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的解脱和如何得解脱


什么叫做解脱

所谓解脱,是针对人生而言,因此也就是人生的或人性的解放,是解除束缚和脱离束缚。解脱束缚,意味着自由。解脱因此便是自由。但是,自由是有范围的,社会的人的自由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为限。这样的自由要由法律来保障。自由不等于放纵,自由也有其限度。要求自由的倾向,是主观状态对于客观状态的一种反抗,这种反抗的动力,几乎也就是生命的本能。在佛教看来,动物甚至植物都有自由的要求,都会有反抗不自由的本能。

草木的生长,反抗了地球的引力,才能从地面向空中发展,这种自求发展的动力,就是要求自由的一种反抗。动物园的禽兽,更不用说,绝不是它们的自愿野生的动物乃至昆虫,它们都有一种自求生活的本能,也必有一种抵抗环境的能力;纵然是家畜,也没有不为它们的生存而奋斗的。人类,对于自由的要求,比异类的动物,更加强烈,更加深刻。由于文化及教育,由于有情男女的精神生活的丰富,对自由的要求也更大。人类各民族的文明程度越高,对于自由的要求也越复杂。

生物界的自由,仅在求得生存而已动物界的自由,也仅在求得满足简单的饮食欲及生殖欲而已人类的原始人,大概又比高等动物的要求略胜一筹。人,只要是人,就不会没有肉体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并以此渐渐地向文明的时代迈进。一个文明人的自由倾向,是基于肉体的生存欲(饮食),进展到肉体的延续欲(生殖),再发展到对内心生活的安宁与和平的追求,最后必然地要发展到追求精神不朽。所谓精神不朽,是为弥补肉体必死的遗憾。一个文明人,他会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呼声,那就是指的肉体(生存)的自由及精神(思想)的自由,但却未必包括了精神不朽的自由。能够精神不朽,他已不是一般的人,但这项要求,却是人人该有的,否则,他的人生是盲目的、昏沉的、没有自觉的、没有理想的,也是没有信心的。

当然,要求精神不朽,未必就是要求宗教的信仰,比如许多无宗教乃至反宗教的学者,他们不信神、不信上帝、也不信天国、更不信死后尚有所谓灵魂这样的东西,他们相信:造福了人类,他们的名字便永垂史册,其精神便永远地活在人类历史中,永远地融人六合宇宙。他们称这种作法为将小我化为大我。其实,他们是从混沌中来,又进入混沌中去。不过这些思想家的要求精神不朽,要求个人冲破现实的时空,要求得到更大更久的自由价值,那是无可否认的。所以,如把尺度放宽,这些也是属于宗教信仰的一型。

最能普遍适应于人类的自由倾向,便是所谓灵魂不灭的要求。佛教不以为有固定的灵魂,众生的生死,纯由于业力聚散与牵引。但佛教讲三世因果,善恶受报,讲往生,讲成佛,至少在世俗层面,人们还是相信有自我或灵魂的。今生现世的我死后,仍有一个我存在着,肉体虽然腐烂了,灵魂还是存在。在其他的有神教徒看来,灵魂可以奉上帝的恩召而进入其天国,并享受永生的快乐。在佛教来说,肉体虽然死亡丁,善恶的业熏习力却不会消失,它将带着我们去接受另一阶段的生死过程。因此,不论神教的升天也好,佛教的善恶生死轮回也好,都以人类追求精神不朽为背景和潜在语言。这也是解脱思想的必然基础。

解脱不是离世求解脱

当然,佛教的解脱思想指向不同层次和等级的自由的实现,经由无数的级级上升的自由与解放,解脱者最终导向绝对的解放与自由,那就是无我的境地,也是真正常乐我净的大涅槃。“无我”的思想,不光在佛教中有,其他宗教也可能谈“无我”,但那不是终极意义上的无我,他们仍然有一个希望“不朽”的观念,儒家讲忠臣义士,贞妇烈女,其间的慷慨牺牲,当然已经没有了私我,但他们仍然念念不忘其牺牲对于历史社会的影响,所以,从深处考察,这不是无我,而是自我的扩大肯定。这是成圣成贤与成佛入寂的区别。也因为如此,有人说,佛教虽讲无我,但那个无我的状态,实在是最强烈的“我”,比如,修善为不堕恶道,这是为我打算;至于解脱,也是为我解脱;即使行菩萨道,也是为我想成佛。成佛之后,并没有一空百空,成佛之后的诸佛,仍有诸佛的国土、诸佛的法身、报身、化身。因此证明佛教讲无我、乃是我的观念的强烈化。

