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三个不要太早


人都追求要快,要好,要早,但修行则不同。道是反过来的。教育孩子要有三个不要太早的原则。第一,营养不要补充太早,第二,福报不要享受太早。第三,成名不要太早。

先说第一,营养问题。现在人有一种恐惧症,怕不健康。然后把不健康的原因就归于,营养不够。其实现在人哪里会营养不够,都是营养过剩出了问题。所以有两种人,不适合过补。第一,是婴儿,第二,是生病的人。

婴儿一出生,头顶的卤门都会一跳跳,卤门没有闭合。西医说是缺钙造成的。中医不这么认为。西医把人当成了物质体,中医把人精神生命体。卤门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它能促进大脑发育长大,有人从小补钙,卤门提前闭合,脑袋就不大,智商就相对会差一些。第二,卤门能沟通天地的能量。胎儿在母亲肚子里,除了吃母亲给予的营养外,更多的,他吸收了天气和地气。这些是微物质是让胎儿迅速成长的最重要原因。为什么卤门要一周岁才闭合,这也是上天的造化,一来大脑如果太大,就无法生产,那要如何保证出生后,大脑仍然在成倍长大,这就是卤门。他保持了人类的高智商。

还有大病过后的人,也不适合补。有癌症病人,化疗开刀后,就想着多补一补身体,不补还好,一补呢,营养又被癌细胞吸收。以前福州开元寺有个治疗癌症的高僧,他给癌症病人开饮食,就是要清淡,素食。人是五谷为养。五谷是才是最好的养生。

再谈第二点,小孩不要享福的太早。在佛经看来,现在人整体福报都在下降。有人说,物质越发达,怎么会整体福报下降呢。福报不仅包括物质财富,最重要是色身福报。人的整体身高在降低,身体也普遍不健康,这就是证明福报在减少。现在人的六根越来越粗糙,从以下证明福报在减少。

比如耳根,以前人听的音乐都是丝竹管弦,天人合一的。唱的也是非常文雅的。现在歌手唱歌越来越白话了,露骨。再从舌根看,早期人类吃的是甘露,地肥,再后来,吃的是素的,现在许多一天没有肉,都吃不下饭。吃肉的人,地气重,伴随而来的,人的欲望也在加强。

现在条件好了,奢侈浪费也来。从小就给小孩花很多钱,要知道,他花的是大人的钱,损的是自己的福报。如果福报不足,又从小浪费,以后他不管是学业,还是事业都有障碍。学业事业都靠福报。人一出生,吃的用的,都有固定的。纵然是英雄豪杰,也不能浪费。

第三点,成名不要太早。古人讲的,大器晚成。有的人希望把孩子培养成神童,这样不好。小孩他还小,不够稳重,不能接受太多的荣耀。小时很头角峥嵘,长大了不一定很有出息。所以作为父母,小孩取得一点小成绩,不要太骄傲。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包括修行也一样。年纪太轻了,就要去多学,不要被名利绑住。世俗人都谋者名利,修行要记得,太年轻,不要名气太大。印光大师讲到了,民国时有个显荫法师,二十多岁时,在佛教界就很有名气,他就很狂傲,沉不住气。当时谛闲大师就跟他说,你要受一受磨练。他不肯服。后来他英年早逝了。印光大师很为他感到惋惜。

以前人出来弘法,都是有了一定境界后。没有境界前,都要学习。像虚云老和尚,从高旻寺开悟后,才真真出来度众生。没有开悟前,他都是在折腾,三步一拜五台山,学天台教观,参访善知识,到终南山闭关。从出家到开悟,折腾了接近四十年才出山。一出山,境界就非凡了。

不要让小孩成名的太早,哪怕考了多好的大学,得了什么奖。也当做普通事,要应作如是观。人生是很多样的,要沉得住气。刚学佛的人,也一样。要多参访善知识,不要急的说,我要弘法度众生,慢慢来。像虚云老和尚有个弟子,叫做观本法师,他尽到了世俗的责任后六十五岁出家,他根器足,弟子也是成千上万的。所以不要急。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其他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