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


心奴為“怒”,如心為“恕”

“怒”字上面是一個“奴隸”的“奴”,下面是一個“心”字。這就是告訴我們,當我們發怒的時候,就是把自己的心變成了奴隸。民國時期著名的民間教育家王鳳儀老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恨怨惱怒煩,人生五毒丸。吃了半顆就生病,吃了一顆要你的命。”所以,發怒確實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五臟六腑之所以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病症,全都是和恨、怨、惱、怒、煩這五種不良的情緒有關。那怎麼辦?我們就要轉“怒”為“恕”。

“怒”,把“又”字邊的棱棱角角磨得圓滑起來,就變成了“恕”。這個“恕”字寫得也很有味道。“恕”,上面是一個“如”,下面是一個“心”,告訴我們,“如心”才叫“恕”。如誰的心?如對方的存心。你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你才能夠轉“怒”為“恕”。孔老夫子的弟子來請教他:“有沒有一個字我可以終身奉行的?”孔老夫子說:“有,這一個字就是‘恕’。”意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弟子規》上所說的“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我們不想別人怎麼對待我們,我們就不能夠以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如果我們從早到晚,每一言、每一行之前都能夠想到這一句話,那我們的人際關係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

時時提起感同身受的心

我們真如自性的心就是“如心”。是有一種同體的感受,我不僅和自己是一體的,和他人是一體的,而且和萬事萬物都是一體的,這個心才叫“真如之心”。當你有了這種心,才能夠生起同體的感受。“同體”就是,你看到別人很悲傷,你也會感覺到很悲傷;你看到別人很快樂,你也能夠從心底感受到那種快樂。

現代人的這種同情心,就是和人感同身受的心,卻越來越為物欲所蒙蔽,我們常常感受不到身邊人的痛苦了。我們看到別人的苦痛,經常是麻木不仁,不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只有“同體”的感受有了,我們才能生起對別人無私無求的幫助之心。

當然,還有很多人不為名、不為利,還在辛辛苦苦地努力工作,背後推動的力量就是“如心”,這種“悲心”。“同體”的感受能夠把別人的痛苦看成自己的痛苦,這樣的一種“悲心”才促使他為了大眾的利益付出,無私無求,做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我們轉“怒”為“恕”了,就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正如我們古聖先賢所說的:“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時時都是在定中,沒有什麼事能夠讓他焦頭爛額,讓他火冒三丈而喪失了定力。所以,我們要時時考驗自己,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都能夠坦然面對,面帶微笑,這樣才不至於失去了定力,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关于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其他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