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无量寿经(第13集)


这部注解,也是这部经,是以前头的内容比较费解。前头这个概要,就是十门分列,讨论全经的体性、宗趣等等比较深入,所以是比较费解的。我们劈竹子竿,头一节是难劈的,但是经过这一年,我们再加上以后的两次,可以把这第一节劈开,底下所谓迎刃而解,就比较顺了。今天我们就接著上次的内容,继续大家一块参学。

这一品是「德遵普贤品」,是第二品。德遵普贤就是说,所有参加法会的这一切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在家菩萨以贤护十六正士为首,出家菩萨以文殊、普贤、弥勒为首,无量无边的菩萨就不可说有多少,数目说是无量无边,而其德都同遵普贤大士之德,所以这一品称为「德遵普贤」。而这一品里头详细介绍了参加法会的出家、在家菩萨殊胜的妙德,可以使我们知道这些大菩萨都是果位上已经成就,而仍然示现在因地的这样的大士,都是证明这一点,来说普贤大士之德的具体内容。

上次讲到「远超声闻辟支佛地」,底下就是「入空、无相、无愿法门」,入了这个叫做空、无相、无愿的法门。上一次讲已经提到,二乘虽然得到了三空门,但是偏於空。三空门就是指的这的空、无相、无愿三个皆空,二乘虽然也能够见到这个三空门,但是他偏於空;这是菩萨的,就是入空、无相、无愿法门。所以首先把这个空、无相、无愿的内容先做一个介绍。这个解释,我们所依据的《净影疏》在书上写了,我就不再讲了。我们底下讲龙树菩萨的著作,龙树菩萨在现世我们知道是八宗的祖师,咱们中国把佛教分为十宗,而八宗都奉龙树为祖师,没有第二位。经典里说龙树的过去是妙云相如来,他也普被三根,深入浅出,著作浩如烟海,其中很精、很重要的一部著作就称为《大智度论》。现在根据《大智度论》的解释,解释这个空、无相、无愿,它说「观诸法空是名空」,一切法皆空。所以《心经》就讲「无色声香味触法」,一直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智亦无得」,都是无、空。所以诸法都是空,本空,这个叫做空。什么叫做空?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在空中,既然是空,你还有什么相可取?一取不就成有了吗?而不可取相,在这个含义上,这个空字的意思就转为什么?是时空转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空的含义就转化为无相。空中本来无相可得,因为你看到无相可得的时候不可取相,这个时候这个空的含义就转为无相。所以好些我们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很多是名言在那变化,而本体并没有变化。

既然无相就不应有所作为,作是作为,这讲的是无作,我们经里头说的是无愿,空、无相、无愿,无愿就是无作,这个解释也是根据《大智度论》。所以《大智度论》说,「无愿故不造生死之业,亦名无作」。所以这两个名词是一件事情。你既然没有一个什么要追求的,发了一个什么什么志愿,你既然这个都没有,你生死业就不会造了。你不求这个,不求世间的功名富贵种种种种的,就不造生死之业,所以叫做无作。所以无愿就是无作。《大智度论》底下讲无作,就是讲的是无愿,一个事实两个名词。既然空的含义转为无相,无相之中还应该有什么作吗?相都不可得了,你还要去作为什么吗?一有作就是三界的生因,你无作就不作三界的生因,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时候这个含义就从无相转为无作。这就把这个名词解释了,空、无相、无愿它们的内容。

怎么说菩萨入空、无相、无愿法门,而修持上说这是三件事到底是三是一,到底从何下手?《大智度论》底下讲得很清楚,打个譬喻,譬如一个城,城有三个门。既然城有三个门,咱们要进北京城,假定城有三个门,你一个人绝不可能一下子要从这三个门一块进来,是不是?你要进安定门就进安定门,你要进西直门进西直门,还有东直门,你不可能一个人从安定门、东直门、西直门一块进来。这是譬喻。进,就从一门就进来了。进了门,城是什么?城就譬喻是涅盘。所以一切修行,我们大家要知道,这是个选佛场,我们都是要成佛、要证涅盘,不是说当个方丈、做个大法师,成一个了不起的佛学家。我们要入这个城是涅盘之城,涅盘是三德都齐彰,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得到解脱,证了般若,恢复了法身,要进到这个城,这个城就有三个门,所谓空、无相、无愿。底下《大智度论》的说法,我们也是边看边解释。一个人进了空门,他真知道一切皆空,从这个空门进来,进来他心中也不得是空。不得是空是什么意思?我《大经解》加了一句话,我们就好理解,他也没有停滞在空相上。有了一个空,既然空就有一个空相,他就在这个空相上待住了,这时候这个门就堵住了。所以这一点很细,修行人我们要知道,往往不是没有能够入门,就是刚一进门堵住了,这个是非常可惜,在这堵住了。他就抓住一切皆空,本来无一物,就是空空荡荡,这就是堕在空相之中,堕在空相之中这个门就「通途更塞」,这个门就不成为门,成为关了,就把你关在这了。这个人就没有从空门进来,如果他从空门进来底下就没事了,就解决问题了,你就是一切皆不可得,通达无碍(用通达二字就是很活活泼泼的,不是一个死的空),就进来了;你抓了个空相,就堵住了。

如果你这个时候去掉空相,去掉空相这就是什么?这就是无相门。不但是一切可见之相你都除了,连这空相你都除了,代表一切相你都真除了,真除了你就无相,你从无相门就进来了,从这个门可以进来。可是著於有无相的这个相,底下这句话,「若於无相相,心著生戏论」。若於无相,无相本来是无相,你这一执著,它就成了一个相,这个相就名为无相之相。所以一切都不可执著。一执著,很好的一句话,就成了「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一句合头语,经上的话,你就死於句下,你把它执著住了,这个里头就执为定法,这句话对於你就成为一个系驴的橛。驴是要乱跑的,拴一个橛在那,把驴捆在那,而且这个橛是一万劫都在那存在的。所以这个事,你看无相进来之后,不能你再执著一个无相之相,又堵住了,你心一执著就生出戏论来了,所谓戏论者,就成了错误的见解,就成为戏论。这个时候你把这个无相之相也除掉,那就入了无作门。所以不是一个人一身从三门入,是有三个门你可以随一而入,这就叫做入空、无相、无愿法门,从哪一个门都可以入,这就超过二乘。所以刚才头一句是「远超声闻辟支佛地」,对於声闻、辟支佛他远超。远超表现在什么地方?二乘对於三空门他是沉於空,他没有真进来,但是菩萨就入了这个法门,这是远超之处。

底下又有两句,「善立方便,显示三乘」。我们首先要解释方便两个字的含义,「方」,浅说就是方法;「便」是便用,就是便利。我们说得很粗俗的、很浅的、很通俗的说法,方便者就是我们要有便利的方法,有办法,而且这个方法很便利。你要度众生,你告诉他一个方法,他都是做不到的,你怎么度?你给他一个便利的方法,他能做得到,你才能度众生。所以方便很重要,要善立方便。底下我们看《法华义疏》说,「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这对於前面说的又引申一步,方便就是善巧的名字,所以我们常常连在一块说,方便善巧,连在一块说。这个人他很善巧,很善於说法,很巧妙的能够救度众生,这称为善巧。善巧是什么?就是智慧之用,从智慧之体他要显出作用,因此他就能够善巧。这个就把方便又补充了一点。《大集经》又说,「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能够调化众生,让众生全都趣向於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叫做方便。所以这就把便利的方法,这里头它又有一个更进一步的含义了,不是指其他的方法,而是说我有这种办法能够善於调化这些众生,让他们都趣向於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才是方便。所以,「达空无相是大智,随宜施设名方便」。我们能随宜有办法建立法门来救度,这个才叫做方便。