事实上,这是似是而非的论调。佛教的无我,绝不如世俗一般所说的无我。佛教的根本思想,却是绝对无我的。这得从佛教的空性思想来看。坚持空性的认识,就必然得到无我的结论。单从菩萨道的观念看,讲求三轮体空,亦即于作者、受者、所作所受的事物,都不存一丝功德的心念。因为行善救生乃是菩萨的本分,做不到的人便不是菩萨,既是菩萨就要如此,如果存有一个我是行菩萨道的观念,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诚然,佛教的基础并不会脱离人间,佛教的无我是从人间的有我而升华出来的。一般人不能想像无我境界,如果真把彻底解脱的境界告之凡夫,将会吓退他们。“我”在众生的心目中,可谓根深柢固,突然说出“无我”,他们就会觉得没有着落、不得依靠。为诱导世俗,佛教因此还得讲有我。比如说,善恶因果是佛教最重视的观念,既说善恶因果,就得有我,但这种教训,是要树立无我的境界。因为世间一切造恶都是源干自私心念。所以,要除恶,先要从善业修为上着手,善业既多,利他的行为既多,自私自利的心念就会渐渐地减弱;等到完全放弃了私利盘算,也就实现了无我。要是自我仅仅放弃恶业恶果,仍抱住善业善果,这“我”也就还在,还是变相的自私,计较的是换取来生的人天福报,而不是佛法的本意。这也就谈不上有解脱了。

大家说小乘的圣人是自利的,这话不错,但是小乘的圣者却是无我的,如果存有一念我的利益,他就不能证得阿罗汉果。如果有我,就有烦恼,有烦恼,就要造生死业,造了生死业,便在生死中轮回而不得解脱。小乘罗汉的解脱,本质上与大乘七地(亦说八地)菩萨的解脱一样,乃至与佛的解脱也是一样的。可是,那种无馀涅槃的解脱境界被称为寂灭.甚至破大乘佛教斥为灰身泯智,因为那是一种空寂的状态,固然没有物质的,也不能说是仍有精神的,那就叫作空性,不是有,但也不是没有,那就叫作无我的安乐境界。

事实上,小乘的无我,只是“人”无我,而还没有进入“法”元我的境界。也就是说,小乘圣昔能够依照佛法修行,并且彻底放下了人我爱憎对立的界限,也放下了物我取台对立的界限,所以能从世间上得到绝对的解脱,断除放弃了世间相的执世间的佛法也要放下来的,把世间法彻底放下时,便是小乘解脱道;把出世间的解脱道也放下之时,便是大乘的菩萨道。

菩萨是不取世法也下取解脱的,这就叫作无庄涅槃,虽然不着世法的爱憎取舍,但也并不离开世法而仍要处于世法。达就是佛法所说的菩萨道的内容,它是包含了人天道与解脱道的。离了人天道,便不是真正的菩萨道,那仪是小乘的解脱道;离了解脱道,也下是真正的菩萨道,那仅是儿夫的人大道。正因为菩萨道,是不执着世间也不离开世间的,所以才是绝对的无我。解脱,是把我执与法执全部放下,放下了我执与法执之后的人,才是彻底的自由,才是绝对的客观,才能毫无条件地建设世间,才能无上积极地广度众生。所以真正的菩萨道实行者,不会先存一个企求成佛的功利观念。

