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应是一种享受 而不是负担或痛苦
对这世间的天地万物,要先学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想法:今天要大回向了,终于要结束了,可以轻松了,解脱了!不可以有这种想法。如果你视这七天的辛苦为畏途,大可不必来。那么,每天都可以过得轻松愉快。所以,不要认为来这里是受苦,应当说是享受——享受法的快乐,享受修行的快乐,享受向极乐世界迈进的快乐。
每天看三宝(佛、法、僧),听法师开示,修行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不是痛苦而是快乐,要抱持这种健康的心理。修行人没有所谓的假期,因为持续不断地用功对修行而言是很重要的。若要等临命终再来用功,有定力者当然无妨,问题是你会不会有病苦或业障现前?若这两项现前,那可就凄惨了?病苦现前,虽说你很认真念佛,但宿世造何恶业,自己亦不得而知。发生车祸,被撞得丧失记忆,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平日虽很用功念佛,但业障现前也束手无策。又如有的癌症患者,在末期时疼痛难当。我们临命终是否有上述情形,是很难逆料的。
你说临终十念即可往生,但是否有把握临终能保持正念?所以要珍惜有生之年,身处坏的环境,作坏环境的观照来解脱;身处好的环境,做好环境的观照来解脱。不论何时,都要作观照,以求解脱。例如:在病苦中就观照色身无常,只是臭皮囊,无常终有一日降临,所以应该要放下。身体健康就观想:真值得庆幸,能有体力拜佛、念佛,所以应当更加用功。贫穷的人就观想:反正我没钱,晚上不关门也不必担心人家来绑票。富人就如是观想:我的经济能力不错,能够布施修福。不论贫富、健康、多病都无所著,要懂得珍惜。否则就像慈禧太后,八国联军时,自北京仓皇出走,来到四川时飢肠辘辘,有人献上地瓜。平日吃满汉全席的老佛爷,从未吃过地瓜,因为饥饿只好将就,吃后还赞不绝口。她平日在宫中养尊处优,讲究排场,此刻为了逃命,也顾不得威仪了,专注得连自己的身份也摆在一旁。放下身段后,就觉得地瓜很美味。等到和解,八国联军退兵,她的架子又端起来了,耀武扬威的心态又出来了,终至亡国。因为她忘了自己是谁。由上述的故事可以知道,一个人若真为生死,像慈禧太后那样,后有追兵,就会拼命奔逃而忘了自己是一国之君。不但如此,满汉全席、考究的服饰、鞋子、冬暖夏凉的皇宫……全都置诸脑后,只为逃命。这心情比打佛七还要厉害,还要专注。
我们修行若用逃命的心态去用功,犹如无常鬼在背后追逐般,若不往生就被抓到三途径受苦,就算作人也很痛苦。生恐怖心,毫不眷恋,忘记世间种种假相,一心一意拼命了生死,大家都会往生。用这种心态打佛七,保证会往生。就像慈禧太后逃命,我们被无常抓到也是没命啊!慈禧太后忘了自己的身份是谁,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福报,穷奢极侈、愤恨、斗争,终至亡国。同样,我们修行人若忘了念佛,就难以往生。若一个人仍放不下是非、恩怨,竟日听东听西,在是非中打转,我保证此人必定不会往生,能不堕三途就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