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谕法师佛七讲话(1985年)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第一天 持念佛名 一心不乱
今天是我们佛七第一天,先告诉大家,为什么打佛七,怎么样打好这次佛七。
要是你不知道打佛七的目的、那末,在这次佛七中,是用不上功的。
打佛七讲开示,横说坚说的都不外乎“持念佛名,一心不乱”。因为这是大家须要正确认识的。
我们为什么要打佛七吗?要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只有佛号,没有其他一切烦恼;而不是要大家来求见神见鬼的。
佛在经上说,持念佛名,-心不乱,就得往生。当然,像礼拜啦,忏悔啦,五念法门啦,都是很重要的。可是重要之中最重要的,是持念佛名。例如,大家礼拜,拜佛的时候,要身礼佛,身业清净;口念佛,口业清净;心想佛,意业清净。而其中一点,还是不外乎念佛。如果不念佛,身空起空落,头如捣蒜,没有用。有人本末倒置,忽略念佛,不知一切经教中教导我们的,都是以念佛为主的。
有人说,《阿弥陀经》说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仅仅持念佛名,怎么能够往生
弥陀净土是以念佛往生为主要的。所以善导大师说,念佛名号谓是正业,其余都是助缘。提问题的人没仔细观看经文,只是断章取义来说。《阿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紧接着,经文对什么是善根福德因缘解释说:“善男子善女人,持念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不是说得很清楚,所谓多善根福德因缘就是持念佛名;持念佛名具有多善根福德因缘,所以若一日、二日、三日,乃到七日,一心不乱就得往生。此人不观经文,把经文断章取义,割裂开来说,是有违经义的。希望大家不要随从这种说法,要以持念佛名,一心不乱,为修行弥陀净土的主要法门。
还有人说:“持念佛名,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哪有什么功德?应该礼拜啦,忏悔啦,广行众善啦,那才对啊。”
这是不了解经义,不知道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大功德。怎么知道呢?比如说,有人不杀,戒杀,功德固然很大,可是戒杀的人,保不定也不偷啊,也不盗啊。有人不偷盗,功德也很大,但是不盗的人,保不住也不淫啊,也不起邪淫心啊。不邪淫的人,保不定也不撒谎啊。不撒谎的人,保不定也不恶口不骂人,不绮语,不两舌啊。有人不贪,说不定他就不嗔恨。他不嗔恨,保不定他不痴爱。虽然说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贪、不嗔、不痴,是一切善,可是究竟不能算为大善。如能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名号,至诚恳切心一发,念到一心不乱,一定不杀,一定不盗,一定不淫,一定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一定不贪、不嗔,不愚痴。
所以我们细寻经文,阿弥陀佛名号,持念一声,是大善根福德因缘。说名号功德有限的也是由于不细寻经义,不了解经义。佛说,佛号为万德洪名,怎么可以不相信,而以我慢心随自意胡说呢?释迦牟尼佛在所有的经上都赞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特殊优胜。称为大愿王,和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有大因缘,在无量恒河沙劫以前,阿弥陀佛就是从娑婆世界发心成佛,修净土的。所以希望大家持念佛名,要求一心不乱。若要一心不乱,心必须要有信、愿、行。
大家打佛七,既然知道以持念佛名,一心不乱为主,那末,怎样才能作到持念佛名一心不乱呢?
最主要的有一点,须要心安神宁。这样才能持念佛名一心不乱。所以不要去顾虑太辛苦,太劳累,以致心慌意乱,一点不心安,不神宁。假使心总是安定不下来,就得不到持念佛名一心不乱。必须一切放下,把自己的心定下来,宁静下来,持念名号,才能作到一心不乱。不要说是七天时间小小的辛苦,就算临命终时,百苦交煎,也要心安神宁,不失正念。假使能够做到这点,保证任何人都能往生。念佛的人不得往生的,多由于苦到临头的时候,心乱如麻,忘记佛号,不能起正忆念,这样,才堕落到六道轮回中去。
因此,希望大家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纵然舍命,我也不要乱心,我也不要失掉佛的名号。”这个最要紧。当然,其他条件还很多。七天佛七才开始,以后我会陆续地和大家讲的。