方便也有两种,这是根据《会疏》说的话,《会疏》它这么讲,它一方面根据《涅盘经》,「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所以我们称为慧母、智母,就这意思,因为智度就是般若,智慧是菩萨之母,菩萨都从智慧出生,方便就是父亲,做为譬喻,所以智慧、方便很重要。知道一切空、无相,这是大智慧,我们随宜来施设,建立法门来随宜说法、救度,这个叫做方便,方便就很重要,是众生的父。方便有两种,这都是《会疏》的话,一个是「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证」,自己本身深入的了解、解答、开解了这个空,对於空不是很浅的理解,而是深的解,而又不取这个空相,也不受证,这是进一步的境界,到这个证字。所以取证不取证,有很多它就是渐法,在途中他就取证,他就慢了,他在这个地方就耽搁下来;他对一切都不取证,直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且是一个很快速的,这就是顿。打个譬喻,你坐电梯,你中间都不下来一直到屋顶,二百层摩天楼,那就是直趣无上正等正觉。第三层你下电梯来转一圈,第五层又下电梯又转一圈,这就等於取证。这打个譬喻,大家都懂得了,中途你要取证,一证,你看第三层楼是怎么回事,你就明白了,是不是?所以,一个就是说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证,他直趣最高的屋顶,这是个方便。

第二个,「以实相理深莫能信受」,众生的水平没有人能够相信、能够接受。确实是如此,所以佛说《华严》之后就想般涅盘,大家不能信受,连罗汉都如聋如盲。佛后来就是接受大家从小乘说起,说法四十九年,最后说了《法华》。这些人跟著佛四十几年,听了很多法,已经提高又再提高,等说到《法华》的时候还有五千人退席。不是五个、十个,是五千!一个道场,你们想想看,比如说赛球,五千人一下走了,你说这是什么场面?你们要知道。所以就是莫能信受,说《法华》五千人退席。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要闻到圆教的法,我们不惊不怖,没有惊怖,也不抵触,还能相信、接受,用《金刚经》上的话,「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这是很殊胜的事情。所以今天咱们在这个地方研究的是圆教的经典,极殊胜的事情!

他莫能信受怎么办?就需要方便来诱引、诱导。这个诱字最善巧的莫过於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诱导是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求妻得妻、求长寿得长寿,都是这些个人打算。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这么做?两句话就说明白了,「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众生需要这些,满足他们这些,这是欲,以此为钩为牵,也就是为方便,而其最终之目的希望他入佛道,这个是诱引最好的例子。所以这些方便就是怎么著?就是用种种的方法、方便。再有那个鱼篮观音,大家都看见,画观音画一个极美的少女,拿个篮子,篮子里头一条活鱼,所以称为鱼篮观音。观音不拿杨柳、不拿水瓶(甘露瓶、杨柳枝这是常见的),而是篮子里头一条活鱼,显然这是拿去做菜或者去出卖,打上来、钓上来的。鱼篮观音是观音化现的,那个打鱼的地方,就是这些人不读书,不懂得信念佛教,就知道捕鱼、卖鱼、吃鱼,就这样的过生活。忽然一天来了一个极美的女人,跟他们一起生活,篮子里有条鱼(当然不止一条,画就画一条),就是渔民。大家向她求婚,这个地方风俗很薄,没有很深的文化,她说你们这么多人跟我求婚,我嫁给你们谁(有上千的人)?我拿《心经》你们去念,明天你们谁能背我就嫁给你们谁。《心经》大家第二天有一、二百人都能背,还有好多人背不下来,到底也念了,没有背下来。能背那就行了,但是你们还是人太多,给你们什么?给你们《普门品》,发给他们,你们去念,三天你们谁能背我嫁给谁。三天之后七个人能背,七个人能背,七个人还不行,给你们《法华经》,你们谁去背去,几天之后谁会背我就嫁给谁。最后只有一个人都能背,这个人姓马。所以这个观音大家又称为马郎妇,夫妇的妇,称为马郎妇,就这个典故,这个人姓马。背下来了就结婚,洞房花烛,正在刚刚喜宴之中,新娘子说不舒服,一下死了。当时很懊丧,就给埋了。埋了,后来过几天来了个和尚,大家还在议论这个事,和尚说你们怎么这么愚痴,到现在你们还不明白,那是观音菩萨来救度你们,你们这一方应该有难,观音菩萨教你们来读经。所以是观音菩萨以菩萨的威力,怎么能消灾?还是靠大家多念经。这个事情我们现在很需要,现在咱们应该说,我们这不是就是有灾吗?大家都走了又回来。所以要消灾大家要多念,从这个故事里要知道这个道理。这是叫你念,你看他这个念的动机都是俗念,是为要跟一个很美貌的女人结婚,这完全是世间的情欲之心,就从这个心来念,都能消一方之灾。我们要发了大乘无上正等正觉菩提之心,以这个心来念诵、来回向,力量是非常大。所以我们消灾、救劫、饶益有情,要依靠念,这就是方便诱引。然后大家就说,你这个和尚这么说你有什么根据?和尚说你们开棺材看,打开棺材看是空棺。所以流传鱼篮观音,马郎妇。因为解到这个方便诱引,就想出这些具体的事。当前我们很需要,我们不但自己念,而且要劝导其他的四众弟子多多发心念诵。

最后,要这么念为什么?先是诱引,最后都要入正道,都要发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都要入涅盘之城。但是这要渐渐的才来开悟,一上来一般人不能懂得这个。「其德广大」,这个方便之德是非常广大,使本来不能够信受的人他能信受,本来得不到救度的人可以得到救度。这是大悲心、大智慧到极点的流露,可以这么说。他没有大悲他不肯这样用心,没有大智他想不出这个办法,所以这些方便是大智大悲之所流露。「不二乘所能为」,不二乘所能为这个不字是日本人的古汉语,所以有点别扭,但是还是不错,比现在一般中国人还是强,不就是非,这个不字是非字,不是二乘所能办得到的,「故言善立」。这是解善立方便,这是《会疏》的解,「方便有二种」,一种是不取证,一个是自己已经证到深解,但是众生莫能信受,而能够以种种的诱引让他渐悟而得度,这样就称为善立方便,善巧的建立了方便的办法。

「显示三乘」,三乘当然我们都很熟了,就是罗汉、辟支佛、菩萨。「运载为义」,《法华》就是以羊车、鹿车、牛车,这三种车譬喻小乘、中乘、大乘。这又说方便了,《法华譬喻品》说,如来有无量的智慧,没有畏惧,有诸法宝藏,能够给一切众生一佛乘的法,让大家都成佛的法,但是「不尽能受」,不是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接受。所以说到《法华》,最后最后,说法四十九年,培养、教育,还要有五千人退席,不能尽受。「舍利弗」,叫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别说三。」因为这样不能尽受,所以诸佛就以这个方便之力,於一佛乘说成是三,有罗汉、辟支佛、菩萨,慢慢渐修,到最后成佛,这就是「善立方便,显示三乘」。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显示三乘,一切诸佛也都是如此,一切大菩萨也是如此,方便诱引,救度众生。以前这都是所谓八相成道中的第七相,就是转法轮。这一切都是转法轮,怎么转?就是这么转,自己要自觉,自觉之中要觉他,觉他要善立方便,而显示三乘来救度,使大家渐渐的都入一佛乘。这三个车都出来之后,佛就把这个,这也是方便诱引,这些儿子在火宅之中贪玩不肯出来,佛就告诉他,你们快出来,我这有羊车、鹿车、牛车,好玩极了,你们出来。这些孩子们统统跑出来,跑出来离开了火宅,父亲很高兴,就不至於在火宅里头烧死了。给他们的是什么?给他们是大白牛车,超出他们所想像的,人人得大白牛车,成佛。这也显出「善立方便,显示三乘」的含义。这些诸大在家菩萨、出家菩萨都有这样的德来参加这个会、来听释迦牟尼佛说《无量寿经》,因此我们对於这个经也就知道珍重。