比如:地藏菩萨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文殊菩萨三世诸佛的老师,普贤菩萨的永远实践十大愿下的菩萨道,他们是为救度众生,是为众生都能成佛,是为佛法利益世间而行菩萨道,不是为了自己成佛而行菩萨道。佛经中说菩萨道是成佛的因素,那是为了对于初信凡夫的接引而说,但邪也是确实的真理;菩萨虽不是为求成佛而行菩萨道,诸佛的成佛,确都由于菩萨道的修持而来。不过,佛教的伟大,是由于法无我的实证,也就是即使无上的真理也能完全放下,不像其他的神教以及各派的哲学家们,没有一种能将自己所以为的真理也放下来,若把他们的“真理”放下了,他们就戍了无依的游魂!佛教是伟人的,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把一切放下来,但在彻底放下之后,却又绝对地承担(不是执取)起来:否定了一切之后,又照着本来那样的绝对肯定起来。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来了:神教徒们、哲学家们,从初步看,他们是无我积极的,为了真理的发明,追求、弘扬,实行而努力;若从深匠去看,他们的确又是自私消极的,当他们抓到了白以为是的真理之后,谁旨放下来呢?哲学家们的小我化人大我,便失去了门由意志;特别是神教徒们,向往着天国的安乐,那一个愿意永生永世地为世间的理想而服务呢?

佛教,从初步看,似乎是自私消极的,讲看破、讲放下、讲解脱、讲求从苦海的此岸到离苦的彼岸,这岂不是逃避现实?但从深底来看,唯有看破了世法的聚散无常,才能悟透彼此物我的虚幻不实,才能放下一切而从彼此物我等幻景的妄执之中得到绝对的解脱,既然解脱了爱憎取舍的束缚之后,乃至对于解脱境界也是要解脱的。所以看破放下的结果,乃在无上积极地净化世间,并且是突破时空(大自由)地建设世间和拯救世间。这就是菩萨的本色,也就是佛教的根本精神。

解脱的本质在证缘起性空

佛教的出现,是由于释迦世尊的应化人间。如来世尊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为了让众生悟入知见,也就是证悟得菩提,即是世尊和一切菩萨的解脱工作。释迦牟尼生于王家极享人间荣华富贵,但他终究出家修道。为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他首先发觉的是生死老病的苦,继之又发现弱肉强食的苦,以及为求生存的苦,人与人之间爱憎关系的苦;那些生理的苦,心理的苦,内在的苦,外部的苦。为了解决苦的问题,他就毅然出家。他想从出家修行的生活中体悟出离苦的方法。终于,他证悟成道,悟到解脱痛苦的方法。他的证悟内容演绎开来,宣说不尽,如果归纳起来,可以“缘生性空”四个字。所谓缘生性空,亦即“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中观论》)一切依赖着这样那样的因素而产生的事物现象,它们的本来体性都是假有的,部是空的。佛教的出发点是,一切万法无不因众缘而有,所以佛教说世间无依怙,一切靠不住。这就是缘生性空的真理。

缘生性空,又可用四句话来解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现象,不论是物理的成、住、坏、空,生理的生、老、病、死,或是心理的生、住、异、灭;不论是自然的,或是人为的,凡是能够成为一种现象,都是由于各种必然的因缘(关系)的聚集而成立,所以叫作“此有(关系)故彼有(现象);”又由于各种必然的因缘(关系)的解散而消失,所以叫作“此无(关系)故彼无(现象)”。

一切的事物,从宇宙到人生,没有一样是永恒不灭的,所以也没有一样是值得依恋的。人的痛苦,却是由于不解缘生性空的道理而来!未得的好处想得到,已得的好处怕失去;已得的不幸怕它不走,未得的不幸又怕它要末。人对于人,也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为什么?这是因为认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也认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把内在的“我”跟外在的一切境界全部对立起来;为了一个“我”,死命地维护着这个“我”——我的、我能、我爱、我恨、我要、我不……总之,是在做着“我”的奴才和牛马。这就是一切纷争、罪恶、烦恼、痛苦的渊薮,所以“此(我)生故彼(苦)生”,称为“纯大苦聚集”;可见,不论是自己感受痛苦,或者使得他人感受痛苦,都是由于“我”的作祟,如果能从名利、权力与物我的身心之中,看出了缘生性空的道理,那就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假有的、暂有的、幻有的、虚有的,那还会把它们看得这样的认真吗?但要知道,这一切的一切,从性体上看,是缘生而空的;从现象上看,却又是实实在在的。这种实在,固然由于“我”的(现前)观念而存在,也是由于“我”的(已往)造业而感得。因此,从过去到现在,一切的痛苦,都是由于“我”的自作自受。如果看透了空,放下了“我”,那就是无我,那就是解脱,那就是“此(我)灭故彼(苦)灭”,称为“纯大苦聚灭”。