现在开始念佛。
第二天 以口引心 以声摄耳
昨天讲到持名念佛,念佛法门以持名念佛为主。念佛法门是二力法门。今天和大家讲的是偏重于自力法门。其实,念佛法门的自力、他力是分不开的。说他力就是自力,说自力也就是他力,不过是轻重罢了。
在他力方面,我们可以归结起来,是八个字----信受佛语,依教奉行。在自己用功,持名念佛方面,也可归结为八个字----以口引心,以声摄耳。用自己的口,导引自己的心;用自己的音声,摄住自己的耳根。因为自己的心,不能安定,不能清净,就用口的力量来导引它,音声来摄住它。这是持名念佛的要领。娑婆世界的众生,有两根最利。第一个是意根,第二个是耳根。意根摄住了,其余的眼耳鼻舌身也就都摄了。可是意根很不容易摄,大家在静坐的时候,总是想“意不散乱”的,可是往往办不到。要想用意“念”,在心里不出声的念,摄住那最不易摄的意根,那只有念佛功力深的人,才能把意根摄住,初学念佛的人,就很难做到了。
第二个是耳根。耳根要是一摄住的话,眼鼻舌身意也就都摄住了。念佛的时候,不管怎么念,高声念、低声念,怎么念都好,只要能摄住耳根,就对了。各人可自己去体会。这是持名念佛的要领。从古来老祖师的经验传留下来,有一个摄耳根的原则:一定要教声音把耳朵灌满,才能摄住耳根。要是声音灌不满耳朵的话,就摄不住。这个,大家也可以试一试。要想声音灌满耳朵,当然最好是高声念佛。有时间的话,不妨跑到山上或江海边没人的地方去,高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念,一定能把耳根摄住,耳根一摄,自然其他的根都摄了。假使念佛的人,只是哼哼叽叽地念佛,我保定他有八九还要乱打妄想,因为不摄耳根,难得受用。
由此可知,高声念佛对都摄六根确实是有效的。所以古德讲:“大声见大佛,小声见小佛。”佛哪有大小呢?就是小声得小益处,大声得大益处。初念佛的人,初学念佛法门,一定要做到这一点。那末,怎么能使声音高呢?念佛的时候,嘴巴不充分张开,声音从脖子里出来,就不高;同时,这样念佛,累得很,念久了,会感觉胸部闷气,有一股郁浊之气不能发挥,不能消散。发音高,嘴巴张得小,会把声带都累坏了。所以念佛的时候,要把嘴巴张大,教声音自然而然地出来,这样不必太用力,声音就会很高。这样念佛,容易摄耳根,耳根一摄,六根都摄了。这不全是经教上所说,而是大部份从古德的经验中引用来的,是切实可行的。
或者大家要问:“怎么知道自己摄住自己耳根了呢?”我告诉大家一个方法。你自己可以观察自己:要是摄住耳根,六根都摄了,那时你就心不碍境,境不碍心。换句话说,就是你的心不妨碍一切环境,一切环境不能妨碍你的心。这个时候才叫“心净佛土净”。举个实际例子:有人念佛,心中乱动。行香绕佛的时候,遇到前面的人走得慢一些,他会想,这个人总是妨碍我。于是讨厌心就起来了。这是以心碍境,以境碍心;或者,在念佛时,心里想,这个敲木鱼的,怎么打得这么快,念得一点不舒服,真讨厌。这是以心碍境,以境碍心;打坐的时候坐久了又会想,怎么还不打引磬?坐得腿也疼腰也酸了。真讨厌。
这是以心碍境,以境碍心;吃饭的时候,见到不称心的菜又会嘀咕:“你看,讨厌不讨厌?我最不喜欢吃这个菜,偏偏有这个菜,讨厌极了。这也是以心碍境,以境得心。若是有以上情况的,保证你不得念佛受益。你想,你的心东飞西散,东跑西奔,不能停留,怎能得一心不乱,往生极乐呢?各位可以观察得再微细一点,有没有想过去事情,想未来事情,想一切事情,如有,这是以心碍境,以境碍心;如果心里没有这些东西,那念佛就得力了,自然可以逐渐念到一心不乱了。
假使念佛念到心不碍境,境不碍心,不但当来可以往生西方,现前就可得到很多的受用,因为那时心里清清净净,没有烦恼,没有纷扰,就可以读书认真,作事认真,学业进步,事业进步。
最后,我想提请大家注意,要使心不碍境,境不碍心,应在日常处世中,光看自己的过错,莫见别人的是非。见自己的过错,可以修身进德;不见别人的是非,可以免除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这样,现前就可得很多人的敬爱,很多人的帮助,所以说,念佛的功用,在出世间方面,可以了生死,证涅槃,往生极乐。在世间法方面,以念佛心,心不碍境,境不碍心,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生得以受用不尽。
希望大家切实行持,以口引心,把心摄住;以声摄耳,把耳根摄住。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这样念来念去,一定可以得到受用。
现在我们大家就“心不碍境,境不碍心”。来念佛。
开始念佛。
第三天 长期念佛 同时多念
我利用了两天的时间,约略地和各位讲过怎样念佛,可能各位已能知道一些应该怎么去用功,怎么去念佛了。今天和各位讲,念佛须要长时间去修行,同时要多念。念佛的时候,一定要教佛号绵绵不断,将来要是种入第八识,它也会这样翻起,绵绵不断。
或者有人说,经上不是说十念就得往生吗?那又何必长时间念佛呢?何必要多念呢?