底下,「於此中下,而现灭度」,是紧接著的。显示三乘法有上、有中、有下,对於中根、下根的人才示现灭度,现灭度般涅盘是第八相,所以这两句话就把第八相,所谓八相成道的第八相就点出来了。「而现灭度」,灭度是涅盘两个字的旧译。原来这一来咱们就翻译了,翻成灭度,等到唐朝后来再译,译为圆寂。所以大家常常说某某和尚圆寂了,现在就成了死的一种好听的说法。其实这个名词非常高,圆寂者就是涅盘。所以现在底下把这两个名词,灭度和圆寂,底下做一个解释。「灭度者」,灭字就是「灭生死之因果」,度是「渡生死之瀑流」。所以灭度两个字,生死的因果他都没有,也没有因也没有果他就出来了,这样的话就渡过生死的急流。生死中流,此岸是生死,瀑流是烦恼,那边是涅盘,渡过烦恼的瀑流而登上彼岸,这是灭度的含义。

底下《涅盘经》说,「灭诸烦恼,名为涅盘。离诸有者,乃为涅盘。」渡这个中流,就是烦恼,你灭了这些烦恼就叫做涅盘。离开一切有,三界之有都离开,一切有都离开,就是涅盘。所以圆寂怎么讲?《贤首心经略疏》上说,「涅盘,此云圆寂」,这是新译,古译就是灭度。「德无不备称圆」,德没有一样不具备的才叫做圆。所以圆寂两个字我们说很高就在这,没有一样德他不具备的。「障无不尽」,一切障碍没有一样不都除尽了的叫做寂。这是一个解释。《甄解》是日本人的著作,说「义充法界,德备恒沙为圆」,这个义充满了法界,德有恒沙的德都具备叫做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不要念相(音香)累,相(音香)累这个音译,读的意思就错了,妙绝相(音象)累。这个本体穷尽真性,没有一个地方还有障碍,就叫体穷真性;妙绝相(音象)累,很妙,绝了一切相的连累、累赘,一切相不能成为我的累赘,它不能给我添麻烦,不为一切相所累叫做寂。

「於此中下,而现灭度」,为什么对於中下而现灭度?在《法华经如来寿量品》里头就说,「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佛要是久住於世,薄德的人就不去种善根,他说还来得及,不忙不忙;贫穷下贱他更是贪著五欲,奔吃奔穿,有一点钱就是买彩电、买电冰箱,就是忙这些事。他就「入於忆想妄见网中」,他整个都是在那想这些事,在妄想这个网之中不得出来,就好像鱼进了网里头一样出不来。这种人要看见如来常住不灭,他就更可以憍恣,原来的这些坏习惯他就任性的去做了,对於佛法就厌怠。忙什么?我有的是时间,佛还老在,不忙不忙,就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他不能想是难遭难遇,「恭敬之心」。你看看我们短短的时期,明真老法师、郭老师就都不在了,所以实际是难遭。如果都是老住世的话,大家就不起难遭难遇之想,你现在再找这样两个人就找不著。这是不起难遭难遇之想、恭敬之心,就出这个毛病。

「是故如来」,所以佛虽不是实际真正的灭度,「而言灭度」。所以叫做於此中下而现灭度,现灭度是示现灭度,对於上根他没有示现灭度,对於中、下,他这是一种方便,让你知道佛不在了,你知道难遇难遭,你得抓紧时间。而且人命只在呼吸间,真是在呼吸间,不知道今天出门,回头回家不回家这是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生起这种无常之心,难遭之想。佛做这个示现是为度中下的根机的。「若是上根,则见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本离生灭」。「何期自性,本无生灭」,这六祖的话,没了那还有什么叫涅盘?再有,智者大师读《法华》,他看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佛在灵山说法,那一个大的法会还在那照常进行,俨然就是整个清清楚楚的在那,没有散会,所以何有灭度?

曾经你们第一班的一个人问我,他说能不能找出一部最准确的佛教史,讲释迦牟尼佛出世这个因缘?我说不行。怎么叫准确?当时的人各个看释迦牟尼佛是不一样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看见释迦牟尼佛就是无量庄严、无量相好,报身境界,那是菩萨的境界。这些阿罗汉、声闻看见佛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化身佛的境界。有很多看见佛丈六之身,金色光明,显异不同,这就是等流身。还有人就只能看见就是一个普通的和尚,黄面比丘;还有人看见就是一块黑炭,有的看见是一条象的腿,哪还有一定呢?所以我们太有一种常情,太限於常识。所以他不同的根器,不同的所见。这个法会到底是多长,智者大师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你要写这些传记你怎么写?智者大师写那会没散会。所以我们不可以流入现在像日本、西欧的那些学者的办法,又是考据,根据这些常识、世间有的这些书的记载做为证据来考证,因此对於龙树入龙宫也不能信,等等都不能信,这个就太执著了。

底下,「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罗尼门。随时悟入华严三昧。具足总持百千三昧。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於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现在对於奇异功能大家就惊奇得不得了,这个你看一念之间遍游一切佛土,这就是与会的一切菩萨之众都有这样的神通妙用。底下我们讲这一段,三摩地我们过去已经讲过,主要可以翻为正定、正受。《智度论》说,「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不是别的心,现在外道许多修习,他们是一种邪禅,有时入的是邪定,所以我们不管他们这个叫做三昧。他是以善心,善心专住在一处而不动叫做三昧。所以《四十二章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它在一处,而且是善的心住於一处,而无动摇,叫做三昧。《智度论》又说,「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真正入了这个禅定,这也叫做三昧。所以很粗浅的说,三昧就是纯熟。「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一切的行能够和合、能够相应(和合就是相应),你所修之法与你所证之境得到相应,都叫做三昧。「一切禅定」,这说了,能摄心的,你心摄於你所入之禅而不动,这都叫做三摩地,也都叫做三昧。底下我们不多说了。

上面是三昧,底下陀罗尼就是总持,以前也讲过一点,这次我们再补充一点。《智度论》说(龙树菩萨的话),陀罗尼是什么?「秦言」,就是中国,他那个时候管中国叫做秦,我们就把它叫做「能持」、「能遮」。所以陀罗尼的含义,陀罗尼不只指的是咒,咒也在陀罗尼里头,陀罗尼这个意思比较广。现在比方大悲心陀罗尼,就是大悲咒,当然陀罗尼里头有一个意思是咒,但是不能说咒就是陀罗尼,其余还有是陀罗尼的,就是这样。就是能持、能遮,能持就是它能够持住,持是我们拿住、抓住、保持住种种的善法,能让它不散不失,你这个善法能把它保持住、维护住。好像一个完整的碗你装了杯茶,这杯茶它要保持住,它要是摔了裂了口,茶就漏了,就不行。所以陀罗尼的意思,一个是能持,一个是能遮,就是不好的东西,要动恶念要想去做坏事,它这个陀罗尼总持的力量能够使得你不去做。所以得到陀罗尼就是好在这,你的功德、你的善能让你相继续,保持不失,你要想做坏的事情、相反的事情,他自己能防止你不去做。这就把陀罗尼的含义就解释了,有能持、能遮两个意思。

三昧,常说三昧跟三摩地,三昧是定,定的力量要发生智慧就叫陀罗尼,所以它比定多了智慧。《大智度论》讲,「是三昧修行」,你入了正定来修行,「习久后能成陀罗尼」,所以我们知道陀罗尼是得三昧以后的事。「是诸三昧」,跟诸法实相的智慧相共,所谓「共诸法实相智慧」,这个共字是个动词,这些三昧与诸法实相的智慧相共,就能够生陀罗尼。所以三昧,加上诸法实相智慧,就出生陀罗尼,这是龙树菩萨的话。还有陀罗尼殊胜之处,三昧是心相应法,陀罗尼是心不相应也可以。什么叫相应法?就是说你必须心专注在你这个法上,你这个三昧才出现。就是说你这个人要入定,你一定摄心,入了你这个定(某一个禅定),这个时候定中清净,甚至於种种的神通才能出现。

