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变得沉默,变得不爱社交?
为什么很多人变得沉默,变得不爱社交?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在饭桌上,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你却疲于开口;在路上,你遇见熟人,宁愿绕道也不想被认出。如果回答是有过,那你并不孤单。在这个强调人脉关系和社交技巧的时代,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沉默」,变得不爱社交。
关于这个现象,知乎上有非常深入的讨论,这里选取其中一些知友的回答,供大家参考。想要查看该问题下的更多回答,回复「沉默」即可收到相关推送。如果你有自己的见解或经验,欢迎来到知乎参与讨论。
1,知友李松蔚:
理解人脉与交际的重要性以及知道如何「正确」地交际,但却都无法在生活中施行。——其实,这是一种现象:明知其重要,有好处,而偏偏不为。这种现象,乍一看难以理解,仔细一想却几乎可以说是人之常情。就好像,我一直想买个iPhone5,但是我一直没有买。
不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没钱,二是虽然有钱,却不愿意花。总之,如果是免费的话我就要。
可天下哪里有免费的午餐。东西好不好?是很好。可是没办法,好东西的成本就高。
人际交往也一样要付出代价。这最大的一份代价叫做:被别人评价。
这种评价,是方方面面的,渗透在交往中每一个细节和瞬间。对方的眼神,嘴边若有若无的笑意,不耐烦的表情,满不在乎的神态,欲言又止的语气。你可能会被鄙视,被嘲笑,被排挤,被羞辱。如果你远离社交,你就是你,在自己的世界里爱怎样便怎样。但是一旦你靠近他人,你就有可能变成呆子,屌丝,懦夫,SB,软脚蟹,可怜虫,烦人精,不通人情,没本事,不靠谱……
现在,你还愿意承担所有这一切风险,去换回所谓「人脉与交际」的好处么?
也许你会觉得我说得夸张,人际交往哪里会有那么险恶,那么负面?
你要知道,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是会产生这样的担心,何况我也没说他们真会被这么看待,只是说,心里没法释然而已。哪怕就一丁点可能性,已经足够给人带来压力。尤其是,如果他们心里已经藏着不自信的种子,让别人拿目光一浇,就会迅速生根发芽。
而且还有很多机制,可以成倍地放大这些人眼中社交场合的压力。这里就不展开来讲了。
所以不要光看到人脉的重要,它带来利益,同时也带来压力。我知道有的人是真心喜欢人际交往,也有的人只是不得不假装喜欢。很多人奋斗的终极目标,就是可以闭门清修,颐养天年。
总而言之,退缩也是一种权衡利弊后的选择,有时候也不能算是一种坏选择。
被负面评价,被拒绝,被别人在心里当成SB,是所有人都不喜欢的。
当然,因为很多人不能意识到后面这个过程,所以就会产生题主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明明觉得很重要,就是不去做呢?现在答案清楚了,关键在于是否愿意承担那些代价。
目前,已经有很多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式,足以帮助一个人改善社交状况,但无一例外,首先都需要练习更能够承受他人(可能是负面)的目光。对此下定决心的人,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者其它的社交训练课程。
2,知友清笳:
当一个人自己的精神内核越丰富,他就会越来越远离当前社会的标准化人格,生出一些明显的个人特质来。
这时候,他再遇到一个和自己有深刻的共同话题、强烈的共同兴趣的、近似的人格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
当社会中的人的人格越来越丰富,而人的流动性没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我们遇到一个和我们类似、使我们兴奋的人的机会是在降低的。
然后大部分的社交行为都会出现一种类似「你说你的,但我不感兴趣」「你说你的,但我不同意」的情况,然后由于礼貌和和平共处的需求,我们很少会把无趣感和反对意见明确地提出来。这种社交纯粹是无效社交,只消耗时间却没有产生乐趣和增进感情——不仅无效,而且令人生厌。
当无效社交在社交尝试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我们就倾向于更少地尝试社交。
我们在社交上付出的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越来越没有回报。
而精神内核的丰富,会让我们更多体会到自己一个人玩的乐趣。
阅读、写作、种植、写代码的预期乐趣比预期中的社交乐趣要高,于是我们就一个人阅读、写作、种植、写代码。
其实在某些饭桌上,我都在自己的脑袋里开一台戏,我忙着写剧本,所以不说话。
——你们说的东西很无聊,你们造吗?
大家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多独处,越来越不爱带上面具装模作样,其实是一件好事,说明大家越来越尊重个人时间的价值。
3,知友罗林: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是,想到王小波的杂文《沉默的大多数》。
文中提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所以暗下决心保持沉默。王小波经历了喧嚣暴烈的文革,感受了贫乏虚伪的宣传。文革时期,派系斗争激烈,两派争论不休,甚至大打出手。而王小波他们「双唇紧闭,一声不吭」,「显出坚忍的态度,继续向前行进」。他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对他来说,沉默是针对公开秘密的态度,是避免滥用话语权力的善意,是表达自己独立尊严的方式。
过于荒诞和混乱的外在世界,造就了回避交往坚守自我的人格。这类人格的个体,会有与外界隔绝的感受,和人没联系没兴趣的感觉,一种世界不真实的荒诞感。他们似乎觉得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但这并不等于他们的内心都是虚无,而是把更多情感投入内部而非外界。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异常鲜明丰富的,只是伴随着对外界环境的厌恶和警觉,这让他们外表表现出中立和冷漠。
这种人格并非一无是处。他们注重内心生活,回避外部世界。他们很看重思维过程,倾向于科学和智力方面的追求。为了防御社会隔离造成的焦虑,他们有时会采用创造力的防御机制。事实上,很多艺术家、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可以归为此类人格。他们有时对社会有愤世嫉俗的态度,更愿意内在思维中发掘自身的创造力。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天真无邪的孩子,只是不愿看到世界的丑陋把自己深深藏起来。这也是他们自由自主的生活方式。
多变的社会环境,过强的外界刺激,可能会催发此类人格的产生。这个角度看,或许可以看成一种「时代病」。这种「时代病」的核心是认同,如何容纳别人的经验,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接纳和亲密,但这个复杂的世界变得太快,他们更害怕亲密和接触的潜在威胁。
4,知友于嫒:
在恐惧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完美主义。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际互动带给你的都是羞辱、挫败、无能而产生的恐惧,即便你是一个社会交往能力较差的人,你仍然能有限的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这其实隐藏的是,你想成为的是一个人际交往「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社交达人。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各方各面都有强烈的成就需求,他们把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即是说,表现的好坏直接成为你是否有能力、是否有价值的一个唯一衡量标准。这跟拖延症非常像,当你的某些能力确实不够好的时候,以这种衡量标准的人就会产生回避行为。
所以,你需要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自我价值并不等同于你的表现或者能力,心理学经常用「避免失败」或者「追求成功」来界定人的行为动机,但是我个人更倾向于把「追求成功」换成「追求进步」,成功是一种结果导向性,它是与他人参照而来;进步是一种成长导向性,与自己参照而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大小的,要认识并承认自己的局限性,那些励志、鼓吹成功的「大师」,真是害死人,哪来那么多成功?
如果真要说成功,只和自己比,哪怕进步一小点点,也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