不错,《十六观经》讲十念就得往生。还有的经,讲三念、一念即得往生。但这不是告诉你可以废止长期念佛,而是告诉你念佛方便。方便到如此广度:尽形寿念佛得往生,七天念佛也得往生,十念、三念、一念,只要是至诚恳切心念佛,都得往生。不过,要知道,十念、三念、一念念佛,那要有大善根,要不然,到了时候就不能念佛。《十六观经》讲得很清楚,若有众生,具诸不善,十恶五逆都犯,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教他念佛,十念即得往生。你要是细看经文,就能知道临命终时,要遇到善知识才好。没有善根,不能遇到善知识,便没人教你念佛;或者,即使遇到了善知识,若自己不能念佛,还是不得往生。我们是不是有那么大的善根,临命终时一定能遇到善知识,自己在病危之际一定能念佛呢?那不一定。我们生在末法时期,业报深重,要是有善根福德因缘的话,就应该早度脱了,怎么会一遍一遍到末法时期呢?所以说,末法时期的众生都是善根微薄的。善根微薄的很难“十念即得往生”。
不要把你的生命作赌注,说我临终十念,就得往生。那是不是太危险了?奉劝大家,要平时念佛,积存资粮。要遵照善导和尚所指示,长时修,尽此一生不断念佛,想起来就念,想起来就念,叫精勤念佛。这样,存下资粮,才得往生。
这有几种因缘,广说无量善因缘。略说有三种:
第一种,以自己的力量,长时间念佛,熏入第八识;久久熏习,第八识就有了种子,但不是一次、二次可以成功。好比读书,看一遍背不下来,看两遍、三遍也是背不下来,不要怕,只管一遍一遍地看,看上几十遍,自然而然能背下来了。又如诵《心经》,一遍背不下来,两遍,十遍八遍,甚至几百遍,到后来一定能背下来。那是什么原因呢?无数次的背诵熏入第八识,第八识有执持力量,能执持不忘。同样道理,长时间念佛,也可以熏入第八识执持不忘。所以古德说,往生与否,看你,有没有信愿。有信心,有愿心,就得往生。往生的品位高下,看你念佛的功夫大小,功夫用得大,往生品位高;用的小,品位低;不用功,没有品位,不得往生。徒发虚愿,也不得往生,一定要有信愿行。
信愿行就是熏习。久久熏入八识后,种子成熟,就得往生。念佛功夫用得大的,当然,熏入八识的时间也久长了,于是品位也相应地高了。
第二种,就佛力方面说,西方极乐世界,大家都知道,有九品莲台。你绝对不能说,我念十声佛号,和你尽形寿念一辈子佛没有差别,同样也可以获得上品上生。这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你废弃长期念佛,而只临终十念的话,大不了得个下品生,是不可能得上品上生的。假使不能念佛的话,那便连往生都没有望了。说西方有九品莲华,这就告诉你念佛功夫大小有差别。念佛功夫最大的,上品上生;次一等的,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再次的,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乃至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所以要长期念佛,争取上品上生。
第三种因缘,命终以后也可往生。经上说得很清楚:“命终以后生佛前。”有人说:“命终时不现瑞相的不得往生。”那可不一定。念佛法门的殊胜,就在这个地方,临命终时纵然不现瑞相,命终以后,因为第八识有念佛的种子,也可往生西方。佛在世时,有一老人,大家都说他没有善根。佛收他作弟子,证四果阿罗汉。大家问佛,他没有善根,怎么也能证果位呢?佛说,他在迎叶佛时,为虎所逼念了一句“南无佛”,现在那个种子熟了,所以得证果位。这说明“念佛一生,功德无量。”种子是永不消灭的,我们凡夫肉眼看不见,绝对不能说,命终没现瑞相就不得往生。因此,一定要多念,绵绵密密多念,长期念,尽此一生,记起来就念。不怕佛号忘掉,只要想起来就念。要是这样用功久了,杂念一起,自然会想起念佛来,这是一种不思议法。
或者有人说,第八识是种子识,并不一定都是念佛的种子。命终以后,其他的种子要是生起来,那不是仍旧要堕落吗?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种子虽多,念佛的种子先熟。佛在四十八大愿中说。十念即得往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念往生的,八识田中有没有其他种子呢?为什么不随其他业报投入六道,而得往生呢?一则仗阿弥陀佛的愿力,二则念佛种子先熟。而其他业报的成熟,一定要籍时节因缘。好比种菜,菜种子种下去,要几个月以后才成熟出新的菜,不可能种下菜种子立即就生长可以食用。只有念佛的功德,靠佛力加被,十念、三念、一念,种下去即刻成熟,都得往生。因为这个种子一定先熟。往生种子熟了以后,一定往生。生到彼国以后,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不造诸恶业,不受苦报,而且还是寿命无量,一生补处。我们千万千万不能把自己的往生因缘当作儿戏;一定要长期念,多念。
怎么知道念佛能在第八识产生种子呢?大家也可自己去体会。念佛久了,除非你不至诚恳切,不用心念佛,会在睡梦之中,自然而然地记起念佛来,不知不觉地,好像佛号在心头生起。或者在你不睡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情形,清净下来以后,自然不知不觉,佛号在心里面生起。那是至诚恳切用功,得到的效果,证明佛号已种入第八识了。因为第八识有执持作用,由于执持的作用,会通知第六识,第六识就记起来了。或许在各位中已有这个经验了吧?若是现在没有经验不要紧,只要至诚恳切念佛,将来肯定能得到的。如能继续努力,培养善根,便很有希望往生了。
假使不知道用功,不去培养这个善根种子,那么,它在什么时候发芽,便不一定了,或许下一生,下数生,以后多少劫,都很难说;只有继续培养它,今生就可发芽。所以希望大家各自努力。
所以平常大家应该长期修,不间断地,绵绵密密念佛,等到第八识生起那种子来的时候,它自然也会绵绵密密念佛。希望大家用功,至诚恳切念佛。
现在开始念佛。