释迦牟尼佛曾经的一个师父,他得了五种神通,能够飞行。他去受供,那天国王不在,让国王女儿(公主)给他上供,公主接引他。公主给他顶礼的时候摸他的脚,给他顶礼,他的凡心一动,一动他飞行的神通就没有了。这个就是不相应就不行,三昧就是相应法,必须跟它这个境界相应,他这个时候一个不相应,一动了凡心,就飞不起来了。他就跟她说,今天我不飞走了,我去找个地方去转个弯什么的,他就撒个谎。陀罗尼就不是这样,陀罗尼就是你心这个时候在那生气,你在骂人,它不丢;你现在不清净,你心在烦恼,可是陀罗尼中所有的功德你不丢。所以你一证到陀罗尼,你这事就好办。还有,这个三昧你今生得到,来生就没有了,所以你不往生不得了。云门是禅宗五宗的祖师,一花五叶,五宗的祖师,他三次当了国王,第四世就没有神通,就是不能老保持。所以往生法门之殊胜,得慢慢体会体会。陀罗尼就不是这样,你今生一得,以后不管你多少生你永得。所以得到陀罗尼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今生你虽然不清净,你动了凡心,你或者在烦恼之中,你这个陀罗尼的功德不失。三昧你就显现不出来,今生你有,来生有时就失,那是三昧。但是陀罗尼多少生也不失。

所以,他们都得到了无生无灭的种种三摩地,又得了一切陀罗尼,这就很了不起。来会的这些人,这十六位在家居士为代表的一切在家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现这种身的一切大菩萨都是这样。「及得一切陀罗尼门,随时悟入华严三昧」,他就不需要我入了禅定之后才出现三昧,随时都能悟入华严三昧。就好像《首楞严经》,楞严大定没有出入,随时都在大定之中,这是入了华严三昧。我们就是要来说华严三昧,华严三昧全称应该是「佛华严三昧」。这个三昧是一真法界,一切法界称之为一真法界,这个一切皆入这个一之中,而且真实无妄所以称为真。一真法界无尽的缘起,法门都是从因缘生,缘起之法,有无穷无尽的缘起。一真法界就一切本空,以无尽的缘起就出现无尽的国土、无尽的众生、无尽的事相,以这个为理为趣,理是本体,趣是趣向,就是以这个为本末、为始终、为因果、为理趣。开达了这个理趣,「蹑解而起万行」。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教?就是为了我们要蹑解起行,不然你是盲修瞎练。有一个气功师,他是严新很有名,这个气功师很有名。最近他来看我,我就告诉他,你去念念经,他是想学密,他看《金刚经》非常欢喜,他说我要是不看,我就变一个糊里糊涂学密的人。你要蹑解起行,不然就盲修瞎练,盲修瞎练的结果就不是自觉觉他,是自误误他,耽误的误。所以就是「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一个瞎子还领著一群瞎子,你们跟我走,走到哪去?都掉到火坑里去了。有很多人他热心极了,其实他的最后目的就是要达到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只能如此。所以我们就是要蹑解起行,我们要从这些殊胜之解,从这个解上起行。底下还有一句话,「行起解绝」,这更不是这些学者所理解的了。一个就是他用了解他就是解,他不起行,一起行之后他还是这些解他都背著。行起解绝,这才是善於修学的人,真正起了正行之后,这些个解没有,可是从解上起的行,这就对了。

所以华严三昧就是这样,以这样的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从这个理趣能够通达,从这个解上起万行,以这个万行,万行是因,拿这个万行来庄严佛果,这个叫做华严。所以华严两个字的含义,什么叫华严三昧?先解说华严两个字的含义,华就是开花的花,严就是庄严的严,把我们这个万行如花拿来庄严佛果,所以叫做华严;一心修持,你一心一意的,不是散乱、昏沉,一心一意的来精修,就叫做三昧,华严三昧的含义就解释了。《净影疏》说,这一个三昧就「统摄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这华严三昧,这是《华严经》的话。《八十华严》也说,「普贤菩萨入广大三昧」,这个三昧就叫做佛华严三昧。《六十华严》翻的最早,晋朝翻译的。《华严》有三种,《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四十华严》,《四十华严》是最后。《六十华严》说,「普贤菩萨,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华严。」所以佛华严三昧就正是普贤菩萨所入的,也就是现在一切这些菩萨,德遵普贤的菩萨,都随时悟入华严三昧,他们所入的。

底下《法界记》的解释,说华严三昧是什么?华就是开的花,就是菩萨的万行,开的花就种种庄严,花众生都是最喜欢,做为譬喻是最恰当,一切善行。「华有生实之用」,花要能结果实,开桃花还要结桃子,是不是?这是果实。咱们的万行?咱们的行要有果,这不就相同吗?花要结果,咱们行也要有果,虽然花跟咱们的行,一个是内,一个是外,咱们的行是内,那个花是外,但是它所生的感应的作用是相似的,都要得果。所以就以法托事,用这个事(开的花)来表达这个法,叫做华,华严就是这个意思,都可以感果。「严者,行成果满,契合相应,垢障永消,证理圆满」。就是你行都成就了,果实都圆满了,契合相应了,垢障都永远消除,不再生了,证理圆满。我们现在常常就是时进时退,所以我常说扭秧歌,前进几步就后退一步,这还是好的,有的后退几步才前进一步,反正总是有退。这个他垢障永消就不退了,所以到了华严三昧,这一切都功圆果满,垢障永消,我们以这个来赞叹,所以称之为严。就解释华严两个字的意思。

「三昧者,理智无二」。本体跟智慧是一个,就跟珠子发光一样,珠子发光光所显出来就是本体,所照的又是本体。光就是珠子,珠子是本体所生,这个光生出之后首先是照到本体,把珠子显出来。所以珠的本体跟珠的光不是两件事,你说是两件事,实际也不是两件事。理和智也是如此,也没有二,就跟珠子和珠子的光,一样的。「交彻熔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绝」。这个解得很深,到了这个时候,这一切都不二,这是说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还有什么二?所以就没有彼此、没有能所。所以我们要到了离能所,这个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现在外面这些人修得非常热闹的,他们都是在这个所字里头,都有一个所修,一个所观、所照、所觉、所得、所显,这个所。当你有所就有能,但是你这个问题还是在初步,还远远的不行,就你都在所字里头。所以一部《楞严》,所要一立就没有照了,观世音菩萨的修行首先是入流亡所,把所字忘了。底下是为什么本来是佛,成为众生?就是因为一有所就没有照了。《心经》是「照见五蕴皆空」,你有所,你所得、所体会、所什么,所得的神通,还是有所,所得的境界,身体又怎么样了,怎么变化,又有什么周天,又什么出了丹、出了婴儿,小孩出来了,都是所,小孩不就是所生出来的吗?这是明显的所,都不是,都是妄。「彼此俱亡,能所斯绝」,能跟所都绝了,叫做三昧。这是殊胜的三昧,不是一般的三昧,所以称为华严三昧。

底下,《华严经》本身也在赞叹华严三昧,「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入华严三昧就一切都自在了。《合赞》,《合赞》也是日本的疏,它这里赞叹华严三昧也很深,它说「法界唯心,名佛华严」,这是它独特的一个见解,指出佛华严就是法界唯心。一真法界,什么是一真法界?一真是什么?就是每个人当人你自己的本心。所以一真法界就是自心,於这个了达就是华严三昧。所以用三昧来庄严法身,法身就是本来的妙明真心,就是自心。「故知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出,复又会归此法界。」一切法没有不是从自心所流出,还又回归於自心。这是《合赞》的,前头和后头我们可以合参。它是一真法界,无尽的理趣,这个就偏於说到一真法界,说到根本上了,一真法界就是真心。这个就解释了「随时悟入华严三昧」。

