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精神颜值”有多高?
父母的“精神颜值”直接影响孩子
时常听到家长抱怨:“我的孩子不爱读书。”每当听到家长们这样讲,我总是忍不住跟他(她)分享这个故事——有人问一位大师:“小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大师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过来问对方:“您影印过文件吗?”回答说:“影印过。”大师说:“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听者恍然大悟:“改原稿!”大师说:“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机,孩子是影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
大师说得多么透辟!
与“嘴上的引领”比起来,“行为的引领”效应更强大。有的家长,精神趣味就在酒桌上、牌桌上,却指望着孩子的精神趣味在书本上,这无疑是钻冰取火、缘木求鱼。
驾车上路,要经过严格的“路考”;而做父母,却无需经过任何考试。于是乎,一批批“无照父母”粉墨登场。不读书,就会自然而然地将谬误奉为真理。在太多父母心里,只要能多给孩子多留下些物质遗产就算对得起他(她)了。他们没有机会听到“惯子如杀子”这样振聋发聩的古训,没有机会听到林则徐醍醐灌顶的教诲:“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你的“精神颜值”有多高
我家族中有个孩子曾一本正经地问我:“我一读书就头疼,怎么办?”
我说:“读书好比弯腰捡拾钻石。你说是腰酸重要还是捡起钻石重要?”
她说:“当然是捡起钻石重要了。”
我说:“那你的头疼就可以忽略不计!”
她继续抱怨:“我读了那么多书,感觉一点用都没有!”
我问她:“10年前的今天,你吃了一顿怎样的午餐?”
她说:“那我当然不记得了。”
我说:“是不是不记得了就意味着那顿午餐没有用呢?想想看,你不就是被一顿顿不记得的午餐喂成了今天的你吗?而书籍喂养的,是一个精神的你,你今天的‘精神颜值’有多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读过的那些书——哪怕你已不记得它们。”
我儿子沿袭了我和他父亲喜欢读书的好习惯,不管走到哪里,背包里总装着一本喜欢读的书。最初的时候,是我向他推介好书;后来,就变成了他向我推介好书。现在我们母子互发微信,也忘不了及时分享书讯。我相信,一个书香溢满的家庭才会被“幸福”长久青睐。
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我想,这应该是就不读书的家庭而言的。对于真正的书香门第,富,可以超三代、传十代。一旦“爱读书”成为了一个家庭的“DNA”,那么,这个家庭就拥有了不会轻易断流的智慧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