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相逢 不亦悦乎?——传喜法师山大讲座《观澜知源:中庸之道的人生实践》之二


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教也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讲出来就不是“道”了。心思一起念,就不是“道”了,甚至儒学也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但是,你又不能起心动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就是“道”。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是什么?我们讲“天”,每个人对“天”的解读是不一样的。如果“天”是百分之百的话,我们对这个百分之百的“天”的领会,有可能是1%、2%,这1%、2%都不能代表百分之百的“天”。古人说盲人摸象,你不能说盲人没有摸到象,但是他摸到的是象的一部分。 我们探索:天命之谓性。我个人几十年对中华文明研究,得出这样一个感悟,中国的文字叫“文以载道”,在表述“道”的时候,开篇即是最高的。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最初一读不知所云。《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首先什么是“天命”?人多数考试会不及格,过不了这一关。后来发现,《道德经》该倒过来,从第八十一章学起,学到最后你就明白第一章是什么意思了,至少也从第二章学: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还能找个入处。

孔老夫子就特别慈悲,《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生跟着老师,跟着懂“道”的老师,天天学“道”,这是很快乐的事情。开头不讲“道”,而是说:学生跟着有“道”的人学习“道”,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从仓颉造字来分析,是两个“月”,从“道”学的角度来认识这两个“月”是不一样的。从中庸上来说,第一个“月”就是天命,是真理的本体,第二个“月”是对真理的学习,一个是客观一个是主观,但客观是百分之百的真理,是“道”;第二个“月”是对“道”的探索,是接近真理的人。所以这两个“月”在一起是追求道德的人,有追求道德的人自远方来见面,这是天底下最开心的事。佛教讲“道友第一亲”,“朋”这里特指修“道”的人,跟着有“道”的人,学习“道”的学问,道友相逢,是很快乐的事。

先展开一个生活化的场景、一个画面,《论语》很适合导演去拍电影。一群学生跟着一个有“道”的人,通达“天命”的人去学习,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反过来,孔夫子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授之,乃人生一大乐也。老师也要得到好学生,好学生也要跟着好老师,是这样一个人生画面。不是自己,闭门造车。有朋自远方来,有“道”的人天涯若比邻。

就像王羲之笔下的《兰亭序》,群贤毕至, 流水曲觞,吟诗歌赋,是天地间多壮美、多自在的一件事啊!所以,《论语》是以生活化的场景开始的。佛教的《金刚经》,也有同样的描述,释迦牟尼佛在吃饭的时候,着衣持钵,入于大城,次第乞食;描写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至饭时,手里捧着一个碗,入到聚落、城中,挨门挨户去乞讨。饭后,把钵洗净放好。

印度人都是光脚的,大家吃过饭了,把脚洗一洗,盘腿坐下来,不能没事干。因为佛教里说:食存五观,“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故受此食。”首先吃饭就很惭愧,这是别人的劳动成果,我凭什么吃? 这是佛教吃饭的正念。吃过了之后,还是问“道”,有须菩提出来,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请问佛陀。这依然是非常普通平凡的生活场面,充满了画面感,拍电影可以拍出镜头感,不是说释迦牟尼佛头上一个光环,多伟大!

因为面对的人物不一样。须菩提就祈问佛陀:您也托钵入城乞食,也吃饭洗碗也坐,您是佛,我们是弟子,我们也跟您一样,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佛呢?

请问佛跟凡人,老师跟徒弟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是老师觉悟得不一样,内心领悟得不一样,祂领悟的是“天命之谓性”,对天命的理解不一样,佛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国话叫无上正等正觉。换成现代统计学的概念,就是百分之百,佛陀已经百分之百地通达天命。我们呢?盲人摸象。我们现在的脑细胞有98.5%处在休眠状态,在工作的仅有0.75%,1%都不到。科学探索告诉我们,对宇宙真相只知其4%,96%的宇宙真相是未知的。佛,是对宇宙真相,百分之百知道的人,完全通达“天命之谓性”的,只有佛、圣贤、我们的老师。

“率性谓之道”,明白的人,不违背于“天命”,时时与天命合一,这就是他生命的轨迹,也是法轨,佛教里叫皈依佛,佛是圆满的人,法是真理是规则,我们的人生要按照祂去行持的。所以,“修道谓之教”。 作为一个领悟“道”的人,一个遵循着“道”的人,他就会帮助别人,也来了解“道”,叫“修道谓之教”,教化就产生了。就像有人问我:我们去极乐世界干吗呢?是不是没事就在那里乐?或者说,你现在学问很高,是否就天天陶醉在你的学问里?! 会去帮助别人,这就是人性里本有的优良品德。

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属于“修道谓之教”,我们有了教科书、文字,本来这个“道”是不可言说的,甚至中国禅宗里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道”是不可言说的,但仍勉强去说,就是因为不忍众生苦,不忍心众生不明白大“道”的状态,徒生徒死,毫无意义,甚至自己造作业,害己害人,祸乱社会。这就是圣人教化的心怀,是仁慈的心怀,佛教称之为慈悲。 有学者说,《中庸》一书核心两个字:仁与诚。“仁”是老师的状态,老师对社会如果没有承担,对众生如果没有仁慈,就不会把自己体悟的“道”告诉给你。弟子跟着孔老夫子,游山看风景,夫子说:吾无隐乎尔。有的就明白了,有的千古也不明白。

《论语》开篇就讨论学习,这是人生快乐的事,是弃暗投明,不明白“道”叫无明。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生最高的学问就是明白“道”,明白那个“明德”,安住在“明德”里,“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有两个:一是自己止于至善,一是令众生也止于至善。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关于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新闻资讯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新闻资讯。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