第四天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一心念佛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应该注意哪一些地方。念佛的人,最要紧的,是万缘放下。如果放不下,是没办法念佛的。可能这句话大家已经听得很熟了。
万缘放下,究竟是哪些缘呢?广说,因缘无量,略说,就是三科。三科就是五阴、十二人、十八界。再把它简单来说,有六种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因为放不下的,不外乎是色声香味触法六种。除此以外,没有放不下的。
为了要使大家放下色声香味触法,所以佛七才规定大家不可乱讲话,口要出声音念佛号;眼睛要垂帘,不可乱看;耳朵要听佛号,不听其他的声音;鼻舌身意都是这样。这些规定,不外乎要求大家一心不乱。作不到一心不乱,就是因为有六方面出漏洞了。这六种漏洞,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所以,初修学念佛法门的,要注意到关闭“六窗”。因为这“六窗”可漏掉念佛功德。不过,实在讲起来,关闭六窗。不看、不听、不闻、不乱讲话、不觉触、不想,这并不是最高妙的法门,这不过是为了要对治初学人的散乱心,不得已而用之。
那么,最高妙的办法是什么呢?念佛号,以口引心,以声摄耳。能作到这一点,一定眼不乱看,耳不乱听,鼻舌身意也是一样,任凭六尘环绕,但于你无妨。只要你专诚地把佛号念好,以口引心,以声摄耳,一定六尘不能干扰你。这不是空洞的理论,只要亲自试一试,就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若真正能作到这一点,那念佛心就不起不落,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到了那时,六尘围绕又何妨呢?这才是上上法门。
现在教你闭起眼来不看,那是对治你的散乱心,对治你的恶习气,因为你太喜欢看,太喜欢听……你的念佛功德,都从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跑掉了,没办法,才叫你关闭六窗的。如果你念佛心提起了,一心念佛,念佛心不起不落,又何妨六尘常围绕呢?念佛心不起不落,便是念佛心湛然不动,这样就是上体无量寿;六尘虽然围绕,可是不被所染,就变作无量光。这才是念佛法门所要求的。
希望大家深深体会这个味道,就这样去用功。念一句佛号,必须以口引心,以声摄耳。确实作到了,“六窗”自然关闭,不受六尘干扰了。能作到不受六尘干扰,自然烦扰不苦,业报不系,没有烦恼,没有业。这样,阎王老爷虽然厉害,也管不着你。你要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任君之愿,随意往生,这样才有用处啊!
古德讲过,“老僧三十年不杂用心”,就是从这地方去的,也是从这里下功夫的。大家要知道,不受六尘干扰,这就是“六根清净方为道”,这才是修学念佛法门,这才是学佛。
到那个时候,你就知道,“千经万论有何用?一句弥陀自在心。”那是真正得益处。你在平时,看遍了千经万论,那还是假的呢!你要是不用到这地方来,千经万论一点用处都没有。我和大家所说的,句句是实话,你自己试一试,自然能得受用。
或者有人说:“不受六尘干扰,我办不到啊!过去恶习气太深了。”现在告诉大家一个法门。平时眼要贪色,耳要贪声,鼻要贪香,舌要贪味,身要贪触,意要贪法,当起贪的时候,开始可先用一个“忍”字,忍住不贪。也就是说,下手工夫是用一个“忍”。忍久了,自然得“定”。什么原因呢?因为识有转依作用。要是没有这个作用,就不成为识。忍久了,那识自然而然地转依了。大家记住,开始用功是用“忍”,久而久之,自然得“定”。好比写字一样,开始处处不舒服,但只要摆正了姿势,用正确姿势去写,久了自然写好,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六尘无罪,罪在六根;六根也无罪,罪在你攀缘啊!忍过攀缘这一关,攀缘心一降伏,六根、六尘法尔如是,只不过就是这么一回事。
七天时间不太长,希望大家知道法门了以后,切实用功。这是为你自己用功啊,不是为别人用功。如果你自己心不调伏,不能一心念佛,造业是你造,受罪还是你受。
希望大家切实用功。这个法门就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心念佛”。现在我们大家就开始试一试,用用功,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心念佛。
开始念佛。
第五天 念佛进步在心清净
今天是佛七第五天了,假如根机好而又真诚心念佛的人,应该有一点点进步了。不过,学佛不应求速成,一定要慢慢修习。
我今天告诉大家,应该怎样观察自己念佛有没有进步。念佛有了进步,并不在于见神见鬼,或者有什么感应,有什么特技。不在那里,而是在心清净不清净。经上讲,佛门中唯在修心,没有别的事情。所以应观察自己:第一个,烦恼轻不轻?如果烦恼减轻了,那是进步了;第二个,我见轻不轻?如果我见减轻了,那是念佛有进步了;第三个,是非心轻不轻?如果是非心轻了,那念佛有进步了。
一般人总是只见他人是非,不见自己过错。这不是学佛人应有的行径。要知道,这个心假使不除去,将来以心现境,境界现前的时候,就不会是好境界。你不可看别人都不如你意。什么人最不如你意呢?牛头马脸最不如你意。你若有此心,就会现这个境。这是很可怕的,大家要警戒。
希望大家心里要现阿弥陀佛。所见的就是阿弥陀佛。
要知道,三界如空华,唯是一心造。可怕的不是地狱,不是饿鬼,不是畜生;可怕的是自己的心。假使不怕自己的心,反而怕外面所现的那个地狱、饿鬼、畜生,那这个人是最愚痴的人。因为念佛求生西方,西方就是自己的心。假使不从自己心上去修,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有呢?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自己的真心啊!