「具足总持百千三昧」,总持就是陀罗尼。上次我说陀罗尼不要以为它就是咒,这个底下就说,有四种,都称为陀罗尼。一个叫「法陀罗尼,又名闻陀罗尼。於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这是闻陀罗尼。「义陀罗尼」是第二种,於诸法的深义、真实之义,都能够总持不忘。第三是「咒陀罗尼」,这才是咒,「於咒总持而不忘」。咒是什么?就是诸佛菩萨从禅定中所发出来的秘密的言句,唯有佛与佛才能知、才能究竟,是佛在佛的禅定中。所以日本的大德判教判为第十心,秘密庄严心,说这些咒都是从佛菩萨秘密庄严心所流出来的。所谓三身四曼,密宗之教。这些咒有不测的神验,凡情所测不到,现在最新的仪器也没法子去计量、去推测的这种神验,这就叫做「咒陀罗尼」。

咒从意思来翻译,有四个意思。第一个可以翻译为「明」,明就是光明之明,光明能够破暗,智慧也能破除人的愚痴,破暗,所以叫做明。第二个含义就叫做「咒」。咒本来是中国的话,中国话有这个咒的意思,外道本来也有咒,念咒语,「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就是咱们老的咒的一句;电视里头那个巫婆,念「天灵灵,地灵灵」,那些都是老的巫术的咒语,咒字本来是中国古代有的,所以就是咒。第三是「密语」,佛菩萨的密语,因为《秘藏记》说,「凡夫二乘不能知」,这个语是什么意思,凡夫跟阿罗汉都不能知道。所以现在大家有人去翻咒,这个事我看是很多此一事,画蛇添足。凡夫、二乘不能知,你把它注解成一种很简单的,一个按藏文或者梵文把它意思这么翻过来,那不是变成凡夫也能知了吗?这是不应当翻译的,它无量的含义在里头,就这么念,就对了。第四个含义就是「真言」,称为什么什么真言,因为如来的话真实无虚,所以称为真言。所以陀罗尼有四种,第三种叫做咒,咒有四个含义。第四个最重要的陀罗尼称为「忍陀罗尼」。忍陀罗尼是什么陀罗尼?是安住於法的实相。诸法实相他能够安住,这个叫做忍。得了这个陀罗尼就安住於法的实相而不动摇,而不亡失,所以持忍称为忍陀罗尼。忍陀罗尼就真正相当於禅宗破重关的境界。现在大家又把禅宗的三关解释得很把它降低,降低得快没有了,不成个东西了。其实这个不是那么容易。破初关见法身,破重关安住於法身,就是说这的忍陀罗尼,安住於诸法实相,在诸法实相上不动不摇。很多人自己觉得他破重关了,其实他离这连梦还没梦著呢?就是对於定义上他就把它降低了。底下,安住於法身之后还有什么?第三关,还有法身向上事,这是禅宗很特殊的,法身还要向上。所以中国的许多东西都是甚深、甚微妙,现在大家太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古人、对不起先德。

「具足总持百千三昧」,为什么要「百千三昧」?《会疏》解释,因为众生根器种种不同,像做个大夫你要治病,病情太多,你就要预备种种的药,是这个意思。你看众生也太穷了,需要的也太多了,你要满足众生愿望,你要有众多的财宝、众多的东西,才能够满足大家的所需,所以就要百千三昧。就解释这个意思。百千三昧,一个三昧中,《大智度论》说,都可以从中得到陀罗尼,也就是得到总持。所以具足总持百千三昧,就这个意思。因为要度众生,所以就要百千三昧,三昧修习久了就出生陀罗尼(就是总持),因此出生无量的总持,所以具足总持百千三昧,这两种都具足。

「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这又跟一般浅的,浅的他就觉得我住禅定就不应当再有所见、所什么。他一种就是太浅了又不一样,太浅了之后我这来,我这动、那热了,这通了、那跳了,种种的什么什么这些境界,这都是有所,这都不是,都没有深入的。深入之后,他就真正是寂然不动,寂然不动他就一切都空,所以他就如所住,他不生心。所以无住时候就能生心,生心的时候还无住,这种情况要在地上的菩萨才能达得到,地前三贤都做不到。这个我们就看出,住深禅定就无所住,可是悉睹无量诸佛,他心是生的,他不是槁木死灰。所以这些都是显示很重要的,这一些境界和哲理。

《会疏》,这是日本人的著作,我这引的日本人的著作很多,因为他们对於《无量寿经》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中国人只有两本书,从古到今对於《无量寿经》,正式对《无量寿经》做注解的就两个人。对原译,不是指的会本,或者也是会本,对会本作注解,彭二林是对於删节本,王耕心也是对於会本,这都是对於会本,加起来也没有几本。《会疏》它说,为什么住深禅定?「所住三昧微深幽玄」,微是微妙,深入,幽玄,幽是幽深,玄是玄妙。「非二乘及初心菩萨所能为」,不是二乘,阿罗汉、辟支佛,初心的,没有达到圣位的菩萨所能办得到的。这个对於深禅定做了一个解释,不是一般的禅定。

《甄解》又进一步,它参考了《唐译》。「住深禅定」,这是《魏译》的原文。《唐译》就是「一切种甚深禅定」。一切种就是一切种智的简称,一切种智就是佛的智慧。所以有三智,三种智慧,阿罗汉所得的智慧称为一切智,菩萨所得的智慧称为道种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种智。所以一切种甚深禅定就是一切种智的简称,这是佛的智慧的甚深禅定,是「全理之事」,是全部的理体的事情,是全部的理体所成的事、所成的事相、所成的禅定,「故云甚深」。你看,《会疏》解释,非二乘及初心菩萨所能为;《甄解》再进一步说,这是佛的智慧的禅定,所以叫甚深。所以我们知道这个甚深是理定,不是事定。所以我们说念佛有理念、有事念,所证可以证事一心、理一心,证到理一心就破无明,现生就是法身大士。禅定也有理定、事定,这所说「住深禅定」是理定。

《净影疏》说,「住深定门,起行所依。无心往来」,也是对於这个深禅定的一种解释,所谓深的禅定是一切行就依於这个禅定。无心往来,你心中对於一切没有往来之相,没有去、没有来,完全是从三昧法门的力量自然而起,不需要造作。因此,他这样起的话,这个三昧是从定中出现的,所以住定。在定中自然的三昧力就出现行,悉睹诸佛就是行。因为这样的禅定所产生的殊妙之行,就在这个禅定之中不起於座就看见,悉睹,就全都看见了无量的佛。所以有理、有事。

弥陀的第四十五愿「定中供佛」,十方的佛听到弥陀佛的名字之后,都可以得到清净、解脱、普等等等三昧、等等总持,都能住三摩地,他们都在定中能够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他方世界的这些菩萨,一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之后,就能得到这些三昧和总持。所以这个名的功德非常之大。所以闻名的功德大家要知道。我们现在闻名也是得极殊胜的功德,不过我们表现没有像那些大菩萨那么明显,因为我们还有许多障碍在那,需要先消。他们就不一样,他们马上就得到种种的三昧、种种的总持,定中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而不失定意。我们一去供佛,一忙一乱,心里就不定,就著在事上。要不失定意,就跟这是一样。所以我们看见会中诸大菩萨也和往生的圣众是一样的,因为听到弥陀名号,都得到种种甚深的禅定,无量总持,百千三昧,所以也就跟定中供佛同等的情况,可以在深禅定之中悉睹无量诸佛。定中既然去供佛,既然供佛就必定见佛,所以跟这是一致的。就像《般舟经》所说的,可以说四众不需要天眼就可以彻见十方,不需要天耳可以彻听,不需要神通就可以到他方佛刹。「不於此间终生彼间」,不於这个地方终,我寿命终了,跑那个世界上去生。「便於此坐见之」,不起於座,不是非死后才能生到那个国土,我就在这个座上就实现了这些事。

