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师疑法的根源及对治方法
学禅已然取得阶段性的进步,各种良性改善已然呈现之时,却开始好疑老师教的方法和自已修学的成果。这显然有东郭先生与狼的意思,会切断自已进步的因缘,对禅的修学造成破坏。
这个问题源于几个方面:第一,修行意志不坚定,实践一种方法要领没掌握,修习起来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结果烦恼不能彻底断除,就产生“疑”,埋怨方法不好,老师教得不行。有些朋友发现自已修学许久却不太得力,他首先考虑的,不是老师讲的东西,他是否能够做得到位、有没有做到位,他不怀疑这个,他就怀疑师父讲的方法不对,方法不行。他不会问问:为什么别人做了有用,而我做了没有用,错在什么地方?自己是如何做的,是否完完全全按照导师讲的去做,中间有什么漏洞没有?
第二,既修学禅学,又好其它法门,各种方法参杂学习,理论上又不能融会贯通,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结果内心常起冲突,开始怀疑自已修得对不对,由于不能专一而诚精力分散,功夫稀松对治习气不得力。比如密宗主张只有“信师千分之千”的信心,师父才有可能把修行所有的功德传给你,你不可以有任何疑惑。而禅宗叫你起疑团,称“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如果杂修,必然有理论上不可调和的冲突。
学习任何一个修正想念行为的方法,而不起正信(先了解,再试行,确定可行后而全心相信),在行履上面就达不到相应的水准,自己把自己的上进的力量,成果产生的基本条件抹掉、堵塞了,那么烦恼的修正成功率将大大降低,甚至不可能,这就是疑的破坏力。
第三,有些学习安祥禅的朋友,在现量比较高时,明明已经证得了经典中所言及到的修行境界,却又“莫名其妙”起疑惑,疑自己修得对还是不对,这种怀疑是毫无理由的,就是怀疑。
如何应对以上三点“疑心”?就是要与自已进行一次“实事求是”的辨论。
比如常见的第一种疑念:为什么导师的方法自己做,却解决不了问题,别人用了这些方法却能解决问题?你就要用事实跟自己来做一次辩论。你看看别人都做得有用,自己做得没有用,是否在实践过程中细节没有做到位,所以才没效果;是否是自己漏洞(日常生活中常生气,贪欲多,傲慢、自满、虚伪、嫉妒、担忧……)太多,边修边漏,用师父方法时,习气积重难返,欲振乏力而束手无策?如果确实有以上行履方面的问题,把自己的问题研究清楚了,就要改正做错误的、做得不好的地方,坚持正确的方向,把方法调正,让修行更严谨,就会突破困境。
对于第二种的情况,一定要坚持“一门深入”的原则。师父说,虚伪的因,必得幻灭的果。如果自己不具备承担禅的根器,可以学习其他法门。欲望无止境,杂毒入心很难根治。各法门理论上的冲突可以找修行好的师兄询问一下,找到它们融通之处,反能加深自已对现在修学的方法的优势的认识。学习一个修行方法,如何才能得到其精髓?必须是一门深入。如不能全心全意地去行履,不能专一、专注地研究去探索,把真感情投入真理智进去,用你的意志力坚持下去,那就不必期望上在这个学科上取得成功。
第三种情况,莫名其妙怀疑时,过去我也碰到过这种情况。我是用论证的方式来去检验的。首先我的修学方法是否如师所教,如经所示,没有偏差?我的学习成果,烦恼是否确有消退,体证到的实际理地是否如师如经所示,得到印证?是否不存在不良反应?如果以上三点皆是肯定,那我就不应当怀疑现在所修学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果,反而应当好好为这种切断修学之缘的多疑之心而忏悔。可写下这个疑心之过,在佛像或导师像前读颂承认错误,那么这个疑念很快就消失了。下次再起疑时,再用同样的方法论证,再忏悔即可。
值得注意的规律是:贪嗔痴慢疑的毒很阴的,而且会反反复复地来回考验你,逐渐地迷惑你、它会慢慢让你摆脱正法,让你沉沦下去。
所以既然要修行,就要对自己的“疑念”的研究要透彻一点,对治的方法要落实严谨到位一点,不然的话,越是修行到精深的时候,不合理的“疑心”的干扰度就越高,一定要进行“自己对自己进行实事求是的辩论”,拿事实给自己证明看,若“疑念”确实没道理,你就应该对这个疑念进行彻底的忏悔和修理,让它永无出头之日,这样你才会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