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23集)


「一心观礼,经云」,经上说,礼拜我们这个经。「当来经灭」,这是经文,以后佛经都是要灭的,这个经叫做《法灭尽经》。所以有人说,佛教也是要消亡的。我说我们佛教从来没有说要赖在世界上不走,佛早就说过,这个要灭经的。第一部灭的是《楞严经》,所以我现在比较著重在两头,一个是要灭的,一个是最后存在的,这是两头。第一部要灭的是《楞严经》,现在已经看出来了,最有名的学者他们都在做文章,说《楞严经》是假的,这种学说现在还没有破尽,是有两派。你看现在虽然都这么说,圆瑛法师还是做注解,这是一派;而像吕澄,他就是《楞严百伪》,一百方面来说都是假的,这也是很有名的学者,行而不解,增长邪见。他们后来这一批人,湖北他们这些人,还有王恩洋什么,又要说《华严》也是假的等等,跟他的这个抵触了。

小始终顿圆,法相唯识,小始终顿圆,小是小乘;始是开始说大乘;终教,大乘法终了;而顿,特别,刹那成就了;圆就是圆满,圆教。他始教的观点来反对圆顿教,他们错误就错误在这。根器不同,说法就是不一样,小乘不谈成佛,就是最多你证阿罗汉。到了始教,你可以成佛,阐提不能成佛。大家听过这个话,阐提不能成佛。而终教就不这么说了,终教就是说都有佛性,阐提也有如来智慧,阐提也能成佛。这不就矛盾了?成佛需要三大阿僧只劫。而顿教就不一样了,顿教说刹那间可以成佛,迷就是众生,悟就是佛,一悟就是佛。什么叫三大阿僧只?圆那更是圆融,圆含一切。因为对象不同,说的法就不一样。这数学老师你现在讲欧姆定律,你给初中讲,就是代数式子,电压电阻之比等於电流,代数式子,就是常数。你要到高深之后实际上就不是这样了,是微分的式子,微分的电压除微分的电阻等於电流。都是变化的,瞬间时时在变。你把这个你要给刚开始的学生,没法懂,这种矛盾是必然的,所以这是教师的巧妙。你不可以根据我这个初中学的代数式,大学念的你那个不对,你的跟我不一样。这些人犯了这个毛病!所以种种的病,卢胜彦的病,就财色的心没断,拿这个心出发,他就破坏佛教。像吕澄他们都学成了些偏见,这样的一些毛病,所以各个的毛病都成为障碍。

经,将来《楞严经》是要灭的,首先有人反对,将来慢慢的就愈说愈多了,他们这些占上风,大家都说是假的,谁还念?所以必然就会灭。这不能抬杠,不要担心,而且自然,佛说在前头了,现在这个趋势也在那。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有一部经最后还留下来的,就是我们的《无量寿经》。我曾经怀疑过,我说《无量寿经》很深,这样的经到了末法的时候,众生只有十岁的平均寿命了。我们是减劫,寿命是在减,现在我们的寿命在增长,这是个特殊的现象。我是自己这么猜,可能是个中兴的瑞相,人的平均寿命增长了。按减劫说,每过百年人寿减一岁,最近看来人的平均寿命在增长,也正好跟西藏的传说,密宗的传说,佛法要中兴於世界,这两个有不谋而合的地方。现在姑且我们可以先这么看,这是一种中兴的瑞相。所以大家能够长寿这是很重要的。

在我年轻的时候,快八十岁的人还能这么讲,没有了。六十岁都是人搀著,两个人架著,老太爷了。寿命长了,这是一个好现象,这个是中兴,不是老长的。到经灭的时候,人只有十岁。那个劫,我们将来来的劫是刀兵劫,就是人和人之间不能见面,都是互相要杀,都互相怀疑,我不杀掉你,你就会杀掉我,所以见面我先动手,先下手为强。每个人都是想先下手为强,所以就杀光,人类自相残杀,杀光。所以是刀兵劫,到那个时候,最后人类消灭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过去,等待换下面的一个劫。这个时候还能念《无量寿经》。《法灭尽经》里头说得很好,在这个时候,佛说人类这个时候,法运到这个时候,就像那个灯,油灯要灭的时候,蜡烛要灭的时候忽然间特别亮。所以人死的时候,夕阳无限好,那也是回光返照,特别好看,人快要死的时候,忽然间神志清楚,会说很多很多话,然后他就咽气了,也是回光返照。这个是整个法运的回光返照,最后这一百年,人类的聪明智慧能接受《无量寿经》,就像蜡烛快要灭了反而更亮。能接受了,还有很多人得度。这个再过去,会念弥陀佛就是阿闍黎,金刚阿闍黎。别人不会念四个字了。再过去就没人能念,空中现几个字,你还能念还能得度。最后都没有了,那就法灭了,法灭尽了!