「佛(释尊)言」,释迦牟尼佛对大会说的,「菩萨於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菩萨在这个法会上,在这个国土,要专念就见,见什么?见十方一切诸佛。底下,「阿弥陀佛报言」,这是阿弥陀佛说的话,这个句子就在《般舟经》,经后头有阿弥陀佛说的话,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想来生到我这个国土的,你们要念我的名字。

说到名字的功德,这个是道绰法师,也是禅师,他讲了两个譬喻非常好,他说持名有什么用?他举了个例子,他说一个人要是被狗咬了,治的方法就是拿虎骨,虎骨可以做药,拿虎骨去按摩那个被咬的地方,大概还要配点什么药,就可以好。但是虎骨不常得,过去交通不方便,哪有那么多虎骨?得不到虎骨怎么办?就用手搁那按,嘴里念「老虎来了,老虎来了,老虎来了」,一样可以治,治狗咬。这个例子,他说的。他还说了一个例子,他自己亲身试验过的,他说脚扭了用木瓜,木瓜是个药,很香的,烤一烤,揉。买不到木瓜怎么办?也就用手搓热了它,揉那个不舒服的地方,嘴里念「木瓜来了,木瓜来了,木瓜来了」,他就这么好了。他就说这个名字的作用。这些事相之中都包含了极深的理,这个理一时还不容易全接受,但是这个事,我们至少可以相信道绰这样的大德用不著撒谎,他说他亲身的经历,必然是真实的。他说这个骗人又有什么好处?这样的大德,我们过去推崇为净土宗的四祖,他是善导的师父。日本人对於善导就看的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尊敬极了,善导的师父。所以,欲来生者,当念我名。因为念佛三昧,「称为宝王三昧」。所以这里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也归到念佛三昧。所以知道持名功德不可思议。

底下一句,「於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这一念指的是时间,这个时间的长短说法不一样,有三个说法,也可以说四个说法。《仁王经》说「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就包括九十个刹那,一刹那里头有九百生灭,这是一个说法。《往生论注》里头说,「百一生灭为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所以也就是一念有六十刹那,一刹那有百一的生灭。这两个都说一念之中有很多刹那,一个说六十,一个说九十。《智度论》和《探玄记》,《智度论》说「一弹指顷有六十念」,《探玄记》说「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这个一弹指,《智度论》说六十念,《探玄记》说六十刹那,这两个就是六十刹就是六十念,一念就是一刹那。这里就有三个说法,一念是一刹那,一念是六十刹那,一念是九十刹那。简单好记,咱们就取后者,因为这有两个相同的,两个相同的有两票,这简单,我们就用这个,一念是一个刹那。一个弹指就有六十个刹那,六十念,这个就是我们所需要领会的。一刹那里头,《仁王经》说有九百个生灭,《往生论注》说有百一的生灭,很多的生灭。

所以往往有人说我已经离念了,我入了禅定,什么都不想。你那只是什么都不想,你不可以说我心中已经不动念了,你能见得著这一弹指之间的一个刹那吗?你更能知道这一个刹那中有一百多的生灭吗?完全不可知、不可见、不可感觉,你怎么知道它没有?这个就像那个电锯,一开之后那个锯条飞转,可是你看不著有东西动,就看见一个轮子。何以故?动得太快了,虽动你不觉其动。所以打比方,急流水,急流水我们不太容易去体会,你不觉得动。这个大家很容易体会,电锯大家很容易体会,那飞动你不知道,你看不出有东西在动,当然你理解它是在动,可是你用肉眼看这个东西就知道它在动吗?不知道。所以先把这一点我们附带说一说。

现在我们就说「於一念顷」,就把一念顷做为一个刹那,总之是很短的一个时间。现在就是算一弹指有六十个刹那,在六十分之一的一弹指,在这样的时间里头已经游了一切佛国土。所以这个地方就打破了时间的概念。毗目仙人拉著善财童子的手,善财就经过了无量的佛土,经过了无量的时间、无量的劫,等到毗目仙人把手一放,他一看,他就在这,没动窝,还是刚才那时候。可是拉著他手的时候,他已经经过无量的劫、无量的佛土,做了好多好多事,就好像人作梦似的。我刚刚十三岁的时候上初中,一次听演讲,他说一个事很有意思,他说这个作梦就是极短的时间,他自己的经历。他作梦,梦见什么事?跟一个邻居吵起来了,吵起来就打架,打架之后,他就把那个孩子打倒了,那个孩子气得不得了,回他屋里去拿出一把刀,一刀就把他脖子一砍,把他脑袋砍掉,吓醒。他说,害怕极了,他说妈我做了个梦。他妈说,你什么作梦,你刚才在玩,你哪是作梦?就是刚刚这么一闭眼。只是当时把你打伤,他妈说我在晾衣服,竹竿掉你脖子上,你刚刚还在床上闹,就这么一会,竹竿一掉你醒了。就没有多少时间,但是他已经入了一个很长的梦。

所以爱因斯坦说,时间是由於人类的错觉。他写的,一个好朋友死了,他很伤悼他,他说你死了,你先走一步,我跟著也就来。其实没有什么叫先后,时间是错觉,这一点科学证实了。所以以后弘扬佛法我们要注意这些最新的一些进展,对於弘扬佛法十分有利。你非常难懂、非常不能接受的,那是你世间的这些常识阻碍你,所谓那些错觉在阻碍你。他们称为错觉,他们说时间、空间、物质,这是爱因斯坦的话,都是由於人类的错觉。佛教是说什么?是由於妄想,因为一念妄动,才有无明,才有世间,才有时空。世界,世就是时间,界就是空间。这一切,色本来就是空,空本来就是色,这一切对立起来了,都是由於一念妄动,妄念。这个妄跟错不是相对的吗?相类的吗?觉跟想这不是相对的吗?相类的吗?他说错觉,我们说是妄想。当然他很难得理会到我们这个境界,但是科学在进步,在向这个大法趋进,这一点是很殊胜的。

阿弥陀佛的十一愿,「於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一念顷不能超过多少?多少亿的那由他,那由他是很大的数,百千佛刹,就是无量无边的佛刹。「周遍巡历」,周遍,都到了,都在那巡游,不是说电梯从门口过没停就上去了,而是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可是这个时间只是什么?只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切佛国都去周遍巡历,供养诸佛。所以就跟「於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是完全一致的,这是阿弥陀佛第十一愿,往生之后就是这个境界。

三昧,刚才我们上文说都住华严三昧,这个三昧也叫「海印三昧」,对於前头也是个补充。我们称它为印是什么意思?因为世间我们都靠印。一个官,官要官印,盖上他的印,盖上图章就生效。过去存款要留印鉴,印鉴对了付你钱,不对不行,印很重要。还有,印上的文字不像咱们写字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一按上去一时全部出来了,这也是个含义。没有先后,同时出现,打破时间,而且是举体的出现,没有一个什么地方遗漏,没有地方一会一个隐、一个显,就像大海,一切的什么东西都可以在其中影现。虽然影现出种种,但是大海还就是那个水,「万相繁兴,而水湛然」。万相繁兴有种种差别,而水体,海水之体就是一个体,到处都是咸的,没有一个地方是甜的,它是湛然(就是一味),没有差别相。没有差别相,还有一种可以现万相,「宛然万相」,宛然是没有差别之相。也没有前后之时,就好像图章,一现同时都现,所以是「延促同时」,短时间和长时间是一样的。「三世古今」,古今,过去、未来都和当前一念不相离别、不相分离,所以三世古今「不离於当念」。一齐都是现在这个水之中,一切都自在,都出现,所以「十方世界不离於当处」。这种我们心胸就广大了,三世不离於当念,十方不离於当处,从此你心中一念之善就三世都善、十方都善,一念之恶三世都恶、十方都恶。所以这一念你要是清净,一念净心成正觉。一念非常重要。

