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云顶寺复建开工仪式举行


9月6日上午佛光普照,龙天欢喜,彭水县摩围山风景区高山草坪上举行了云顶寺复建奠基仪式。重庆市民宗委副主任喻柏炎,彭水县常委、县统战部部长彭玉萍,彭水县政府副县长巩义胜,重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县佛教协会全体成员,云顶寺复建筹备委员会全体成员及各位捐献信众代表参加。

“常说摩围似灵鸷,却将山屐上丹梯”, 彭水云顶寺作为“文殊菩萨”文化的主要传承地,拥有1000多年悠久的佛教文化发展历史,香火鼎盛、法脉绵延。据《彭水县志》记载,云顶寺始建于唐朝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康熙45年(公元1706年)完成重建。寺中精雕的磉磴奠基,细钻的条石铺地,楼台亭廓,飞檐翘壁,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唐代诗人刘禹锡“常说摩围似灵鸷,却将山屐上丹梯”诗,把摩围山与如来佛的灵鸷山相比拟,足见当年云顶寺的厚蕴仙风。白居易游黔州时,曾登此山,晚眺乌江,写下了“不醉黔中争去得,摩围山色正苍苍”等千古佳句。北宋诗人黄庭坚更是自号曰“摩围老人”。 云顶寺所在的摩围山历来就是佛教重地,在唐朝,曾与峨嵋山、梵净山、普陀山齐名,并称为四大佛教圣地。

云顶寺作为佛教圣地,历来高僧大德多云游此地,其中著名的有:

贯休大师(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五代著名画僧。据《禅月集跋》,贯休谒荆州令成汭,因忤汭,“汭怒,递放黔中”(即黔州,彭水)。在彭水,有《游云顶山晚望》诗:“云顶聊一望,山灵草木奇。黔南在何处,堪笑复堪悲。菊歇香未歇,露繁蝉不饥。明朝又西去,锦水与峨眉。”

僧齐己《白莲集•寄贯休》:“子美曾吟处,吾师复去吟。是何多胜地,销得二公心。锦水流春阔,峨眉叠雪深。时逢蜀僧说,或道近游黔。”

灵澈大师,俗姓皇甫,唐元和间人,幼涉书史,能文工诗,尝往来蜀东黔州及开、忠二州间,一时名流多与唱和。韩昌黎《送灵师诗》有“寻胜不惮险,黔江屡回沿”之句。”

唐代诗人刘禹锡“常说摩围似灵鸷,却将山屐上丹梯”诗,把摩围山与如来佛的灵鸷山相比拟,足见当年云顶寺的厚蕴仙风。

白居易游黔州时,曾登此山,晚眺乌江,写下了“不醉黔中争去得,摩围山色正苍苍”等千古佳句。

黄庭坚江西修水人,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宋哲宗即位,召他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捡讨官。宋绍圣初年(公元1094年),他的政敌弹劾他在纂修《神宗实录》时,“修实录不实”,歪曲史实,有损神宗皇帝的形象。于是,被哲宗皇帝贬谪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遣黔州(今重庆彭水)安置。次年正月,黄庭坚离开开封,四月二十三日到达彭水,寓居彭水县城开元寺。为避亲嫌,于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移居戎州(今四川宜宾)。黄庭坚在彭水生活长达3年多时间,虽遭不幸,却淡薄名利。他寓居开元寺“怡思堂”,向主持圣与和尚求得开元寺上园上下两块空地,还向当地农户募得两块菜圃,一起耕种,自称“已为黔中老农矣”(《南京君瑞连勾书》)。他在开元寺旁乌江之滨建摩围阁,广培竹子,与妻儿同住,还添了小儿子“小牛”。他“买地畦菜,开轩艺竹,水滨林下”,过起了安稳日子(《答宋子茂书》)。他不仅将大儿子入籍黔州,还准备让小儿子今后在黔州应举为乡人(《与秦世掌书》)。自此,他自称为“涪翁”、“摩围阁老人”(《摩围阁跋自作〈草〉书》)。寓居彭水时,“闲居不欲与公家相关”,却与当地僧民一起凿井而饮,亲如家人。他十分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在《与秦世掌书》中说,“今岁春暑异常,不雨欲一月,草木皆有焦色,父老云:久无此旱矣。”在《答李林书》中又称:“今岁黔中雪霜早寒,数日来雪欲及摩围之麓,不肖到三年所未有也。”他对当时彭水的物产颇为熟知,在给亲朋的书信中记述的就有30余种之多。他对茶叶“都濡”、“月兔”和水果“余甘”赞赏有加,作《苦竹赋》及《跋》,对外介绍黔州特产。他自己的生活还是比较闲适的。闲暇之时“扶杖逍遥林麓水泉之间”(《答李林书》),常常到摩围山云顶寺、郁山等地游览。他钟爱彭水的惠酒、芦酒,称赞“惠酒殊佳”(《与人书》),出席酒会,醉卧江船。

佛学大师宁达蕴。宁达蕴(1902—1971),原名隆卿,彭水县长生镇人。1921年考入北京平民大学,与张宗载等人组织“新佛化青年团”,后改组“佛化新青年会”,编辑出版《佛化新青年》月刊。1925年前往东京出席东亚佛教代表大会。1926年,受邀前往新加坡,一面教学,一面主编孙中山在南洋创办的《新国民日报》副刊《觉华》。1928年回国,任蒙藏通讯社编辑,与太虚法师等人创办“中国佛教学会”,主编《中国佛学》旬刊。第二年,与太虚、大悲、赵朴初等人组织“中国佛教会”。1940出版的《彭水概况》称他是“以弘扬佛法,为全国佛教之中心人物”。

奠基仪式由道坚大和尚主持,道坚大和尚希望通过今天云顶寺项目的启动,深入探寻“文殊菩萨”文化特质,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弘扬佛法的正法道场并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社会各界朋友对文化传承所赋予的加持、护念与努力。

如法洒净后,十方信众共沾法喜,共同见证这一殊胜因缘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新闻资讯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新闻资讯。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