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禅理故事


兔子焚身

佛陀住世的时代,有一位舍卫国长者的儿子跟随佛陀出家修行。这位比丘,平时只喜欢亲近村落与俗家的眷属们来往,他不喜欢读经,也无法适应僧团中的生活,使得同在一个僧团的比丘们为他感到非常地惋惜。

于是佛陀让这位比丘离开僧团、远离村落,一个人到阿兰若处去修行。由于断绝了所有的染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进用功之后,这位比丘很快地证得阿罗汉果,具足六种神通。当初同处在一个僧团的比丘们觉得很讶异,为什么一位原本喜爱亲近村落的比丘,一个人到了静处独居修行,竟能这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为了解除大众的疑惑,佛陀慈悲开示这位比丘过去世的因缘

佛陀告诉大众,这位比丘不但是今生能够一个人在阿兰若处精进修行,其实,在过去生中就已经是如此修行。在过去久远劫时,有一位仙人独自在山林间精勤修道,仙人平日以山中所生长的蔬果来维持自己的色身,由于日夜精进不懈,感得山中的一只小兔子前来护持

过了数年,仙人所居的山林遇到了一场前所未见的大旱灾,山中所有的树木花果逐渐干枯,仙人平日赖以维生的食物也就开始缺乏,因此仙人动了念头,想要离开这多年来精勤办道的处所,到村落去乞食。护持仙人用功的兔子请求仙人不要离开,继续留在山中修行,并接受自己的供养。为了使仙人能够安住于山中用功,兔子开始负起供养仙人食物的大任,但是在大旱当前的山里,实在很难找到可以供养仙人的蔬果,但兔子一心为了使仙人能够不因饮食的困乏,而中断数年来的修行,于是决定以自己的身体来供养仙人。兔子做了这样的决定之后,捡拾了许多柴火,回到了仙人居住的地方,就在柴火燃烧旺盛之际,兔子义无反顾地投入火中,以自己的肉身供养仙人。

仙人见到兔子投身火中,以身体来供养自己,当下反省思维:这只兔子平时就在身边守护着自己的修行,而今天又为了自己而投身火中,这样为法忘身的精神,就如同菩萨为了众生,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而毫无怨言。仙人感恩兔子的舍身为己,悲伤地接受了兔子的供养,这时,天帝释提桓因的宫殿震动了,天帝以天眼观察,发现原来是兔子舍身护法的义举,撼动了天地。天帝被兔子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动,遂降下甘霖,解除了持续已久的旱灾。干旱解除了,山中的花草树木也就慢慢地生长出来,仙人又有了得以维生的蔬果,便继续留在山上用功办道,经过如此精进不退的修行,仙人不久便证得了五种神通。

佛陀告诉比丘们,这位证得阿罗汉果的比丘,就是当时的仙人;而以生命来供养仙人的兔子,就是我的前生。因为往昔的这段因缘,所以今日我也能够令这位比丘远离所爱着的眷属,一个人到阿兰若处精进用功,证得阿罗汉果,得自在解脱

割绳

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一只风筝,再怎么飞,也飞不上万里高空,是因为被绳牵住;一匹壮硕的马,再怎么烈,也被马鞍套上任由鞭抽,是因为被绳牵住。那么,我们的人生,又常常被什么牵住了呢?一块图章,常常让我们坐想行思;一个职称,常常让我们辗转反侧;一回输赢,常常让我们殚精竭虑;一次得失,常常让我们痛心疾首;一段情缘,常常让我们愁肠百结;一份残羹,常常让我们蹙眉千度。

善生童子

从前,印度有一个大国叉尸罗国,国王叫提婆王。提婆王膝下有十个王子,各自统领一个小国。善住王子统领的国家最小,但国力稳固,百姓生活富裕。邻国有一个恶王叫做罗目侯,十分眼谗善住国的富庶,于是派兵侵略。善住国王虽然尽力抵抗,怎奈寡不敌众,丢失了国土。他只好向父王的得叉尸罗国逃去。

当时,善住王膝下有一个男孩名叫善生,年仅七岁,十分可爱。善住王夫妇抱着儿子,在兵荒马乱之中逃到国境外。从本国到父王的国境,要费七天的时间,中间隔着荒无人烟的荒野。他们携带,七天的干粮,踏上逃亡路。不料,中途迷了路,七天后仍未抵达父王的国境。粮食吃完了,这样下去,一家三口非饿死不可。

