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鬼是否真实存在?


很多人以为,人死后都会变成鬼。佛教告诉我们“六道轮回”,根据众生业力会在寿尽时去往该去的地方,所以并不全是前往饿鬼道。我们虽然看不见饿鬼道的众生,但可以看看人间,像非洲有些国家,缺乏食物和水,人类的脖子、手脚很细,肚子很大,眼睛鼓出来,这是活生生的人间饿鬼道,有些人连同伴的尸体都要吃,身心每天都处于的巨大痛苦中。

经文中说:“如彼贫乏匮绝无喜地,饮食受用名号且不闻,经年累月饥渴饿鬼身,枯槁烟腾萎顿三种类,由何业因缘生乃悭吝。”众生因为悭贪吝啬而堕入饿鬼道。贪吝可表现为不愿分享或布施,甚至自己舍不得用,如世人形容的“铁公鸡”,害怕物资耗损而心怀各种负面情绪,对己宽厚,对人吝啬,或虽行布施,但内心不舍……据《业报差别经》记载,身、口、意行轻恶业,多贪、恶贪、嫉妒、邪见、临终贪着、因饥渴而亡,皆有因缘堕入饿鬼道。

饿鬼道的众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隐住饿鬼,其中又分为:外障饿鬼、内障饿鬼和特障饿鬼;另一种是空中行饿鬼。

外障饿鬼受外障之苦,长年居住在荒漠、石滩、荆棘、丛林等贫匮苦难之处,没有水和食物,长时间忍受饥饿与干渴之苦。内障饿鬼的口像针眼一样小,脖子如一根马尾毛般细,腹部却如盆地大小。即使遇到水,也极难入咽喉,难以满足大腹,就算喝进少许水,也会变成燃烧的铁浆。特障苦的饿鬼,有许多可怕的形状和种类,体积非常庞大,身体内被许多群居性的小饿鬼寄居,还会不断被它们啃食五脏肺腑,经常处在痛苦中。

空中行饿鬼包括妖精、死魔、鬼王、厉鬼、鬼女、独角鬼等等,他们经常处在恐惧、迷乱和害怕中,也会感受一般饿鬼之苦,在夏天,看到月亮时会觉得炽热;冬天看到太阳时会觉得寒冷。中国人所祭拜的好兄弟、土地公、山神、地神、地基主及供奉的世间护法山神,大都属于空中行饿鬼。当你对他有所付出时,有的会满你的愿,一旦你不顺他的意,他就会伤害你,因为他们也还在轮回中,所以对鬼要敬而远之。

还有以恶念害人之饿鬼,多病死、战死或自杀等横死,每隔七天,都要感受当时死亡之剧烈痛苦,为了把痛苦移转给别人,会到处害人,甚至令昔日的亲友们生病、发疯或受不明的折磨,备受煎熬。

还有的生前报国尽忠,为敌所杀,或妇女因保护贞洁上吊而变成厉鬼,业果善恶相掺。关公肝胆忠诚,驱敌卫国,在佛教里被尊称为伽蓝护法,但是却因杀害敌方众多生命,功过各占一半;又如妈祖是属横死,但她的作为让很多后人景仰,被看作观音的化身。因为他们的精神,被当作是行善的楷模和依赖的对象,所以亦有称他们为菩萨。

回到人世间,知道了饿鬼道之苦,就应当多行善业,竭尽所能上供下施,避免堕入饿鬼道。我们以前经常参加“饥饿30”活动,让自己饿三十个小时,只喝水,并募集善款给全世界的饥民们。大家可能见过一张1994普利策新闻奖照片,叫做《等着吃小女孩的秃鹫》。照片记录了一个苏丹女童挣扎在前往救济站的路上,她眼睛鼓出来,脖子细细的,头稍微能抬起来,跪倒在地,而秃鹫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女孩的形态就如饿鬼道的众生一样,非常可怜。

其实,这种饥饿的痛苦,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贪婪掠夺,未来的我们也许就将面对。比如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人们都在遭受饥饿之苦。目前人类大肆残杀其它生灵的现实非常残酷,少量佛教徒坚持去放生,但是很难抵得过杀戮对自然带来的伤害。与此同时,因为不懂得尊重生命,人类正遭遇越来越多顽疾的侵害。有一些病,以前根本就不存在,现在却越来越多。目前查不出病因的很多都是业障病,浑身难受就是找不到病因,甚至说是精神有问题,只能默默受苦。

因果历历不爽,善与恶,福报罪业,是并存的。我们了解到饿鬼道众生的痛苦以后,要慈悲他们,愿他们早日获得解脱。同时,要时时策励自己,思维无始以来,我们也曾多贪吝,造恶业,若因缘和合结出恶果,就会堕入饿鬼道受苦。故佛弟子应精进修行,祈请上师三宝加持自己远离自私自利,发愿不再造作贪吝的恶业,多多以清净的虔诚心上供下施,努力忏悔罪业,累积资粮。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