因此,大家应经常观察自己。念佛是否有进步,只要看看自己是否把这一切看得轻,看得淡了。若是是非心、计较心还很重,那是没有进步。干脆地说一句,那往生可能希望很少;相反,堕落倒是有希望的。因此,大家千万不要计较人我是非,因为这是往生的大障碍。平时要观察,就观察自己的过错,自己作的事对不对?自己有过、有非没有?对于他人有不是的地方,要起怜悯心,宽恕心,并以他作为镜子,照照自己,警戒自己,不要犯象他那样的过错。这才是修道之心。
你要是见神啊,见鬼啊,起感应啊,有特殊的功能啊,以为这是有进步,那就错了,因为那不过是唯心所造。什么心造的呢?贪心、愚痴心造成那个境界。真正好境界,清清净净,没有一切人我是非。
奉劝各位打过佛七,回家以后,也继续这么用功。念佛要念得那个是非心轻轻淡淡,不可过于重名利,不可过于重人我是非。假使有事和别人接触的时候,总要存让他三分的想法,这是往生之路;假如存着胜他三分的想法,那是生死之路。希望大家千万记住,念佛用功夫,就应用到这个地方来。
有人说:“别人强,我弱,我绝对不干,我一定要胜过别人。”争强斗胜,这个对你没好处;因为有了这种心,一定会现这种境。所以奉劝各位一定要看任何人都是阿弥陀佛,看任何人都是观世音菩萨;将来命终以后,这个心一定现阿弥陀佛,现观世音菩萨。千万不可看任何人都不顺眼,看任何事都不如意;如果这样,命终以后也会出现不顺眼的人,出现不如意的事的。本来没有地狱,地狱都是心现的,所以平时不可和人家争强斗胜。“莫道我弱他人强,再让一步有何妨?只见荒塚埋枯骨,不见坟头有帝王。”
或者有人说:“你这个说法,太懦弱了,太消极了。”不是的。相反地,这是世间第一强人。怎么知道呢?“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岂不是世间第一强人吗?
希望大家时时刻刻观察自己念佛是否有进步,进步的时候,烦恼轻,我见轻,是非轻;不关乎那些感应不感应。
现在我们开始用功念佛。
第六天 持戒念佛
今天我听“监香”告诉我,有人打坐的时候,身体震动。我不得不和大家讲一讲。身体震动,是由于身子刚刚静下来,生理发生了些微变化,这和你修行没有关系。若是任其震动,初期的震动是病,久而久之,就是魔。所以初学静坐,必须要求觉观。觉观力不够,就出现这种病了。
觉观力能对治两种病,就是散乱和昏沉。散乱昏沉对治了以后,便不用觉观了。震动是散乱的一种现象,开始的时候,会感觉很舒服,好像腾云驾雾一样。震动的方式固然有不同,可感觉都是一样,好像腾云驾雾。假使认为这是修行有进步,那就错了。原来这是一种病态,要不是加强觉观,不克制它,它就成为魔障。
一切魔障,都是从色、受、想、行、识产生的。要是能够深深地照见五蕴皆空,一切病、一切魔障就没有了。否则,任其震动,日子久了的话,自己不能克制,那就变成魔障了;不但静坐的时候,它会震动,只要在课桌边、饭桌边、一坐下来,一静坐下来就会自然而然的震动,那就不好治疗了。所以当震动开始的时候,应用办法去对治。最好的办法是提起觉观;觉观一起,它就不震动了。
假如不知道怎么提觉观,我可告诉你一个办法。在它再震动的时候,可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把它吐出来。只要作一次深呼吸,它自然就停止了,假使情况较重的话,虽然呼吸一口气,它可以停止,但不久又震动了,那时可再呼吸一口气,继续对治。如果深呼吸不能对治它,那只好睁开眼睛。再比较重的话,那就干脆不打坐,起来拜佛。念佛,没有这些病。一心念佛,绝对不会有这些病。希望大家不要把病当成药,要认识清楚才是。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要持戒。“持戒念佛”,这是最好的增上缘。《观无量寿佛经》说,上品上生的人,必须要慈心不杀,具诸戒行。所以具足一切的戒不犯,可以得上品上生。能获得上品上生,就可位同四、五、六地菩萨,这是戒功德增上。大家一定要戒杀。五种逆罪里,有四种是犯杀。五种逆罪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出佛身血也是杀业的一种)、破和合僧。所以杀罪最重。
《般舟三昧经》也说,菩萨要想现前见佛,应修十二头陀行。所谓头陀行,就是戒行。没有戒功德,纵然往生,也不过得下品下生;有戒功德,往生品位可以增高。我不厌其烦地天天给各位授八关斋戒,就是希望大家能得到戒功德。别处是七天一次授八关斋戒,我们为什么天天给各位授入关斋戒呢?原因就在这里。
希望大家回家去,继续持戒念佛。使天天念佛功德增上,时时检讨自己,不可犯杀盗淫恶口妄语绮语两舌、贪嗔痴。这样,大家念佛自然能得到受用。
现在我们开始念佛。
第七天 勇猛精进 克期求证
还记得佛七开始的时候,和大家讲过,念佛不求别的,只求往生西方,一心不乱。经上说过,一心不乱,可得往生。不知道大家七天念佛,可曾作到一心不乱?如果得不到一心不乱,我也说过,多少总会有些进步的现象,象烦恼减轻了,放得下了等等。大家是不是念佛念得自己烦恼轻了呢?一切事情放得下了呢?
