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脸书总裁 居士范仲淹为啥能裸捐财产创办NGO?


美国社交网站“脸书”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喜得千金,为庆祝女儿来到这个世界,扎克伯格夫妇发布了一封“写给我们女儿的信”,宣布他们将在有生之年,捐出家庭所持有“脸书”股份的99%(市值约为450亿美元),用于发展公益与慈善事业。这条信息,立即让我想起一位生活在千年前的中国先贤——范仲淹。对,就是那位让我们记住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的范文正公。

对~就是我范仲淹(图片来源:资料图)

大约在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前后,时任杭州太守的范仲淹宣布捐出他一生的全部积蓄,在祖籍地苏州购置了一千余亩良田,建立一个宗族福利基金,叫做“范氏义庄”。按范氏义庄章程,凡苏州范氏宗族的族人,均可从基金中获得如下收益:

一、口粮:五岁以上的族人,不分男女,每口每月给白米三斗。

二、衣料:成年族人每人每年给冬衣衣料一匹;十岁以下、五岁以上的儿童各给半匹。

三、婚姻补助:族人嫁女,给钱三十贯;女儿若改嫁,给钱二十贯;族人娶媳妇,给钱二十贯,二婚不给钱。

四、丧葬费:族人身亡,按其辈份大小,给予二贯至二十五贯的安葬费。

五、路费:族人参加科举,或者外出赴任,给予路费补助。

这个范氏义庄后来运行了900年左右,直到民国时期仍然存在,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维持时间最长的NGO。

当然,说范氏义庄是NGO,可能有一些朋友会不同意,因为义庄具有封闭性,其福利只能为同族之人分享,一般情况下外人无权染指。不过,范氏义庄的章程又规定:倘若乡亲、姻亲、亲戚陷于贫窘,或遇饥荒不能度日,诸房共同核实后,用义庄粮米“量行济助”。可知范氏义庄在实际运作中,还是惠及范氏宗族之外的乡亲与亲戚。

我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像范仲淹这样的中国传统士大夫,以及像扎克伯格这样的当代美国富豪都能够“裸捐”家庭财产,用于发展公益与慈善?

许多人可能会说,富豪捐献没那么高尚,只是为了逃税,作秀。这种被“成功学”与“厚黑学”塑造过的思维,恐怕已失去了理解“善”的心智。其实善端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我们对子女的怜爱、对家人的爱护,都是善端,扩展开来,便是慈善。就扎克伯格而言,按他在“写给我们女儿的信”中的说法,是希望女儿可以“成长在一个更好的世界,比我们今天的还要好”,“为实现此目标,我们要有所付出,不仅仅因为我们爱你,还因为我们对于所有下一代孩子有着道义上的责任”。这段话,其实也可以作为儒家理念“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注脚。这也是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一个反映。

范仲淹创办范氏义庄,也是为了让族人生活在“更好的世界”。范仲淹幼时生活艰难,父亲早逝,母亲改嫁,深知贫穷、无依无靠的滋味。他“未贵显”之时,见族人贫富有差,贫者难摆脱“寒馁之忧”,已“有志于”设立一个基金赈济族人,只是身无余财,“力未逮者二十年”。直至晚年,才得以积下一大笔钱,建成范氏义庄。

当时范仲淹也写了一封“给我们儿女的信”(《告诸子书》),说了他创建范氏义庄的初衷:“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入家庙乎?”对血缘共同体的道义责任,往往是古人行善的起点(其实扎克伯格捐献财产的初衷也是为了祝福女儿),但这个“善的起点”可以扩展,从“幼吾幼”扩展到“及人之幼”,正如范氏义庄成立后,也会“量行济助”乡亲。

再举个例子,范仲淹在苏州南园曾有一块宅地,堪舆家(风水先生)相之曰:“此当世出卿相。”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居住在这里的人会世世代代出卿相。范仲淹听后说,“诚有之,不敢以私一家。”随即将这块宅地捐出来,建为学舍,成了苏州子弟上学读书的府学。钱穆先生说,“中国人的人道观念,另有其根本,便是中国人的‘家族观念’。”从范氏义庄到苏州府学,可为此话作一生动注脚。

然而,范仲淹、扎克伯格之所以能够将一生财产都捐献出来,肯定不仅仅因为他们心有善端,有崇高的道义担当。我一直认为,只有当一个人(不管是范仲淹,还是扎克伯格)捐资行善之后,他仍然能过着有尊严的生活,社会能回馈他们荣誉的时候,才可能会激励更多的人将他们内心的善端落实为慈善,将他们对家人的爱怜扩展为对一般人的善行。

范仲淹决定成立范氏义庄之时,曾有子弟劝他:将财产都捐出来,不大好吧?不如到洛阳修建园林,作为您养老享福之所(“公在杭,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以为逸老之地”)。范仲淹怎么回答?他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且西都士大夫园林相望,为主人者莫得常游,而谁独障吾游者?岂必有诸己而后为乐耶?毋以为虑。”

