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尘清净证圆通 ——传喜法师圆通禅寺说圆通


远远望去,在桐庐圆通禅寺正门前的一堵砖墙上,砌有一个硕大的“圆”字。圆通二字,在佛门有特殊的涵义。传喜法师慈悲,他知道无量劫以来曾有多少众生至今都还迷失在圆通门外而生生死死,枉受轮回。5月28日下午,在出席圆通禅寺举办的观音文化节后,传喜法师为前来听闻佛法信众着重开示了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

郁郁苍苍的古树间,梵香缭绕,传喜法师先是领众讽诵了一遍《观音菩萨普门品》。但闻千年古刹上空,诵经之声不绝于耳。缘起于圆通禅寺,传喜法师继而重点宣讲圆通。圆通即耳根圆通。在《楞严经》第六卷开篇就讲到圆通:“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觉空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就像大家现在,一边听着我讲,一边听着经忏声,一边听着鸟儿的叫声。我们的耳朵什么都会收进来,不分前后左右,不分东西南北。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八方即圆通,很神圣。

在观音菩萨的道场,请问观音菩萨在哪里?在唐朝吗?在宋朝吗?观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什么是自在?自在不是无法无天,自在不是为所欲为。本来就在,才是自在;从古至今始终都在,方为自在。无论你是做凡夫,还是下地狱,祂都在,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在佛不增,在生不减。为什么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轮回?就是因为我们不懂得这个道理,不懂得这个生命真相,不懂得常住真心。所以,我们还在做凡夫。什么是凡夫?凡夫的心就会紧紧随着周遭的音声而生灭。一会儿是鸟叫声,一会儿是经忏声,一会儿是鼓声,一会儿是人声;忽而是那个人骂我了,说我坏话了;忽而是那个人赞美我了,说我好话了......我们平时是怎样做人的,就是被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转来转去,跟着尘埃走,背觉合尘,合着生灭的尘埃。

所有我们听到的,在佛教看来都是闻尘。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此刻,我不单单是说与来参加听经闻法的大家,也是说与四生六道,九幽十类,来参加水路法会的一切法界有情。如果听得明白,当下解脱,即登彼岸;如果听不明白,苦海无边,轮回无期。即便极乐世界当下现前,你都无法看到。

其实,我们每个人家里是不是都有一个圆通寺?如果你会修了,你的头顶就会时时刻刻顶着一尊弥陀佛,那叫位同大觉尊;如果你不会修,就是凡夫一个,迷心迷境,迷失在境界里,你的头顶仍旧时时刻刻顶着数不尽的烦恼。人生如白驹过隙,要懂得珍惜我们难得的人身。走在大街上,看到那些鸡鸭鹅狗,乃至放生的时候看到那些鸟儿鱼儿,心中都要有一念生起:要解脱,要解脱。否则,终有一日,与其无别。所以,修行很重要,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南无即回头,回光返照,阿弥陀佛就是圆通,无量光无量寿。你的耳根圆通,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修行修行,修行就是自己救自己。修行面前,人人平等,不分出家与在家。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佛法是很难听闻到的。尤其对于在家居士而言,要想明白自己是想继续轮回还是究竟解脱?譬如,你追求正法久住,才能遇到正法。因为,轮回有轮回的因,轮回的果;解脱有解脱的因,解脱的果。《法华经》讲:如是因如是果;以何法得何法。有解脱之因才能得到解脱之果,关键是我们自己找没找到解脱之因?听经闻法恰恰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脱之因,找到那个我们人人本具的佛性。我的师父,著名的高僧大德——悟公上人曾经说过:念佛之人就是在垃圾堆里找到如意宝的人。芸芸众生,有几个不是生活在垃圾堆里,哪里找得到如意宝?

在很多人眼中,圆通禅寺哪里是佛教圣地啊!不过是一个公园而已,庄严殊胜的佛像亦不过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罢了,没有什么其他意义?殊不知,众生在黑暗中辗转,在苦海里沉沦,诸佛菩萨慈悲来救他,可他却配合都不配合。既然我们信佛了,当真要好好修持,不辜负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耳根圆通法门,是往昔观世音菩萨在因地时最初的修持方法。耳根不是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就是圆通,圆通就是阿弥陀佛,圆通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每一次聆听传喜法师的开示,都有醍醐灌顶的喜悦。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新闻资讯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新闻资讯。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