底下《甄解》,「一念之顷,周遍无量佛土者」,因为他所到的是阿弥陀佛的国土,「所到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故,结归念佛三昧也」。这又把遍游诸佛国土归到极乐世界、归到念佛。就是说因为你念佛你就生到极乐,生到极乐就可以乘著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可以於一刹那之间遍到一切佛土,周遍巡历,不失定意。所以就是说与会的大众於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

底下是「得佛辩才,住普贤行」。得佛辩才,说这些人得的是佛的辩才。辩才有好几个解释,首先《净影疏》(这是隋朝的慧远大师,不是晋朝的慧远,隋朝的慧远,他作的《净影疏》),他说「言能辩了,语能才巧」,这就是辩才。就是说的话大家能够很清楚的理解、能够辩了,说的话里头很才巧,很有才华,说得很巧,大家很愿听,听了之后很容易接受,有说服力,叫做辩才。嘉祥,嘉祥就是三论宗的祖师,他说「速疾应机名辩」,很快的能够应机叫做辩。什么叫辩才?我很快的就能够知道你,一下听到用什么话来对答你才最合适,这叫应机,很快的就知道。所以大夫也是望闻问切,要看看你、问问你,给你切切脉,然后知道你什么病,给你药。这个对答也是跟大夫一样,你来问个问题,我要回答你,很快就知道你需要吃什么药,就是这个样子,这个叫做辩。「言含文采曰才」,什么叫才?这个言论里头含著有文采,很雅、很文,这个叫做才。这是嘉祥的说法。《会疏》,日本人的说法,「言音开惑为辩」。什么叫辩?我说的话能够开掉他的迷惑,让他从迷惑之中解开,叫做辩。「随机巧妙为才」,我能随著他的机,他是什么机我能跟他相随,有的人喜欢禅宗,我给他比较偏於禅;有的人喜欢净土,我给他偏於净;有的人特别注重戒律,我给他偏於戒。虽然不能说偏,他最需要知道什么,我把他最需要的、他不足的也告诉他,两头,这个就是应他的机,还有我很巧妙,说了之后他能够信服。有的人你愈劝他愈动火,还要吵一架,这就不是应机,就常常抬杠,最后变成了斗争。「无不皆出於圣智」,都是从圣智所流出来的,这样才能称为佛辩才。《会疏》的解释超出前两种。

底下《净影疏》有补充,它说得如来的四种无碍智慧,由於这种无碍的智慧,所以兴出了四种无碍的辩,称为「四无碍辩」。这里我们介绍一下四无碍辩,说这个辩才四种无碍,一个是「义无碍辩」,一切诸法的道理他都通达,他所说的没有不足,没有矛盾、抵触之处,通达无碍,义无碍辩。第二是「法无碍辩。谓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很正确,都能够表达,善於分别。第三是「辞无碍辩」,这些「诸法名字义理,能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这只有菩萨办得到,都能给他说,不需要翻译。就是说过去很多古德到了中国之后就把经典翻成我们的文字,那都不是常人,常人的智慧是做不到的。这个就更厉害了,一切众生诸方异语,各种语言都能行。第四是「乐说无碍辩。谓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他喜欢听什么你知道,你给他说的正是他喜欢听的。他所喜欢的,咱们这指的都是佛法,他喜欢这个就是他多生跟这个有缘,多生和这个有缘,今生再继续努力不是很好吗?这个很正确。但是大家不能做到,他能做到,他「圆融无滞」。这是四无碍辩。以上就是说,到法会中诸大士能够契合於圣智,得这四种无碍的辩才,能够善应种种根机,「广宣妙辩」,所以叫「得佛辩才」。这就把以上种种的解释综合起来,我们理解得佛辩才的这个内容。

《甄解》,这是日本人的疏,它还有进一步的说法,说「若依根本教」,他是把净土宗做为根本教,以十八大愿又做为根本教中的根本,他说依根本教,「但说一字,亦为得佛辩才」。为什么?你传了如来的如实的言,是这个原因,哪怕只说了一个字,但是这是如来的真实之语,你也是得佛的辩才。「不但此菩萨尔」,不但是到了法会上,释迦牟尼佛说法的时候德遵普贤的诸大菩萨,来听讲的这些菩萨是这样,就是今天咱们凡夫,能说一个字合乎根本教的,「亦同诸佛辩才」,这个说得很好!我希望大家,诸位都是要当法师的,都是要广为诸方说法的,能在这根本教中说一个字,也同於诸佛辩才,这个话很深。

再往下,「住普贤行」。当然,这些菩萨都是德遵普贤,咸皆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所以住普贤之行。普贤之行最重要的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一部《华严》,经中之王,经中之海,最后才到中国。《普贤行愿品》是《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品,但是过去晋翻译没有,唐那个时候国家的译场,清凉大师等等都参加翻译的《八十华严》,这部分也不全,又把《四十华严》最后这一品补进去,搁在《八十华严》之后,所以《华严》有八十一卷。这个很不容易到中国来,《普贤行愿品》,这里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一部《华严》的总结。净空法师送给大家很多书。他什么都讲的,讲了好多好多种,后来就是读《普贤行愿品》,就看到了这个,忽然有所悟,现在他专攻净土,专修专弘。他以前不是这样,他就是由於普贤大士这个《行愿品》里头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讲那么多,但最重要的是《普贤行愿品》。普贤之愿、普贤之行是什么?就是以这样殊胜大愿导归极乐。

「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善能分别众生语言这个也不是凡夫所好办的,这都是大菩萨境界。《密迹经》说,「此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亿百千垓」,垓就是那由他,那由他可以翻千万、百万、十万万,这就是不同了,千万、万万、十万万,可是菩萨给说法的时候,让大家都能听到他们所能理解的语言,这就是善能分别众生语言。《称赞大乘功德经》说,「傍生」,就是畜生,「鬼等,亦闻如来以随类音而说法」。所以佛菩萨度生,畜生它能够听到它所能懂的语言在对它说法,这是如来之力;鬼也是如此,随他的类的语音。众生是无边,众生的语言也无边,但是法身大士都能够解了,这是第一步,就是善能分别众生语言,而且还能随其本类的语言广为说法,这些功德。所以就是说,你愈成就你这个功德就愈好做。我们常常说,火车头没有上轨道,你就不好办,走一步都很难;火车头上了轨道,那就是疾行如风。所以说到了这些情形之下,你要到了三果的阿罗汉,三果阿罗汉他在耕地的时候,那些蚯蚓自然离开他的犁头三尺远,所以就没有杀生的罪。所以愈修就愈好修。到了你可以分身无量世界,你说法可以遍及各类众生,一切众生都可以随类得解,你这个功德有多大!所以就是说,难还是难在我们这种情形之下,我们现在就急於度众生。底下就是说,我们也可以放心,你只要是闻了根本教,你说根本教说了一个字也是得佛辩才。

底下,我们讲「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我们先讲真实之际。《智度论》里头说,「如(真如的如)、法性、实际」,这三个名词,「皆是诸法实相异名」,不同的名称。所以如也就是诸法实相、法性、实际,实际就是真如、诸法实相,也就是真如实相。这个「际」字,《甄解》有个解释,实相妙的地方「尽理至极」,把这个理体,穷尽理体到了至极,无以复加,叫做际。这个本体,所谓穷其源,彻其本体,到了无以复加的境界叫做际。所以就是这么来看,所谓真实之际,真实也就是实相,真实之际就是实相的妙理究竟到了极处,登峰造极了,这就称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佛的知见,佛的所知、佛的所见,所以《法华》说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要出兴於世就是为了这样一个因缘,「一大事因缘故」,什么因缘?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佛要把佛的知见开显出来、示现出来、显示出来,众生闻了之后就可以悟入佛的知见,就是这样一件大事。所以真实之际是什么?就是佛的知见,佛之出兴於世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会疏》解释这句经,它说是「开显真实为显示」。说开化显示,显示怎么讲?你把真实的显出来就叫做显示,就是指的把十界都归到一乘。十法界,十法界凡夫是六道,加上声闻、缘觉、菩萨是九界,加上佛成为十界,所谓四圣六凡,上头四个界是圣,下头六个是凡,四圣六凡就称为十界。「会十界归一乘」,把十界都归在一佛乘,「克成菩提」,决定成菩提,这个就是所显示的。真实之际是什么?「以一佛乘为法涯际故」。这个法它的边际是什么?全体所达到的就是一佛乘,都是要成佛,一切都是本来成佛,要恢复自己的本来。这是《会疏》解释的「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就是以这个使大家都归到一佛乘,克成菩提,这也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

