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脾气不好,总容易生气,怎么办?如何降服瞋恨心呢?


佛经里面有一个很小的寓言,说是有一只流浪的狗,流浪了很长的路途也得不到什么食物,很疲劳了,刚好看见有个小房子它就钻进去了,那个小房子四面都是玻璃,所以它进去了,一看周围都是狗围着它,它就起一个瞋恨心,做出一副很愤怒的样子,想把那些狗都吓跑掉。再一看,周围的狗都很愤怒对着它,所以它就很害怕了,赶快想逃跑,因为慌慌张张,所以进来的那个小洞(它因为惊慌的缘故)也看不到了,一直绕着那个小房子转转转转,然后累死倒在地上了。

同样的,我们人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因为心迷的缘故,我们总会要保护自己,想着要防卫,但是其实你起一个想防卫自己的心,你就在你和事物的真相之间筑起了一道围墙,你就看不到事物的真实相了。

我们再用一个比方。大家都看过电影,电影屏幕上面显了种种恐怖的境界,那我们不想看到这个屏幕上恐怖的现象,拼命想把屏幕上的种种不如意的现象消掉,你怎么去遮挡它,怎么去隔断它都没有用,是不是?真正的方法是什么?真正的方法是你把那个电影放映机关掉,这个屏幕就没有那些恐怖的现象了。

同样的,我们不需要消除外在的种种不如意的境界,而是要消除产生这些种种不如意境界的根源。是什么?心啊,我们这个心就是那个电影放映机,你要不想看到屏幕上的不如意的现象,你就关掉你那个凡夫的妄心就对了,妄心一灭,当然一切恐怖现象都没有了,息心才是真正的息灾。

凡夫众生向外攀缘的心、起伏的心、追寻的心息灭了,外在的不如意就消除了,像《诗经》上所说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人生追寻什么呢?你向外追寻什么呢?要像释迦佛一样不用过分地关注外在的世界,而真正要关注的是内在的心,随时随地觉照我们内在的这一颗心,这个才是关键。

像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上就有一首很精辟的教诲:“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如果我们不能够认识到一切万法的根源、万法的奥秘都是这颗心,那无论你怎么样求乐避苦都是在六道里面轮转。你希望逃避痛苦,你努力做善事,当然恶因感恶果,善因感善果,但是就是享受人天之乐,你还是在轮回之中,所以是“无义终漂泊”。因此关键其实是要能够清净这颗心,要成就清净心,这个是我们所说的清净观。

我们总是容易从自己的习气、从自己的知识、从自己的学识范围去看待外在的世界,用自己的观点去看待外在的世界,而且执著于认为自己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这个才是我们烦恼的根源。

好像一个人如果是做牙医的,人家一开口笑,他就先看人的牙齿,哪颗牙齿是虫牙,有个洞;如果是卖衣服的他就分别这个衣服什么牌子,能够卖多少钱,这个就是习气。我们其实总是做习气的奴隶,做情绪的奴隶,而不能够做情绪的主人,所以要消除我们的习气,我们也说一个禅的公案,这样大家会更容易明白。

我们要活在当下,成就清净心!

大家都知道中国禅林有两位大德很有贡献——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从此以后中国的禅寺蓬勃发展,从此以后才有独立的禅寺,其实之前很多禅和子都还住在律宗的寺院里面,从这两位完善了禅门的清规,开创了很多禅宗道场以后,中国的禅法大行于天下。

那么马祖道一禅师怎样来启发百丈怀海禅师开悟呢?要知道,禅的教育就是生活的艺术,禅的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不是叫你天天去背很多经论,佛的精髓、佛的心就在生活之中开启,这样来让我们当下明心见性

有一次吃过晚饭,马祖道一禅师就带着弟子百丈怀海(百丈怀海是做侍者)出去经行散步,在围绕寺院这个山路上面去散步,然后看到野鸭子飞过来了,马祖就问百丈怀海说:“那是什么?

百丈怀海就说:“野鸭子。”

马祖再问:“哪里去了?”

百丈怀海说:“飞过去了。”

马祖突然就用手扭着百丈的鼻子,拼命地拉,拼命地拧,当然很痛了。很痛的时候马祖道一就启发他,说:“又说飞过去了。”

这么一说以后,百丈怀海禅师恍然大悟,他悟什么?他前面是凡夫心,说野鸭子飞过去了,其实是我们的心对外境起执著,境界在变化,我们的心也跟着变化了,鸭子飞过去了,我们的心也就攀缘,跟着攀过去了,这就是妄心了,只要你用过去心都是妄心。

所以祖师的教法很凌厉,马上拉他的鼻子,怎么样?让他产生痛彻心髓的一个痛,痛以后怎么样?痛是当下的,强行把弟子的心由过去心拉到现在的心,现在当下的痛受,那就把过去心切断了,把过去的妄心切断了,这样他就已经有一点悟了。

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又说飞过去了”,就是说你现在当下的这个能够有强烈痛受的心,当下的这个心才是真心的妙用,你那个说飞过去了,来和去等等这个都是妄心,都是分别念,所以当下就豁然大悟。你看只要根机成熟了,祖师大德教化众生,开悟是当下的事情,马上就成就了。

所以百丈怀海回到侍者寮嚎啕大哭。另一个侍者就很奇怪,就说:“你哭什么?你父母亲死了吗?”

百丈怀海:“没有呀。”

侍者:“那谁欺负你了吗?”

百丈怀海:“没有呀。”

侍者:“那你哭什么?”

百丈怀海说:“师父扭我的鼻子扭得很痛呀。”

侍者就跑去跟马祖道一说:“师父呀,百丈怀海在寮房里嚎啕大哭呀。”他就把这个经过说了,马祖道一就一笑说:“哦,这样呀,那好,那说明百丈怀海明白了。”

侍者就回来把这个话传给百丈怀海禅师,百丈听了以后马上又哈哈大笑。这个侍者更加莫名其妙,说:“怎么回事呀?你刚刚还嚎啕大哭,马上又哈哈大笑,怎么喜怒无常啊?”

百丈怀海就说:“适才哭,现在笑哇。”

所以说其实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他是打破一切局限性,不被一切的外在所局限,他不是说一定要现一个什么相,他是完全地、充分地让自己的生命灿烂地盛开,好像花一样。花怎么能够盛开?花是在生命力达到最饱满、最丰富、最鼎盛的时候才会开放,才会绽放。我们的心也是如此,我们的心能量最饱和的时候才会开花,开什么花呢?内心的般若智慧花开呀。

平时凡夫众生因为分别和执著,所以能量总是停滞、总是分散、总是耗散、总是流失,因为你的心向外攀缘,能量跟着就耗散了,能量总是难以达到一个饱满的状态,灿烂的、盛开的状态,而禅师是纵情享受当下的每一刹那,任何时候一切时一切处完全地与整个法界融为一体,纵情地哭、纵情地笑,而没有一丝一毫的执著心,所以他的能量任何时候都不会耗散,因此任何时候都是活在当下的,任何时候都是智慧圆明的,这样的一种状态是成就清净心的状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关于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其他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