“不能让三个人都丧命在路上,总得牺牲—个人,让其他两个人活下去。”善住王心里暗自寻思,看见夫人拉着儿子的手走在前面,善住王抽刀就要从背后砍她。就在这时,善生急忙阻止父王说:“千万不能杀死母亲,世上怎有孩子吃母亲的肉来维持生命的呢?请父王杀我吧!应该把我的肉作为你们的粮食才对。”善生说完,紧紧搂住母亲不放。

善住王收了刀,泪落如雨。善生又对父王说:“请割下我的肉当粮食吧!但是如果我死了,肉就会腐烂。所以不要杀死我,只需一块一块地削下肉来吃,保住性命就行。”可作父母的怎么也不忍心下手。善生看见如此情形,就自己拔刀割下身上的肉,跪着呈献给父母。善住王夫妇惊惶失措,悲叹许久,最后只好成全爱子的心愿,吃下他的肉。连续几天,善住王夫妇一直在悲伤与饥饿的旅途上苦撑。善生童子的身上,也只有骨骼之间仅存的几片肉了。父母最后取下这几片肉,充作粮食,然后含泪把爱子的尸骨留在荒野上,匆匆离去。

当父母离去后,善生王子心里祈盼:“父母亲啊!但愿你们能够平安回国,也希望以我这份自我牺牲的功德,将来能开悟成佛,济度—切众生。”

他一念至此,三千世界,六种震动,天上诸神赞叹之余,泪如雨下。这时,帝释天王为了试探善生童子的心,化成一只狼来吃他。善生毫不畏惧地说:“虽然我仅存一副骨头,也愿意施给饿狼充饥。”帝释天立刻消失狼形,现出本来面目,赞叹道:“割下自身的肉来维持父母的生命,真是罕见的义举。你如有什么愿望,不妨对我实说。”

善生说:“我没有其他愿望,只希望开悟成佛。”

帝释天又问“你的身体,已经无肉仅存骨头,到了这种地步,你恨自己的父母吗?”

善生说:“我没有一点儿憎恨之心。倘若我能悟道成佛,就可以还我本来面目。”

善生童子话音刚落,忽然皮肉渐生,很快便恢复了原来的可爱身影。

富人和鳖

很久以前,有个非常富有的人,虽有万贯家财,但心地仁慈善良。

有一天,他去市集买东西,见到有人在卖一只受了伤的鳖。看到那只鳖可怜的样子,想到它可能会被人买去杀掉吃了,心中实在不忍他就走过去问:“你这只鳖要卖多少钱?”

卖主知道这个人有的是钱,又富慈悲之心,为了积善放生,出多少钱都不会在乎,当然不会放弃这个绝好的赚钱机会,于是开口说:“一百万钱!要是您想买,就出这么多,少一个子儿也不卖;要是您不想买,也好,我正准备拿它当晚饭吃呢!”

富人一听,立即付他一百万钱,把鳖带回家去,他轻轻地把鳖放入清水中,细心地给它洗干净,找来一些草药,敷在伤口上然后把它放到附近一条河里看着它慢慢地游走。

半夜,富人听到门口传来轻轻的“嚓嚓”声,心里非常奇怪。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白天被他放走的那只鳖。

鳖见了他,还没等他开口问,立刻用人的话道:“恩人!要是今天没有碰到您,我的生命就危险了!我受了您那么大的恩惠,但我只是一只普通的水中之物,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报答您的,实在惭愧。我常年在水中生活,多少了解水中的变化,现在我要告诉您,大洪水马上就要来到,请您赶快准备船,收拾东西,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的。”

富人非常感谢它。第二天早上,他马上去宫中,向国王报告这个消息。

因为富人向来以做好事出名国王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因此也准备好一切。

过没多久,鳖又来了,它说:“快上船去,洪水来了!你快上船跟着我走,我会把你带到安全的地方去。”

富人立刻跳上船,跟着鳖往安全的地方去。

这时洪水已到,从远处像一堵高墙一般地汹涌而来,奔腾着、咆哮着,卷着漩涡、翻腾着浪花,洪水漫天涌来,铺天盖地。

富人坐在船里,忽然发现大水中有一条蛇跟在船后,就把蛇救上了船。

不一会儿又看见一只狐狸无助地漂在水上他又想办法把狐狸救上船。

鳖见了他的善行,非常称赞。

没有多远,他又看见有个人在水中漂浮着、挣扎着,正在呼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富人见了就说:“快救这个人吧!”