由此可见,佛教的解脱之道就是灭苦之道。但从理论上说,这是很难适用到一般人群中去的,所以,佛陀奉着这个灭苦的原则,在印度境内恒河两岸的许多地区,往返跋涉,到处教化。并且在什么样的场合,对于什么样的对象,分别浅深,用各种方言,以各种譬喻,说出各种不同的教示。对于出家的弟子们,着重干根本的、出世的解脱道;对于根器深厚的弟子们,便说人世的、救世的菩萨道;对于一般的人,便说随顺世俗的人天道,并期望他们从人天道向菩萨道发展。因此,佛经的内容就有许多的差别,有的说出世,有的说人世;有的说国王大臣的治国方法,有的说父母子女的责任义务;有的说社会服务,有的说家庭经济;有的对男子说,有的对妇女说。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悲智双运的本愿流露,依于此的善言善行也就是正确的处世方法。它减少人间由邪恶愚痴而生的痛苦,造成和乐、富裕、安宁、美满的人间社会,这也就是佛教的解脱工作。因为佛教固然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出离生死,但在众生尚未度尽之前的解脱工作,还是要在众生群中的生死之间去做。所以,佛在成道之后,虽然已经解脱,但是佛陀的教化人间,却在他的解脱之后。不过,这些都是解脱的原则和目的,还不是解脱的方法。

戒定慧三学是佛教解脱的基本方法

解脱的原则是性空,解脱的目的是无我。至于真正地实际地求得解脱,那绝不是红口白牙说得出的。理论是一回事,实际体证又是另一回事。那么,佛教的解脱方法应该怎样验证呢?

佛教把实践解脱道的方法称为“修持”,也绝对重视修持。如果不做修持的工夫,便不能实证解脱的境界;若不实证解脱的境界,终究沦落在生死境界而不能自主于生死;不能自主干生死的人,纵然学佛,纵然出家,纵然白以为是行了菩萨道,那也仅是种些解脱的种子,等待未来的成熟,现前的身分毕竟还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是真正的菩萨,虽行菩萨道,也属人天业。

所以,太虚大师说:“不登祖位,不能真正的弘扬大乘。”所谓祖位,就是六根清净位,是即将入初地菩萨圣位的候补者。由此可见,我们学佛的人,如果不重修持、不求解脱,光在言语文句上拾一些古圣先贤的牙慧,作为卖弄的本钱,那是没有太大意思的。

说到修持解脱道,方法不胜枚举。比如在《华严经》中,许许多多的菩萨,各有各的解脱门。文殊及普贤两位大菩萨,更是各有无量无数的解脱门。解脱道的修持,有一个最大的原则,那就是“戒,定、慧”的三大门径,从这三大门径,就可以进入不受生死束缚的解脱境界,所以称为“三无漏学”。漏是烦恼生死,是解脱大船的漏水之洞。现在,就让我们介绍三无漏学的修持。