我们定了很多规矩,目的都是为了诱导大家走向一心不乱。所以,能够随顺规矩,不起“我见”的,自然就逐渐地烦恼轻,放得下。不然的话,起“我见”,处处和规矩抵触,恐怕就很难得到益处。随顺规矩,唯求往生西方,这就是“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的入手之处。希望大家回家以后,也向这方面去用功。
这一期的佛七,今天最后一天了,今天加香,加到十二支香。或者有人会感觉辛苦,希望大家能捍劳忍苦。因为我们打佛七,念佛七天,就是要勇猛精进,和平时念佛大不相同。各位平时念佛悠悠荡荡,用不上力,佛七是教你勇猛精进,克期求证。
象善导和尚那样打佛七,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没办法随顺。善导和尚打佛七是坚持七天不睡觉,每天一食长斋(中午一餐),软饼粗饮,随时酱菜。七天念佛,不绕佛,不拜佛,其他事情一切不管,只管合掌念佛。他要是立念的话,站着就念一万、两万;坐着念呢,也念一万、两万。大家可知道,念一万、两万要多夫时间吗?以我们念佛的时间计算,四字洪名念得最快的时候,一个小时也只能念六千声。这样,善导和尚念两万声佛号需要三个小时。
要是叫各位站三个小时,恐怕就要倒下来了。坐着念两万声佛号,也要三个小时。我们打坐念半个小时,大家就感觉腿疼得不得了,要是坐三个小时,那不要你的命了?就是那个时候,能同善导和尚一起打佛七的,也不超过十个人。因为没那么好的根机可以和他一样用功。我们知道大家的根机。才采取行策大师的绕佛念法。善导大师的立念、坐念对大家的身体是配合不上,恐怕大家难以持续的。
为什么打佛七只念七天呢?因为下根人的持续力只有七天,再多了的话,就支持不住了。大家七天念佛,念得都很好,都还能坚持得住。根据《圆觉经》上讲,修行,修奢摩他、三摩钵体、禅那,上根利智的人,可以持续修一百二十天;中根人,可以维持一百天;下根人,可能维持八十天。这说明,不管上、中、下根,修行都有一定的持续力,并不是经年累月地都能维持;那除非是大菩萨,一般凡夫众生是办不到的。
念佛法门也是一样,上根人修“般舟三昧”可能维持百天。在一百天当中,要不坐、不眠。所以自古以来,很少有几位老祖师修过般舟三昧,一般人是修不成的。
中根人念佛,可以七七日,就是四十九天。四十九天能维持下来,那就很不错,可以说,是很不得了的。我们念佛七天,大家就感觉精疲力尽,要是连续七七四十九天,后果就可想而知。而且,这四十九天不是教你悠悠荡荡混过去,是要勇猛精进的四十九天。
下根人,一般的都只能持续七天的念佛。这七天当中,根据《弥陀要解》说,也分上根、下根。上根人一天、两天就可得一心不乱;下根人七天也可以得一心不乱。上根人可以维持七天一心不乱;下根人可维持一天、两天、三天一心不乱。
七天念佛,不知道大家进步怎么样?今天是圆满的一天,希望大家精进努力。
第七天末尾一天了,想和大家讲几句家常话。各位回去就过年了,过年不要忘了往生,应该积极求往生西方。过年闲散期间,正好求往生,修功德。所以希望大家要发大慈悲心,过年期间不要太贪口腹,就算不能完全戒掉肉食,但一定要有慈悲心,不要为了满足食欲,任意伤生。这对往生极乐世界,是一个很大的阻力。
我觉得,畜生实在太可怜,人类过年享乐,畜生受浩劫,比我们遇到战争,遭受诛杀惨死的情状还要严重。所以大家应该发慈悲心,不要杀生,纵然不能断肉,也应该戒口腹,尽量地少吃。
各位不想一想,菜市场里的畜生,瞪着眼在等死。凡到菜市场的人们,很少有怀慈悲心的,看见关在笼子里的那些鸡呀、鸭呀,没有一个人怜悯它们。每个人只是用贪婪的眼光,挑瘦拣肥。你想,假使那些鸡是我们的话,人家看见我们要死了,不怜悯我们,不同情我们,反而嫌我们肥,嫌我们瘦,可口不可口,我们作何感想?假如说,这个笼子里的鸡、鸭是我们的孩子们,而他们正在笼子里瞪着眼等死,你将作何想法?
