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法角度看《三打白骨精》:谁是真正的魔


电影《三打白骨精》海报

[原标题]多识仁波切:从佛理的眼光看《三打白骨精》

《西游记》是根据佛教思想创作的一部神话小说。从作品的构思和故事情节来看,作者吴承恩有相当的佛学功底。作者用形象化的思维描写了从人到佛、人心净化的艰难历程。西天大雷音寺是佛家学佛修行的最终目的地——佛地。唐僧在取经途中所碰到的千奇百怪的妖魔,不是外部的魔,而是心内的魔,是人心中本具的魔心——贪、嗔、痴、慢、妒、邪见等烦恼

佛说:“最险恶的敌人不在身外,而在自己的心里”。修行的过程就是战胜一个个心魔的过程。战胜心魔的武器不是刀枪剑戟,而是洞察魔性真面貌的“火眼金睛”——慧眼和威力无穷的“金箍棒”——金刚禅。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原型是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塔。该史诗描写的是罗摩衍那王子美丽的妻子悉达被十面魔王抢走后,聪明的神猴哈奴曼塔帮助王子寻找夺回悉达的故事。传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是十面魔王的居地,该岛上的居民中至今还流传着神猴降魔的故事,每年纪念神猴,演出神猴战胜魔王的戏剧。

《西游记》里“三打白骨精”只是一个故事情节,新上演的3D电影《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典型化了的魔性,同样,带垢如来藏心人格化的唐僧,悟空智慧人格化的孙悟空,人心中的三毒贪、嗔、痴人格化的猪八戒、白龙马、沙和尚都用典型化的手段概括集中地表现了各自的性格特点。

黑格尔的《小逻辑》中说:概念名称一产生就超越了原来的对象。电影《三打白骨精》超越了《西游记》故事原型,全面展示了整本《西游记》的思想内涵,真是大手笔之作。

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藏心”。肉眼凡胎的唐僧虽具如来藏心大慈大悲,但凡夫的如来藏心,即佛心是被无明掩盖了的带垢佛心,就像未开发的地下宝藏一样,不能发挥其作用。凡人所具有的自然世俗智,所看到的万事万物是众缘和合的假相,表面现象。如唐僧看到白骨精变化的“老太婆”、“儿童”,信以为真,被“老太婆”伪装的可怜相,花言巧语等表面现象所迷惑,做出愚蠢的动作,教条主义地理解不杀生戒律,不分人妖是非,粗暴地干涉阻止孙悟空的斩妖除魔的正义行动,甚至干出人愁鬼乐的蠢事,口念紧箍咒,惩罚驱逐保护自己的有功之臣。真如毛主席在诗中说的“僧是愚氓”的评价。“愚氓”就是无明覆盖下的众生共相。佛说:“有单一的慈悲或单一的智慧都成不了佛,二者结合才能成佛”。唐僧如果没有孙悟空的护持,到不了西天,取不了真经。

孙悟空虽有“火眼金睛”(悟空智慧)和“金箍棒”(金刚禅),如果没有套上约束他的“紧箍冠”是不行的。紧箍冠是道德和戒律的象征。如果人只有智慧,没有道德是最危险的。具智能的人类,不缺乏智慧,缺乏道德才是产生诸种麻烦的根源。这个紧箍冠是法制,是装进权利的“笼子”。无法无天,把天宫闹的一塌糊涂的野猴头上套上了紧箍以后才变得循规蹈矩、走上正道。

智慧是双刃剑。人类的智慧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空前发展的高度,同时也用智慧造出了毁灭人类自身的核武器等。

慈悲和智慧是佛性的本有属性,贪嗔痴是魔性的三种表现。佛心和魔性是人心中的两个对立面,矛盾的双方共处于人心中,佛性占优势就属善类,魔性占优势就属恶类。孟子的人心本善论,旬子的人心本恶论,都是非中观偏执,他们都没有悟到缘起性空的究竟真理。缘起性就是空性。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众缘形成的产物,随条件的转化而转化,没有固定的绝对不变的本性自性。人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成佛或者变成魔,环境条件是主要因素。

人心中的贪嗔痴也各具两面性,不是绝对的黑恶。所以佛说:烦恼即菩提。“菩提”是觉悟开悟之义。就是说贪嗔痴这类使人堕落的心志负能量,消极因素,可以转化为使人升华的正能量,积极因素。

如密法中有贪嗔痴慢妒五毒,转化为五佛、五智之法。唐僧的随从猪八戒、白龙马、沙僧分别是贪、嗔、痴的化身。将贪色贪吃的猪头怪、愤怒凶残的毒龙、浑浑噩噩的沙僧,经悟空棍棒的训教,消除魔气,引入正道,变成了唐僧的随从。这是烦恼转化为菩提之因的事例。

电影中悟空问:“佛经里讲什么?”唐僧答:“人生的真相”。唐僧的这个回答,一语道破了佛教的真谛。

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非物质组成的世界人生,总的归纳起来有两个层面,即现象层面和本质层面。佛教中观哲学称现象层面为俗谛、假谛,本质层面为胜义谛、真谛。“假谛”就是假相,“真谛”就是真相。和假相相对应的是世俗智,和真相相对应的是真智、悟空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真智的象征。

大多数人的认识都停留在人生和事物的现象层面,认识不到被表面现象掩盖的真相。所以,能有几人看透人生的真相,不被眼花缭乱的现象所迷惑呢?

白骨精要“三打”,说明人心中的烦恼魔是非常顽固的,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各种手段顽固地固守阵地,反扑抵抗。所以,大乘佛教一到七地用一个无量劫年才能破尽烦恼障,破尽烦恼障就获得脱离轮回的阿罗汉位。

这个电影中还有深具启示的“两打”。一是打死极端自私、喝别人的鲜血、延长自己寿命的国王。他和白骨精没有什么不同,该打。二是打唐僧,这是最重要的一打,打死唐僧的我执体,使其证“无我”。

我执是众魔入侵的根源。没有我,哪有害我的魔。消除魔害的根本办法是破除我执。打掉白骨精,还有牛魔王、红孩儿等其它很多妖魔。所以,打白骨精是治表,打唐僧才是治本。佛和魔是相对的存在,相对的一方消失,另一方也失去存在的前提而随之消失。所以,佛不存在了,魔也就不存在了。唐僧不存在了,吃唐僧肉、喝唐僧血的白骨精也就不存在了。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即无佛,也无魔。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关于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