(一)修戒

戒的定义是不当作的不能作,应当作的不能不作。总括起来就是《增一阿含经》卷一的迦叶佛偈,也就是一般通称的“七佛通诫愒”:“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过去世中,离现在最近的七尊佛陀,对于弟子们所通用的戒律。我们如果确实做到了这样的要求,便是一位标准的清净佛子。如果光是口头功夫,三岁小儿也可以信口说得;但论到到实行,恐怕八十老翁也不容易行得呢。因此,释迦世尊的教训之中,戒也是分等级的:那就是通俗的五戒十善,半通俗的八戒,出世的沙弥戒与具足戒,以及人世救世的菩萨戒。通俗的五戒十善,是比丘沙弥一切戒的基础。能把五戒十善持好了,其他的戒也就容易持守了。所谓五戒十善,五戒就在十善之中,明白了十善,也就明白了五戒。十善的内容,分为三类:1.身业类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2.口业类有四种:不两舌挑拨、不恶言谩骂、不淫词艳语、不散乱杂话;3.意业类有三种: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把十善修好,就称为三业清净,如果身、口、意的三种行为不能导入正轨,不能保持清净,那不要说修持解脱,就连一个基本的人格,也是有缺陷的。所以佛教的修持法门,是以持戒为一切法门的基础。刚开始不能持得清净,也不要气馁,只要持之以恒,渐渐地成为习惯,久了自然就会清净;要是怕犯戒便不持戒,乃至反对持戒,那就不行了。

在十善之中,意业类配饮酒戒,前面的身口两类,配杀、盗、淫、妄的前四戒,便是五戒的范围。犯戒以既成的行为事实为主,所以仅有意念犯戒,不成正罪。但在十善之中,却以意业的主宰力最强,所以佛教的持戒精神,重在内心的发意,不重肉体的贞操,比如遭人强奸而不受淫乐,便不成犯戒。特别是“邪见”一项,那是十善的罪魁祸首。所谓邪见,就是不信善恶因果,如果不信因果的入,他是不能学佛的。下信因果,未必就是恶入,甚至也可以是善人,但是,最大的恶人,定是不信因果的。不信因果,就不会考虑到未来的业报问题,业报问题虽属于功利的庸俗的范围,但那确是存在的,并有抑制罪恶作用及鼓励行善作用的。既然否定了业报的观念,巨奸大恶,也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所以,唯有深信因果的人,才能把戚持得清净,才能把心摆得平稳。

(二)修定

定,也就是弹定,如果说戒是为善去恶,定便是心的收摄,所以禅定的名称叫作弹那(静虑或思惟修),又叫作三昧(等持)。总之,心不散乱而住下一境的状态,便是惮定。定的修持,可以说是一切宗教所共同的要求,要想在身心方面得到宗教的显著受用,唯有修习弹定是最好的方法。印度的各派宗教一一佛教称他们为外道,却有弹定的经验。据佛经的记载,印度有很多外道,最高的定境能到五色界的四主处定。阵定的作用,可以抑制我执,我欲的放肆;从积极一面,可以开放我们的精神潜力。禅定既可收摄散心,防止物欲泛滥,乃至排除欲念而进入无欲状态。惮定的修得义必须是离欲之后的事实,所以任(欲、色、五色)三界之中,欲界天是福报而不是禅定,离欲之后的色界天,才是禅天的开始。为此,要想证得无我,首先要离欲,要想离欲,最好是修定。禅定可以离欲,离欲之后的精神境界,自然是自由境界。

禅的境界有很多,通常所说的是九次第定,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色界定,经过无色界的四空定,进入灭受想定(亦称灭尽定),才是解脱的境界,才是罗汉的境界。外道只知修定,而小知性空的无我;所以即使到达第八定,一切物质及妄念都空去了,“我”却还未空除,因此无能山离二界生死,等他们的定力退失,出定后义再回到生死轮回中了!

修禅定,知见要正,不寸夹杂妄念,比如不可为求生天国而修弹定。那样便挟带有欲求念想,仍是厌此欣彼,就算定力能使其生天,这样的人也还是依恋定乐而吓;再会希望解脱生死,这下是佛教希望的。至于通常所称的“着魔”,那又是等而下之的一类了,那往往是把幻境认作是神迹,认作是证果。本来,定中就可能巨出现幻境籼定境两种现象。但是,幻境与定境不同,从不净的妄念中产生的是幻境,这在神经系统不正常的人最容易发现。他们所见的幻境,跟他们平日所想的境物是相同的,只是更加奇妙化了而已;其实,这是他们心底妄念的反映。未习定时心太散乱,所以不易觉察,一旦把心梢微静下,微细的妄念便会趁机显现,这在缺少反省力的心态之下,就会以为那是一种砷迹。这是危险的,也是不幸的。

