只要做你该做的事就好,不要打太多的妄想,这都没有用的。我们总是觉得说,我想的越多,就会把事情做得好。不是这个意思,你错了!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好。

所以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来教育。虽然临命终你可能只需要五分钟的安住,但是我们要花三年的时间教育你怎么样安住。一个思想的改变不是那么简单的!教育只能够潜移默化,除非你是六祖大师,你是顿悟的,这种人很少。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慢慢改变的,今天改变一点点,今天走三步,然后退两步;明天再走三步,再退两步,慢慢、慢慢累积,点点滴滴,滴水长流则能穿石,我们的根性不够,只能这样子,透过教育慢慢地改变。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我们很幸运,生在这个年头,遇到佛法,遇到净宗,知道佛门里面这个法门是无上大法,确实是难信易修。如何培养我们的信心?我这一生的经验是经教。这个法门,早年忏云法师,..

在《六祖坛经》忏悔品中,六祖首先开示: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此事是指生死解脱大事,或是指明心见性这件大事。换句话说,要明心见性必须从净心开始。如何净心呢?当..

许多学佛者都有诵经的习惯,如果能多了解有关诵经的相关知见,在修行上一定会有直接的帮助。首先我们来了解“读诵”的意思。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中,对于“..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问: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成刚法师答:佛在阿弥陀经里,首先说极乐世界但有诸乐,没有众苦,说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正报,佛的庄严相好;依报,佛的琉璃世..

因为贪心得不到满足,所以心里不满意、嫉妒、嗔恨、怨恨,贪心得不到满足了反而为嗔。所以嗔也是贪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贪,不过说法不一样。贪和嗔都是愚痴、暗昧之性..

我们现前随事缘而起的种种分别之心即是识心。此识心无体,不能孤立而起,依攀缘而为自性,必须依赖攀缘某一种事物才能生起。如果离开一切尘缘将云消雾散。举体虚妄,本来不..

居士日常如何修行今天给大家说说我们日常修行应当怎样做。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

怎样学佛我们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在座各位都是来发心学佛的,既然我们都是佛门弟子了,修学佛法就是我们的重心,那么怎么样入手呢,佛在经里说:"由闻思修入三摩..

关于净界法师

净界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净界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净界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净界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