当来经灭,「佛以慈愍」,佛以慈悲心怜悯大家,「独留此经,止住百岁」,什么经都完了,而独留《大乘无量寿经》在人间存在一百年,时间也是不很长,只有最后这一百年。「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遇见这个经的话,随你的意思,你所愿的事情都可以满愿。「是故我今至心顶礼」,是说我们修的人,修三十二拜的人,因为这个经最后由它存在,所以我现在以至诚的心来顶礼这个经。最后什么经都没有了,就只靠这部经了,以至诚的心来顶礼这个经。这个经是「广大、圆满、简易、直截、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要来顶礼这个经,最后我还来度众生。广大,这个经的内容是普度一切,这个内容是广大,上至极深的《华严》的十玄,以及娑婆世界的人天乘,娑婆世界众生如何种种都造恶,从人天乘一直到圆教的华严,无所不包。广大,所救度的众生,许多大菩萨不听闻此法都退了。所以十分广大、圆满。

这个经其他就不再需要,所以这一部经就够了。有的经给你很大的启发,但是在整个修持上你不见得用得上。《金刚经》和《阿弥陀经》都是家喻户晓,但是很多人就是知道《金刚经》,你能够理解,也可以随文作观,也可以随著文字般若来练习著观照般若,有的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众生就是办不到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像「如梦幻泡影」,这个你把它看淡一点,这个众生可以做得到。这个无住生心,那要到登地菩萨他才做得到,登地的菩萨。登地以前这三贤位,只能在无住的时候就是无住,不能生心;在生心的时候,只能生心,就不能无住。而无住还生心,生心还无住,登地的菩萨才做得到。所以知道了这个经,知道这个殊胜,但是对於众生来说,他这里头得到法益,就不是能够跟生活打成一片。一切一切随时随地都能用得上,只能用得上其中很浅的一部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看到这个如梦如幻,当然这个对於很多人就够了。这一关他就没有破,他对一切有为法津津有味。但是你把这个破了,不怎么样,你就是看了如梦幻泡影,你顶多就是不作恶,作点善,还是不出这六道。你怎么才能出六道?一般都是要竖出,要断见思惑,那很难,这个方便不够。所以又要有方便,又要有理论,又要有实际,又种种的圆满,那就是《无量寿经》是圆满。

这么圆满的一部大法,它又是很简单。《无量寿经》并不很长,一本就完。而且你念之后念六个字,再简单没有了,小孩都能念。所以很多小孩就念,照著念南无阿弥陀佛。而且直截了当,你念的是什么?就是你自心,你念佛你就「此身已在含元殿」,直截了当;你就是本尊,禅宗、密宗都在里头,所以是广大、直捷;这个始觉是合本觉的,所以直捷;珠子放光还照珠子本身,多么直捷。手电灯就照到外头去了,向外面寻找,自己是什么反而没找著,外头很亮,远处很亮,这就不一样了。方便,度生来说都可以,最容易。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最便利的方法,称为方便。这是简单的解释。究竟,方便的东西往往就是,有的人说「方便出下流」,但这个它是究竟,又方便,又究竟,彻底,不是出下流,不但不是出下流,而且是究竟,是最彻底的成就。所以对於这部经这些赞叹之词,就是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稀有,难逢法宝。这些话都是如实说的,不是感情的关系。夏老师:我会集了这个经,我就用一些美丽的词句来赞叹一番,那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就是要用理智代替感情,一切都不是感情出发。

稀有难逢法宝是谁?就是《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在这个地方,我们就是顶礼这个经。这个经题也就非常殊胜,是两部现成的经题凑在一块,「大乘无量寿庄严」这是一部经,这是宋译,最后翻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是汉朝翻译的名称。所以把宋译的名称搁在汉译的名称的前头,自然而然成了这么一个名称。成了这个名称之后,就说这是大乘的法,人法喻都有了,这个法是都广泛救度的,不是小乘。无量寿这就是我们的本体,是彼土的佛,这是人,庄严清净是法,大乘是喻,平等觉又是佛。这个意义,这个经题要讲起来可以很深,而且很自然。所以这部经是我们三十二拜顶礼的对象,经是可以供的、可以礼拜的。在日本我到处都看见《南无妙法莲华经》,好多日本人就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念经题都是有功德。这个地方拜这个经,刚才拜了佛,拜十方佛,这个地方拜这个经。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大德居士

大德居士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大德居士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大德居士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大德居士。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