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嗜欲杀身,勿以财货杀子孙


有些父母、长者非常想不开,就想着要给孩子多留一些钱,结果呢?留得住吗?告诉大家,留成什么?祸根。老祖宗留了一句格言,告诉我们“勿以嗜欲杀身,勿以财货杀子孙”。一般的人没有见地,留很多钱财给孩子。“我教子,唯一经。”范公的后代八九百年不衰,他留给子孙的就是“济贫活族之义”,救济整个家族,救济多少个贫穷人,这样的道义留给他的子孙。所以当时他在世的时候,是一千亩义田,到清朝的时候,是四千亩义田,青出于蓝胜于蓝。所以范公后代的福报非常大,因为传承了他这个道义。

而林公也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他说“子孙若如我”,子孙的素质跟我一样,都不错,“留钱做什么?”你留钱给他干吗?“贤而多财”,他本来还是蛮贤德的,给他很多钱,“则损其志”。他说我爸爸赚得够了,我干吗还去努力?把他的志气给折损了。“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素质已经比我差了,还留钱给他干吗?“愚而多财”,子孙素质比我差,你还给他很多钱财,“益增其过”,根本就是让他更骄奢淫逸。那不就是以财货杀子孙?

现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在报纸上看到好多大企业家去世了,马上登场的是整个家族争财产,甚至于争了好多年,他的棺木都还没有入土。他赚了那么多钱,最后呢?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人算不如天算。这个是去世以后是祸根。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还没有去世就是祸根。在台南有一个企业界的人,他也很忠诚,在一个企业待了一辈子,积了二十亿台币的财产。二十亿不算少,而他建房子,花了多少?一亿。我当时听到第一个念头:这个做法就是败相已露。你很有钱,很炫耀,很挥霍,上行下效,铁定败的。历史当中没有说哪一个父母很奢侈,最后下一代兴旺,没见过。所以一个家要三四代不衰,曾国藩先生说一定要坚守勤俭;要五六代不衰,一定要谨慎朴实;要八代十代以上不衰,一定要孝悌。他看了太多的人家,总结出来这些经验。

你花一亿建房子,首先你的后代会觉得,我老子有钱,那他就开始乱花钱。第二,盖一亿的房子,不就是告诉小偷们,有空到我家坐坐。哪有智慧?刚刚讲到那位用一亿建房子的男士,最后孩子养成奢侈的坏习惯,还赌博。他中风管不了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二十亿全部败光。这是他还没走以前,就变成祸根。请问大家,他们家的悲剧结束了没有?才怎么样?刚刚开始。因为孩子已经大了,养成很多坏习惯,要改谈何容易?除非他们遇到伦理道德的培训课程,是不是?所以,把这些重要的伦理道德教育送到家家户户,可能就改变了他们家庭的命运。

刚刚这个是没有智慧的人经营的人生,有智慧的人就像范公、林公,留留得下来的阴德庇荫子孙,留最好的榜样让子孙效法。不只在家庭如是,在我们的单位,我们老师时时都想着,当时陈校长、王校长在位的时候给我们的那些叮咛教诲,留下来的校风,影响深远,经过了几十年都还影响着这个学校。那你确实是留留得下来的。带带得走的,什么带得走?灵性的提升、智慧的提升,还有你这一生所攒的一切善行,都带得走。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哪有一颗种子种下去会白种的?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