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菩萨比丘修行很是谦虚恭敬,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每逢见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为如何,都会去恭敬礼拜。其中,有些行为不洁、瞋恨心重的人,不但对此不屑一顾,而且还对他恶口呵斥辱骂。即使有人用瓦石投他,这位比丘也不生瞋恚,多年如此修行,所以大众都叫他“常不轻”。意思就是用谦卑低头的态度去面对修行,不敢去轻慢任何一个人——这是大乘菩萨的境界

近代,印光大师也教育后来的学人:“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大师的意思也是在教育我们,为人处世应该用谦卑低头的态度去面对,把自己压低在任何人之下,这样才是真正地修行。

佛教是一个崇尚“慈悲”理念的宗教,很多的佛教徒都对“慈悲”有很好的修行。然而,谦卑却比慈悲更难修。

说到“谦卑低头”,一般来说,虽然很多人都明白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道理,但是言行意识无形之中总有“傲慢”的蛛丝马迹出现。从人性的特点来看,很多人可以轻视别人,但绝不能够容忍自己被别人轻视。在人生的旅程上,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和志气,或者是怒发冲冠,或是豪言壮语,不向人低头的志气屡见不鲜。然而,要做到能够经常向别人“谦卑低头”,用低姿态与人交往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实,真正的赢家并不是用强硬来获取的,而是用柔。要想进入一扇门,就须低头比门框矮;要想登上山的顶峰,就得弯腰做好攀登的准备。做事情如果能够有谦卑低头的态度,事情做得才会更顺畅。

人生路上,可能很多人都会遭遇到各种的坎坷甚至是不幸,总是感觉快乐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快乐和烦恼的理解。其实,自己认为的坎坷,或许在别人的眼中,那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快乐,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自己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自己,而是人的内心总是撇不下它。人不能老是昂着自己的头,要学会忍让,学会宽容,受得了委屈。

掩卷长思,深刻认识到:学会“谦卑低头”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一种涵养,更是一种成熟。只有具备广大的视野,开阔的心胸,才能发现自己的渺小。只有谦卑低头的人才能够以更宽容的心来欣赏别人的成功,接纳自己的失败。如何校正人生的错误观念,如何跨越事业的行为障碍,如何完善自己的高尚人格,这是任何人都要面对的现实。只有学会“谦卑低头”,才能够使命运面临厄运时泰然自若,面对毁誉时不卑不亢,以柔和的心志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走过人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关于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其他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