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沙弥证罗汉果 入宫弘法感化王后


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选自《经律异相》,讲述阿育王治世时,有一位小沙弥名叫妙颜,年方八岁,却已得道,证罗汉果。妙颜沙弥在僧团安排下进入皇宫,要为众人开示佛法。阿育王夫人及宫女看到妙颜沙弥长相俊美可爱,问讯之后,王后想要拥抱妙颜沙弥,却被妙颜沙弥制止,妙颜沙弥又说出一席话,感化阿育王及宫中大众。

妙颜沙弥拒绝拥抱,王宫上下凛然受教

很久以前,当时印度由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有一次印度境内爆发传染病,阿育王担心疫情会扩大,下令阻断皇宫对外交通,并派使者前往寺院,祈请圣僧慈悲祝祷疾病早日消除、天下太平。当时僧团派出已证得罗汉果位的八岁妙颜沙弥前往皇宫,为阿育王、夫人、大臣、宫女开示佛法。

妙颜沙弥施展神足通飞到皇宫中,阿育王夫人及宫女见到妙颜沙弥,虽然年幼,但却极为俊美,都很欢喜。双方礼拜问讯之后,阿育王夫人越看越喜欢,心生怜惜,不由伸手想要拥抱妙颜沙弥,妙颜沙弥当即制止。

阿育王夫人问:“法师你年纪这么小,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想抱一抱你,表示关爱疼惜,又有什么过失?”

妙颜沙弥正色回答:“情爱贪着非常微细,如同栗子般大小的火苗,却能燃烧万里原野,指头般细小的水流,却能穿透坚固石头,都是由少变多、由小变大。所以有智之士懂得远离讥嫌、躲避怀疑,防患未然。”

妙颜沙弥这一番话,义正词严,直指人心,声量弘大,传到正殿。阿育王问身旁大臣这是谁在讲话,才知妙颜沙弥已经抵达宫中。于是,阿育王也前往妙颜沙弥所在,待礼拜问讯后,询问两人为何争执,妙颜沙弥就将事情原委解说一遍。

阿育王也觉得不可思议,不解地问:“尊者,夫人此举究竟有何不妥,为何尊者竟要严词拒绝?”

妙颜沙弥答道:“佛陀制定戒律,目的是为让弟子不违犯规范,在弊病未发生之时,就要谨小慎微,防患未然。世间规矩也是如此:女孩子七岁后不可在父亲书桌上嬉戏,男孩子八岁后不能坐在母亲床上;在果树下不能举手整理头冠,在瓜田中不能弯腰捆绑鞋带,这些都是为了远离讥嫌,防止弊病的产生与扩大。”

妙颜沙弥接着又说:“我已证漏尽通,再无任何俗世烦恼,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又如琉璃晶莹剔透。虽然夫人疼爱怜惜我的情感,如同母亲对儿子的那种爱护;但凡夫未能灭除贪嗔痴三毒,如果他们做出这等举措,又会有什么样后果?所以,这种行径,绝不可行。”

阿育王和夫人听妙颜开示后,相当惊讶,没有想到妙颜沙弥年仅八岁,心念竟是如此微细,如此谨小慎微。

随后,妙颜沙弥慈悲地为宫中大众开演微妙胜法,国王、夫人、宫女及大臣等五百余人,听妙颜沙弥开示后,都对佛法生大信心,信守教诲,欢喜奉行。

有识之士看到这篇故事,不由感喟:情欲染污极为微细,为舍离欲爱的根本烦恼,修行人须在起心动念处觉察烦恼、转化烦恼,才能转凡成圣。佛陀和姨母摩诃波闍波提虽情同母子,仍拒绝接受她供养的精致袈裟,就是以身作则,告诫弟子防微杜渐,在错误发生前,就能谨小慎微,防患未然。佛菩萨之心是细中之细,凡夫之心则是粗中之粗,唯有仰仗佛法智慧引导,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光明圆满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有的学佛师兄问:现在天灾人祸这么多,佛门很多高人,有神通的高人,怎么不出来救人帮助人?有神通的高僧不少,怎么不用神通救人?地震来前告诉一声也好的,山垮塌了,埋了..

僧人自称法号有:释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门某某、比丘某某。而某某法师、某某禅师、某某上人、某公上人、某某长老、上某下某这些称呼,则是他人对僧人的尊称。细说..

跑香也属于佛教禅修方式的一种,禅修包括行住坐卧,初学者一般都习惯于坐禅,喜欢静坐观心。但是坐的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血脉不通、腿脚麻木等不良状况,这时候我们就要起..

在我们本师佛的授记当中,这部经(《楞严经》)是最先灭的,我们人类历史再过一千八百年就会灭掉了。我们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是七十岁,到人的平均寿命五十二岁的时候,这部经就..

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请问师父,香正燃着一半,突然接个电话着急出门,是把香灭了,还是继续燃着?家里没人,有明火担心有安全隐患,如果灭了是不是对诸佛菩萨不恭敬,..

我国的僧尼们,于‘僧鞋’之外,还穿著长筒的‘僧袜’。所谓‘僧袜’,实际上也就是我国的古装布袜;于今并且有人把它叫做‘罗汉袜’了。‘罗汉袜’的颜色,在习惯上都是以..

一心三观,它第一个,回归到一念心性,这是第一个思想。就是找到生命的原始点,站在本来没有业力的角度,站在本来没有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站在你本来就具足极乐世界功德..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我于尔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径之事所作善恶。或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

关于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