所以希望大家回去过年,虽然吃好东西,不要太贪口腹。纵然不能素食,也不可太贪。经常念佛替畜生回向,愿它们“尽此一报身,往生极乐国。”这样,功德无量,对往生也是最大的增上缘了。
希望大家千万要作到这一点。
现在开始念佛。
一九八五年第三期讲
第一天 万相俱寂 一觉常灵
大家来打佛七,首先应知道打佛七的目的是要达到什么程度?经上说,善男子善女人,持念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所以大家打佛七,七天用功,所求的不过是持念佛名,一心不乱。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第一个,大家心里不要慌张,不要紧张,不要忙乱。必须心神安定,“心安而后道隆”,念佛才能用功夫。
或者有人会问:“你所说的一心不乱,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惭愧的很,我本人也是一个生死凡夫,也没念到一心不乱。我也是所谓,“路上行人欲断魂”啊,也是正在修行啊。不过凭我一些粗浅体验,今天吐露一点点消息给大家,以便大家在七天用功中,标心有处,不至于盲修瞎练。
一心不乱的情形,可举个比喻来说,好比这房间里,一点东西都没有,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同时房间里亮得很,像亮着大功率的电灯,能照得那里毫发毕现;虽然是照得那里毫发毕现,可是找不到一根毫发、一粒微尘。这就等于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心里一相不生,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男相,没有女相;没有是相,没有非相;没有善相,没有恶相。这叫“万相俱寂”,可是念佛心一觉常照,孤零零遍照一切。所谓“一念不生,觉性不灭。”就是那个情景。那个情景,就叫一心不乱;那个情景,念佛三昧。一切佛,一切菩萨,都是从这里成佛的。这就是“一念不生般若生”。
释迦牟尼佛在《贤护经》上,告诉跋陀和菩萨:“我在无量劫以前,遇到一尊佛,叫然灯佛。然灯佛想我说念佛三昧,我听了以后信解受持,经过无量劫以后,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因此知道,根据经上所说,释迦牟尼佛也是以念佛三昧成佛的。不要说释迦牟尼佛,一切佛都是以念佛三昧成佛的。
那怎么知道呢?因为不念佛,便不得成佛。念菩萨不得成佛;念缘觉,念声闻,不得成佛;念天、念人、念修罗,当然更不得成佛。唯有念佛才能成佛。所以经上所说,心念佛时,心即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希望大家在七天中往这里用功、不仅这七天要这样用功,就是回去以后只要一念佛,也就要往这里用功。念到心里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可是里面照得毫发毕现,虽然是毫发毕现,却什么都没有。往这里用功,千万不可住心生想;住心生想,就不得成就。一物皆无的时候,就是无量寿,一觉常灵,照得毫发毕现的时候,就是无量光。
因此,大家务必认定目标,往这里用功,不要盲修瞎炼。我们都是在生死路上,看谁走的快,看谁先到目的地。
我看有很多人,研究东张西望,他不知道念佛的目的,也不知道念佛的方法。眼睛乱看,心中处处染着,怎么能达到一心不乱这个地步呢?我告诉你一个方便,摄耳谛听自己的佛号,听的愈用心愈清楚愈好。只要能挺清楚自己的佛号,那自然万象俱寂;因为听得清楚,那就是一觉常灵。
不过这里边要有三种因缘成就。没有这三种因缘,不可能自己摄耳谛听自己的佛号。哪三个因缘呢?第一是信,要起坚决信心,没有丝毫怀疑;要是发生丝毫疑问,距这个十万亿佛土,就愈走愈偏差了。第二个是愿,愿见阿弥陀佛,愿生西方,愿心愈切愈好,愿心真切,自然也会万相俱寂,一觉常灵。第三个就是力行,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假使依照我所说的那个办法,摄耳谛听自己的佛号,自然能达到这个地步。
这是论“修”不论“解”的。只要求你真心修行,而不论学问高低,也不论知解的深浅。只要你肯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就可办到。要是动用知解,动用学问,那完全是“所知障”,你被障住了,反而不得受用了。
同时,心中也不可乱想,想这个,想那个,想一切的人事,一切的事物,那叫“烦恼障”,也能障住你得不到这个地步。因此,只有伏下“烦恼障”、“所知障”,这个地步才能达到。
念佛法门的方便就在这地方,只要一用功,就得到了。好比照镜子一样,一对镜子,就照出影子来了。这就是念佛法门和其他法门不同的地方,也是比其他法门方便的地方。
在这七天念佛中,要以你的佛号,音声摄你的耳根,渐渐用功,渐渐受用。
我们现在就试一试,用功念佛,念到万相俱寂,一觉常灵。
现在开始念佛。
第二天 持名念佛 直观心性
今天和大家讲一讲念佛的法门。念佛法门是华严宗五祖宗密大师所建立的。他立了四项法门: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