然而这次,鳖却坚决地说:“不要救他!不少人的心都是伪善的,他们从来不讲信义常常是趋炎附势、忘恩负义的。千万不能救他!”

富人说:“你说的当然有道理,不过飞鸟走兽我都救了,见人快要淹死了却不救,这也太不仁义了,我实在不忍心啊!”

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终于将那人救上了船。

鳖见劝说无效,只好叹口气说:“唉!善心的人啊!你会后悔的!”

富人的船由鳖带路,终于战胜洪水,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鳖向富人告辞;蛇和狐狸也各自离去,找它们的住处去了。

狐狸找到一个洞穴,安稳地住在里边。有一天,它发现洞里有古人埋藏着的一百斤金子立刻高兴地想:“哈!这下子我可以用它来报恩了!”它急急忙忙地窜出洞,跑去告诉富人:我受了您的恩惠,保全住性命,心中一直不敢或忘。您知道,我是住在洞穴中的动物;就在我刚找到的那个洞穴里发现大约有一百斤黄金。这个洞不是墓穴,更不是住宅,我既没偷也没抢,凭空得到这么多金子愿将它全部送给您,来表示我的谢意。”

富人想:“我要是不拿也是放在这里白白浪费了,不如拿去救济贫穷百姓。”于是,他跟着狐狸去洞穴取出黄金。

那个被富人从水里救起来的人,见到黄金立即起了贪欲之心,他要求说:“分给我一半!”

富人给了他十斤。

那人嫌太少,威胁说:“好!你不给我吗?那我就去官府告你说你掘了别人的墓窃取墓中的黄金,你要被治罪的!”

富人说:“你说的都是谎话!现在洪水刚退,穷人都等着救济,我要把钱分给他们,不能都给你呀!”

那人见富人态度坚决知道这个办法行不通,便想:“好吧!你不给我那么多金子别想有好日子过!”他真的去报告官府。

官府把富人抓了送到监狱,关了起来。

狐狸和蛇听到了这件事非常着急,它们商量说:“得想个办法,把我们的恩人救出来才行。”

蛇想来想去忽然心生一计叫道:“我有办法救他。”

说着它立即到野地里找到一种很特别的草药,口里衔着它溜进监狱。看到富人面容憔悴、忧愤交加地坐在那里,蛇心中十分难过;它悄悄地对富人说:“请您别担心,也别发愁,我来救您了。这草药您先妥善收存起来,我马上溜进宫里去咬太子,我的毒是一种剧毒,世上只有这种草药可以治,其他办法都救不了太子的命。太子一旦被毒蛇咬了,国王必定立即征求良医良药,您就可以藉给太子治病的机会出狱。”

蛇果然溜进宫里去咬太子了。

太子的性命垂危,真是急坏了国王。宫中的御医用了各种办法,也无济于事,眼看太子性命难保,国王派人去各地发布命令:“无论是谁,只要能救活太子我将封他为相国,与他共同治理国家!”

命令也传到狱中。

富人马上自告奋勇带着蛇送来的草药去给太子治病。

果然,药到病除,太子立即转危为安。

国王这才松了口气心中万分高兴。

他问富人:“您为什么会被关到狱中呢?”

富人将所有事情,原原本本地讲给国王听。

国王听了叹息道:“唉!这是我的错!我实在是太不了解外面的事情了,让您受苦了!”国王立即下令,将那个诬陷好人的忘恩负义之人处死,封富人为相国,两人共同治理国家。

小偷飞天鼠

京城里,小偷飞天鼠是个让官府和大户人家,个个恨得牙痒痒的头痛人物。尽管各处发下高额赏金的捉拿告示,却从没有人前来举发,因为根本就没人能见到飞天鼠的真面目,顶多只能看到这只动作矫捷的老鼠,在月下疾速闪掠的一点黑影。