至于定境,那是在把心念集中十一点,普化成—片,扩大成一团,把这专注不散乱的心力,融和了外境成为自心的内境,随着定力的深浅,能把心力扩大开去,感应开去,其中所得的经验,便是定境。神通,是定力的化现,感应力的作用。注意一点,定境是不容许分别的,只能体会而不能名状,一旦诉诸言表,也就变了样,仍是幻境。如果定境而有现象的作用,那已是由定力所生的神通了。

修定的方法很多,如果归纳起来,不外是止观的修习与协调。止是心的着落、安定、静止,观是根据这个止的要求而思惟。如果只止不观,便会偏于枯槁而易昏沉;如果只观不止,便会偏于分别而起散心,所以要主张止观并行均等。禅林中有一句话头“念佛者是谁?”通常被视为禅定的入门工夫。定的工夫,固然要以静坐为基础定境的获得,全靠静坐却不成。因此,禅林又有参禅一说,“参”就是“观”的工夫。参“念佛者是谁?”,也就是观想“念佛是谁?”。观想如此重要,所以天台宗的修禅场所不称禅堂,而称观堂。

念佛是用心念的,用谁的心呢?我念佛当然是我的心在念,最要紧的关头,就在这个“我”字上面,从“我”字上面一针见血地戳下去,问:“我在那里?”肉体四肢是我?五脏六腑是我?呼吸是我?精神是我?再深一层地搜寻,我的本体究竟在那里?找到最后,终究是了不可得,“我”既不可得,妄心也就静止。一到心止,便得身轻安,离开定境就不太远了。话又说回来,一般的心止,未必就是入定,要是工夫不到家,散乱的分别心一止下来,就会渐渐地入于昏沉状态,那就不是定而是枯坐、是沉闷。定不是昏沉,定是精勤不懈地保持着一片空明朗彻的心境。因此,止了之后,如觉昏沉来临,还要马上再起观照思惟:“念佛是谁?”这样不断连续下去,工夫纯熟,自然会引入定心。

关于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教禅,有此一个公案:六祖教惠明参禅,并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么与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也就是说,行禅者若能不思善不思恶,这样的心境就会有自性本体显现。那也正是一种无我境界的显现。所以禅宗教人参禅,还有一句嘱咐:“离心、意、识而参”,不依心体、不藉意思、不用识辨,正在此时,那能还存有什么事物在我们的脑中呢?这些都是顿悟的方法,是直下指归的方法,比起止观均等的方法,又更进了一步。在一般凡夫,恐怕用止观的方法还是比较安全些。禅观的方法还有很多。大致上说来,中国禅宗修的是如来禅,此一教法将定的工夫活现并融和于实际生活中。这依据在经中说的“如来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中国禅师们也说“饥来吃饭困来眠”,这是生活禅的本意。这样一来,枯坐守寂的小乘禅便在中国被扬弃了。当然,这也有流弊,因为如来禅虽在行住坐卧中,却与实际生活打成一片,但它要求是上上根机的人,凡夫俗土恐怕还得亦步亦趋循路子来。要知道常在定中的只有佛和八地以上菩萨,在常人哪能不受外境的牵动呢?我们这样的人,谁能见色、闻香、听声,乃至触恼等等,毫不动心?说句踏实的话,修定方法,还是要从静坐及止观人手。静坐,不等于修定;修定,最好是请已有禅定修养的人直接传授,否则就容易出毛病。比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蕴处界观、数息观,这是小乘的五停心观,尤其是不净观与数息观,最受重视。这些观法只从书本上学,是靠不住的。