“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一句,体现了范仲淹并不怎么追求物质享受、而更追求道义之乐的的旷达性格与高贵精神;而“西都士大夫园林相望,为主人者莫得常游,而谁独障吾游”这一句,则显示出在当时的宋朝社会,即便范仲淹无力修建一座私家园林,但洛阳的园林是对他开放的,他仍然可以过上悠哉游哉的舒适生活,受到人们的尊敬。事实上,范仲淹建范氏义庄,流芳百世,不论朝野都回馈以极高的评价,也因此,范仲淹之后,士大夫纷纷效仿,建义庄造福族人、乡人,尤以江南为盛——“吴中士大夫多仿而为之”。

只有到了后世,人们才会将传统士大夫建设义庄的善举视为是“封建大家族为加强宗法统治秩序”,并加以批判。而这个时候,延续千年的义庄慈善组织,已荡然无存矣。

居士范仲淹

范仲淹一生佛缘

北宋名臣范仲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其高尚的道德和伟大的人格光耀千古,永为后世敬仰。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浩然正气,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他的名篇《岳阳楼记》和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被后人千古传诵。

范仲淹先生(989-1052年),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卒谥文正,追封楚国公。先生幼孤家贫,即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他曾遇到一位相士,问道:“你看我以后能做宰相吗?”相士说:“小小年纪,口气不小。”范仲淹又说:“那你看我能否做医生?”相士惊讶地说:“怎么相差那么大?”范仲淹回答说:“唯有良相与良医可以救人。”相士赞叹道:“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先生年少时在山东长白山礼泉寺勤苦读书,每日煮粥两升,冷却后切为四块,撒上盐和菜末,早晚各食两块,以此果腹。后来,先生游学于河南应天府书院,“五年之中未曾解衣就枕,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仲淹不苦也。”

范仲淹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逐步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人们对先生一生的事迹颇为熟悉,而对他与佛教的渊源可能不甚了解。

范仲淹先生自始崇信佛法,与佛教颇有渊源。起初,先生在礼泉寺读书时,偶然间发现寺中地窖内藏有金子,等到后来贵显时,才对僧人言及此事,取金修寺。先生之高尚品格,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此时已自与众不同。先生事亲至孝,母亲去世后,请僧人诵经,孝心感应观世音菩萨助念。藉菩萨之力,母亲得以超升天界。

范仲淹先生一生莅任所到之地,必造寺度僧,兴崇三宝。晚年时曾舍宅为寺,名为天平寺,并延请浮山法远禅师住持。先生留心佛典,诵《金刚经》“辄有冥契”。值得一提的是,据《角虎集》载,先生“常修净业,以养圣胎”。

庆历初年,先生奉命宣抚河东,于旅途间,得故经一卷,名曰《十六阿罗汉因果识见颂》,内容乃是诸阿罗汉诵佛所说善恶因果,识心达本之法(因者,因缘;果者,果报;识者,诸自本心;见者,见其本性)。先生阅读过后,法喜充满,特作序赞叹,流通于世。序文中写道:

“余尝览释教大藏经,究诸善之理。见诸佛菩萨,施广大慈悲力,启利益方便门。大自天地山河,细及昆虫草木,种种善谕,开悟迷途。奈何业结障蔽深高,著恶昧善者多,见性识心者少。故佛佛留训,祖祖垂言,以济群生,以成大愿。”足见先生是深知佛家真谛的。他的两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生还说过‘以万灵为心,以万物为体”、“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先生“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爱持众同,乐与人共”,这些可以说都是菩萨境界,深获佛法之益。先生善写诗文,他的诗文颇有与佛法相通之处。而且他已经开始从佛法中汲取营养,壮大儒学。

范仲淹先生一如历代士大大一样,喜与佛门高僧大德交游。先生曾问道于琅琊慧觉禅师,且有偈赠予禅师:

连朝共话释疑团,岂谓浮生半日闲;

直欲与师闲到老,尽取识性入玄关。

宋仁宗景祜四年,范仲淹出守鄱阳,仰慕古禅师道风,多次拜访问道。古禅师曾寄偈相勉:

丈夫各负冲天气,莫认虚名污自身;

撒手直须千圣外,纤尘不尽眼中翳。

先生还与圆悟禅师相善,并且勉其参方行脚。圆悟禅师在先生的劝勉下,遍参诸方,卒成大器。先生还曾屡次为文表赞佛门高德。仁宗皇祜元年,天竺山日观庵善升禅师入寂,先生为其撰写塔记,表彰德行。浮山法远禅师,曾住持天平寺,入寂后,先生为其撰写碑铭。在碑铭中,先生赞道:“呜呼远公,释子之雄;禅林甘泽,法海真龙;寿龄有限,慧命无穷;寒岩脊骨,千载清风。”

先生曾与起居舍人尹洙为莫逆之交,尹洙临终之日,先以书信与先生告别,先生速来看望,恸哭不已。尹洙忽然又睁开眼说道:“已与公别,何用复来?且死生常理,希文岂不晓乎?”说完后端坐而逝。

先生得到众多良师益友警醒与提携,道业日进,深得佛法实益。纵观范仲淹先生的一生,确实始终是立身行道,真正践履了儒家兼济天下和佛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令人钦佩不已。先生为官则勤政爱民、奖掖人才,居乡则自奉俭约、乐善好施。修水利、举人才、置义田、兴义学、济贫困,先生一生的善行义举,不胜枚举。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新闻资讯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新闻资讯。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