《甄解》它这么讲,「若依小乘,偏真为实际」。小乘教破了我,无我,人我的我没有了,所以也出了咱们这个生死,他也证到空。但是他这个空是偏於真,真空,他没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广度一切有情,无有厌倦,穷未来际,这样广大的心他没有,他偏於空,他以这个偏真当作实际。「若依渐教」,虽然是大乘,是渐,一步一步修的,所谓一步一步进入的,有次第、有阶梯的,「以离二边为真实际」,离开空有二边,众生跟佛二边,迷悟二边,离开一切二边,这是真实之际,一步一步深入。「若依圣道实教」,咱们这个圣道的真实之教,「诸法实相为真实际」。所以这个经中佛有四依,要依什么教?依了义教,不依不了义教。什么是了义教?说诸法实相的是了义教,不说诸法实相的是不了义教。现在有很多人搞佛学,他是依那个不了义教来批判了义教,这个事这么干的人还不少。你看看这个跟佛的四依,你怎么把它结合起来。所以诸法实相是真实际。「若依净土,光阐道教为权方便」,我宣传教这方面,「誓愿一佛乘为真实际」。所以阿弥陀佛我们称为一乘愿海,六字洪名。极乐就是如此,他一乘的愿海,一切众生都入他的一乘愿海之中。二乘种不生,只是自己想自觉、想自利的人,你不能生到极乐世界。所以去的都是发大乘心的人。你没有发大乘心,你最后临终要发大乘心,你才能往生。还要利他,而所有里头的教化全是大乘的教化。当然由於你生前所习的,有哪个多生修习的,容易先成就的,你先成就了小乘的这些法,那个时候你见思惑都断了,你就是先证得阿罗汉。所以极乐世界的阿罗汉他只是个过程,就是他所达到断惑的情况相当於阿罗汉,而不是说他只是自了,完全是个阿罗汉,那不行,它这里二乘种不生。所以一佛乘是真实际,这是一佛的大愿之海。

所以弥陀的愿海是「一实真如海故」,是一实法界真如之海,这个愿海。「圣道守理」,适合这个理体,完全是守住了这个理体,没有背离这个理体,不是唯理。所以先师就常有这个话,说现在这些学术都太唯了,所谓唯心、唯物,太唯了,唯物也不对,要辩证才行。圣道守理,「而非唯理」,不是唯理。「净土以事」,以这些事相,大家往生,这样来度众生,也不仅仅都是事。「於众生所入」,众生入门来说,就有从事、从理这样进来,从空、从有这么进来的,有了不同。可是从诸佛的赞叹来说,因为在《无量寿经》、在《阿弥陀经》都是十方诸佛赞叹。这是鸠摩罗什翻译的时候简化成为六方佛赞,你们要看《唐译》,玄奘大师翻译的是十方。这些书现在都来了,净空法师送的书都有,你们可以翻,《净土五经读本》里头《阿弥陀经》有三种,大家看看玄奘翻译的十方佛赞。所以十方佛赞,《无量寿经》也是十方佛赞,十方佛都有名字。《阿弥陀经》里头,鸠摩罗什大师说「秦人尚简」,有六方就够了,六方可以包括十方,四方也都有了,那个犄角不用说了,上下也都有了,六合,六方包括十方。实际是十方,十方佛都赞叹净宗,就都赞叹这个誓愿一佛乘、一实真如海为真实之际。所以我们要知道,虽然有种种之不同,诸佛见之赞叹这个真如一乘之海。所以我们以这个一实真如海,净土宗来看这个是真实之际,这些说法并存。当然这里头有小、有渐,小乘和渐教的人他对於这个适合,他也就可以从这信入。

整个圣教就是以诸法实相,咱们净土宗也是以诸法实相,但是诸法实相之中,从净土宗弥陀大愿表现出这些事理不二,事跟理,事中就是理,理中就是事,事都是从理这产生的,波都是从水出生的,所以波就是水,水也就生波,水跟波也不二,事跟理也就不二,事理无碍;而且到这种圆教,事事无碍,殊胜的法门。《会疏》这个地方说明,「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就是要开化显示弥陀的一乘愿海,一切众生哪怕是一念的净信,皆可以生在这个一乘愿海之中而得度脱。这个方便大家要知道,这是大悲大智的结晶。所以密教就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以这个方便做为究竟圣道的究极之处。因为你大悲大智落实在哪?你空有大悲大智,你起什么作用?你不就是要落实在怎么去救度众生吗?怎么去救度那些愚夫愚妇?你说我喜欢什么我就专搞什么,我不喜欢这个我就不搞。那些愚夫愚妇他不能喜欢你所喜欢的,你喜欢你只管喜欢,但是你要能够知道愚夫愚妇所能接受、愚夫愚妇所能得度的。所以一乘愿海这是大智大悲最殊胜的结晶。

上面我们谈了净土宗,底下我们谈点禅,就是先师他跟别的那些净土宗略有不同的。我们从来不压禅,而是赞叹禅,但不提倡你现在还去参话头。如果大家能够融会,「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当来作佛祖」,这种根器不多。无禅不要紧,「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你参禅开悟的人,阴境现前你还不能不受后有,来生你还不知道是什么。当然还可以有智慧,但这么转下去,你如果不能进修,就一生不如一生,慢慢这一点慧的光辉也就显现不出来了。所以底下括弧说,「圆会宗下」,谈教、谈宗,布袋和尚的话,「只这心心心是佛」,他的四句我这没引全,只这心心心是佛,三个心字,「十方世界最灵物」,最灵的东西,「纵横妙用可怜生」,神通妙用,你妙用纵横可了不得,那个可怜得很,「一切不如心真实」,一切都没有心是真实。这是宗下的说法,我只引了两句,「只这心心心是佛,一切无如心真实」。所以真实之际就是说的自心,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就是开化自心,「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就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但是念佛法门跟这个不是两个事,《观经》的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所以能念的就是佛,所念的还是佛,能念佛的就是本心,就是真实之际,就是佛,所以说一声佛号一声心。《大集经》上说的,「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所以我们把这个禅和净把它会归到一处。密宗还说,「声字皆实相」,这个又进一义,我们常常说实相无相,但是忘了实相也无不相。所以密宗它这个很要紧的,声和字都是实相,念咒是声,观想字种是字,他观一个字种、念一句咒,声字是什么?就是实相,这是密宗最根本的。所以密宗,大家就是说,你不明白这些,就以为这是个什么秘诀,是个什么东西。由於你这个见解太低,你理解没有理解到,你见解理解不到,你持诵,这里就变成一个有为法,求什么得什么,种种种种的。所以虽然你修法,这么去修去念,也不容易相应。在真实这两个字里头,在这部经里有三处见,这个地方是一上来就提出「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所以一步就是如此,我们就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

底下第八品,「法藏比丘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个是真实慧。第三品里头,如来「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要给众生真实之利。所以这一部经的三个真实可以概括,首先我们这是真实之际,是真实;第二个,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住於真实之慧所庄严成就的;第三个,所给众生的是真实之利。我们要抓住这三个真实,在以后我们再研究这个经,我们就抓住这个纲领。今天我们就到这儿。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关于大德居士

大德居士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大德居士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大德居士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大德居士。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