但是捉拿不到飞天鼠的最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他的武功高强,而是因为个头瘦小皮肤黑褐的他,长得实在是太不起眼,所以没有人会怀疑到他头上。他走在街上的样子,就活像只饿到瘦出了一身骨头的小老鼠,出来翻找垃圾堆里残剩的食物。

对于城里寺院举行浴佛节的大日子,飞天鼠当然不会错过这个下手好机会,所以便尾随着善男信女,假装到寺内参拜。

当他随着民众,顺着法师的指引前去用斋饭时,眼尖的看到厨房里居然有个金光闪闪的大宝物,眼睛忍不住的也闪闪发亮。

“天哪!居然会有金子打造的大锅子,若能偷到手,我这一辈子可是不愁吃不愁穿了。”飞天鼠这会儿简直乐得可以背起金锅,一口气就跳入月亮里头倏忽不见。

但是他转念一想,这口大到可以双臂合抱的金锅子,可不像他平常偷的女人家首饰般轻盈,得要好好想个办法,才能不动声色的悄悄运出寺外。

不久,寺内多了位新剃度的法师,这位正是过去的飞天鼠,现任的寺院典座法师。当他一如寺院新披剃者,先分配到厨房工作时,内心的快乐自然不可言喻,因为正可以名正言顺的每天留在金锅旁边熬汤做菜。

但是让平日昼伏夜出的小偷最难受的是,过去清晨三、四点,正是他宝物到手,可以回家睡大觉的时候,现在却必须起床煮饭。刚开始的几个晚上,他望着窗外独自发光的月亮,想到过去月亮一出来,就是他晚间活动的时候,心中有股说不出的孤寂。

尤其他一进厨房就闯祸,因为他的注意力都在那口金锅上,所以该加盐的放成糖,该放糖的加成盐,而挨了位煮了四十冬饭的老典座骂:“你不要小看了做饭,历代的佛门大师可多是从煮饭做起的,如果用心,也能够与佛心相印。”

老典座说的佛心,飞天鼠自然不懂,但他可知道大殿里的佛和他眼前的锅子,都是用他最喜欢的金子做的。或许是这样,每当礼佛时,他总是特别欢喜,希望佛菩萨快点把那口金锅布施给他,而他发愿要在他煮饭的这段日子,用心做出最好的菜来供众。

一天老典座拿起汤勺,试了口飞天鼠熬的汤后,居然笑弯了两道白眉对他说:“嗯,煮得不错,味道出来啦。”从没有被赞美过的飞天鼠,当时的反应竟像是冷不防被捏起的小老鼠,害羞到全身怕得发起抖来,而不住摸着自己的光头傻笑着。

那天晚上,他看到天空里的月亮,就像是圆口金锅里黄澄澄的高汤,清澈得可以看到自己倒映着的脸不住笑了起来。

而在随僧团念佛时,原本口中的佛号,就像滚沸的汤泡乱了板眼,日子一久,浮乱的心渐渐冷却成一锅透心凉的夏日冰点。这时的飞天鼠,已经不再想要背着金锅跳入月亮,但是他仍旧难改偷儿本性。

过去凡是他想要偷到手的东西,从没有失手的记录,但是他怎么也没有办法去了解,每天口中所念的弥陀佛究竟是谁,怎样才能把看不见的阿弥陀佛偷回家。就这样,他走路也念佛,做饭也念佛,做梦时也还梦话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又快到浴佛节的时候,老典座告诉他住持法师将为信众开讲《阿弥陀经》,要好好准备一千人份的斋食。由于忙着准备大量的饮食,所以飞天鼠虽然很想聆听住持法师的精采开示,告诉他阿弥陀佛究竟在哪里,但为成就大众听经,只好忍痛放弃。

当众人都坐在大殿里听住持法师讲经时,飞天鼠正在燠热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虽然出了一身热汗,他却觉得像淋着雨般清凉,仍旧一边以汤勺搅动金锅里的热汤,一边念佛。因为要煮的菜量太多,飞天鼠忙碌到最后,心中清澈到连一丝菜渣都没有。

就在熬好汤后熄火不久,飞天鼠从雾气渐散的金黄色汤面,看见自己的脸,当下他欢喜的围着金锅绕佛三圈。因为他终于知道阿弥陀佛就在这里,不必再到别的地方去偷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