修定的人最好先由静坐人手。静坐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第一,要有寂静的环境;其次,要有平静的心境;再者,要有一个平稳的坐姿。不论单腿盘坐、双腿盘坐,或交叉盘坐都可以,目的只在平衡身体重心,保持不倒的坐姿。要是老人,腿脚不便,也可不盘而两腿垂地。还有,两眼的视线,最好要集中在座前的二三尺处之一点,不注意它,也不放弃它,否则,不入昏沉便会散心。眼睛如觉不适,也可暂时闭上后再微启。

如果没有内行的禅师指导,上面所说的止观方法大致可以练习。但要注意:不要希望从修定的工夫中求得什么神迹,如果先就存了某种杂念,修持之后,一定会出岔子。要是不存杂念也有幻境显现时,那就必须提高警觉,马上回心返照,观察我在那里?若“我”也找不到。幻境自然消失。再者,修习中可能出现种种可喜或可怖的幻境,但尽可置之不理,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总之不以为这是灵验,也别怕它是魔障。

如果有些人不习惯静坐,心太散、意太乱,静不下来,那就另修礼拜、读诵、忏悔、持名念佛等的法门,这是依赖佛菩萨的他力,提携接引我们本具的自力,选定一门,或选定有连贯性质的数门,比如修弥陀净土的,应该拜弥陀佛像,诵净土经论,念弥陀圣号,观西方乐土的种种庄严,这就是一贯性的法门。只要恳切持久地修持下去,就会渐入佳境。所以,这也是修定的方便法门,这是从动中取定的方法。比如《阿弥陀经》的念佛法门,也在求得一心不乱,那也就是定的一种。修持,最要紧的是信心、敬心、决心、恒心;死心塌地地信,虔诚皈命地敬,勇往直前地行,持久不懈地修。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急求速效,每日定时定数地修持下去,平心静气地修持下去,必然会有成效的。即使久修不验,那是工夫不纯,不是佛法不灵。在此,我想顺便一提:时下一般寺院的课诵,往往只顾形式唱念,而不顾内心修养与陶冶的修持法,实在是极待纠正的。

(三)修慧

慧,是睿智的意思。修持佛法的目的,是在求得解脱,如果只修戒定而不修智慧,还是不得解脱。戒的作用,像是治病的药;定的作用,像是调补的药;慧的作用,像是指导生活的知识。治了疾病,强了身体,还得要有超人的理智,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所以慧的功用,要比戒定更大。至于慧的产生,也与戒定有关,通常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慧又转过头来,指导持戒,指导修定,就这样连环地形成了螺旋状态而向解脱之道迈进。如果只修戒定而不修慧,那便是不得解脱要领的盲修瞎炼!

不过,慧的成长,不一定全部要赖戒定的滋养,所以,通常把慧的来源分为四类:闻慧、思慧、修慧、证慧。从听法(包括阅读)而得到的智慧,称为闻慧;加以自心的思惟而后,所得的心得,称为思慧;再将自己的心得,从事于实际的践履,从实践中所得的心得,称为修慧;若能亲自体验到了这种心得的本来面目,便是证慧。但我在此必须指出,在这四慧之中,除了闻慧以外的其他三慧,都与戒定有关,特别是与禅定的关系。因此,解脱道的证得,没有这三学的相互为用,根本办不到。虽然有些慧力待别高的人,不必经过呆板的禅定修持过程,一经点破,就得解脱,但是在其解脱之际,仍得有一种定的力用促成,不过那是非常快速的,所以称为电光喻定。由此可见,我们也不必批评不修禅定的人就等于没有修持。前面说过,如来是“无有不定时”的,真正的大定、深定,绝不限于静坐,《首楞严经》所说的大定,也就是这样的。

最后再说几句,我们中国向来有一种几乎是根深柢固的观念:以为修持办道是出家人的事,布施供养是在家人的事。其实,佛法不是出家人所专利的,佛法是属于一切人的;修持不是秘密的事,出家人固然要修持,在家人也是要修持;出家人固然要教在家人布施供养,更要指导在家人来如法修持。信佛而不亲自修持,便得不到信佛的确切受用;佛法如不让大家来普遍地实践,也就收不到化世的理想效果。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