在这四种法门里,一般人似乎轻视持名念佛。他们认为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很高超,唯独持名念佛境界太低。现在我们不要从“解”的方面去发表立论,只希望你们从实际修行中去亲自体验一下,究竟是哪一项方法得受用。
持名念佛最高、最深、最方便,我们可以从比较中得出这一结论,但大家不要只从“解”上会,而是要从“修”上切实去体验。等你有一天的得受用的话,就会感激佛恩不尽了。
四种念佛,讲起来,都是以“观”的方便而入“止”那就是所谓“止观法门”。止观法门,修止必入观,修观必入止。这叫做“止观双运”。四种念佛法门,就是应用止观双运,以观的方便而入止的。
谈到观,有两种。一种是缘观,凭借外边的因缘而起观,可以“制心一处”,也就是所谓“住心一缘”,还有一种观,叫做“直观心性”。直观心性怎么观呢?这个比较深了,因为一切法无相,无相就是实相,实相就是心性。这心性怎么观呢?无法相怎么观呢?以“无住心”与“无相法”相应,叫做直观心性。修观的要点在于使心一切不住。因为心要是不住的话,自然一法无相。什么原因呢? 《华严经》说:“一切唯心造”嘛。所以修行要领,在修心,不在修法。
我们回头再讲那除持名以外的三种念佛。一、观像念佛是缘观,借像的因缘而制心一处。二、观想念佛也是缘观,处于《十六观经》。凡修这一法的,不可胡思乱想,如果不根据《十六观经》去修观想,便会流入妄想,不叫观想。虚妄的观,象放光啦,观莲花啦,以至观其他的,那都是妄想。你要知道,修这样邪观的话,魔都可以观给你看。三、实相念佛是直观心性,不假因缘。但是,实相念佛有几个人修的呢?自古以来,几乎没听到说过,好像莲宗初祖都没修过实相念佛。我勉勉强可以说,初祖慧远大师似乎是作这个功夫的,但是,那也不敢肯定说。为什么说他似乎是修的是实相念佛呢?因为初祖修的是专思寂想,这是近乎实相念佛的,那么为什么说,又不敢肯定说呢?他自己说过三次见佛嘛。
所以这,说三种念佛当中,观像、观想都是缘观,而且还不好修,非上根利智的人不行。实像,直观心性,更非上根利智的人不能修,至于持名念佛,那是圆摄缘观和直观心性的。要知道,心中系住一声佛号,当时就起缘观作用,可以制心一处。制心于一声佛号之上,就是缘观:同时,持名念佛也是直观心性。但这不可从“解”上去会,只有下苦工去修行持名念佛,到了相当程度,自然就知道了。
或者有人说:“你不刚才说过,直观心性是心无所住啊,而持名念佛是有住的啊,怎么能说持名念佛也圆摄”直观心性呢?
那也是从“解”上会,没有实际去念,没有实际去修啊,持名念佛可以摄下根人、中根人,当然不离缘观,同时他可以摄上根人,那就是应用直观心性。念佛久了就会自己知道持念佛名“心无住”以“无住心”会“无相佛”,那是持名念佛的最高深、最玄妙、最不可思议的境界。
怎么知道持名念佛“心无住”呢?你可以一面念佛,一面摄耳谛听,使一声一声佛号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久了,你就知道“心无住”了。如果住于第一声佛号,第二声佛号就应该听不清了,而现在第二声佛号还能听得清楚,当然不住于第一声佛号了。如果住在第二声佛号,第三声佛号就听不清楚了,可是接下来的句句佛号都能听得清楚,这就告诉你,你心无住于佛号:心既“无住”,佛乃“无相”。
你不相信,可念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听得清楚的时候,没有我相:若心住我相就听不清。没有人相;若心住人相,也听不清。没有众生相、寿者相;要是住相就听不清。我人众寿相既没有,哪有“有相佛”呢?那就是“以无所住心会无相佛”。
持名念佛不但第一声佛号不住,乃至“阿弥陀佛”四字,每个字都不住。怎么知道呢?要是住了“阿”听不清楚“弥”,住了“弥”听不清楚“陀”,住了“陀”,听不清“佛”。“阿弥陀佛”四字都听清了,那就说明,四字都不住。
怎么叫“住”呢?如果你一时忘记念佛,当时,可观察一下,那心一定住往别处,有所着了,不是住于“是”,就是住于“非”,一定有所住。相反的,佛号念得清楚,听得明白,一定心无所住。各位可以自己试验。
所以持名念佛,心不住于我,也不住于法,也不住于不住。心不住于我、法,一心寂寂;也不住于“不住”,一心惺惺。一切不住,所以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这就是持名念佛,直观心性的要点。
这个境界,我们要是光从“解”上去会,没有用,只有勤奋下功夫,自己可以体会到。现在有些人,所说的高深理论很多,实际受用很少。告诉你,不是那么回事,空谈理论是无补实际的。唯有真心念佛,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今后,你能够得到这一点受用,应该深感佛恩,上报佛恩。怎样报佛恩呢?劝一切众生都念佛,持名念佛。
所以我们归结起来说,宗密大师立的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实相念佛,四项法门中,要算持名念佛最圆融、最高深。而且虽然是最高深、最圆融,而能三根普被,使念佛人普遍受益。其余的观想、观像、实相,就不可能上中下根都可以学习。
大家要体会念佛的味道,快去自己尝试、尝试吧!
现在我们就开始念佛,体会、体会这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