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人不要有贵重的东西
修行要不贪,尤其是贪物质的东西。生活简单就快了,首先你物质上要简单。老子讲的,难得之货,令人行防。就是稀有难得贵重的东西,人见了,就容易起偷心。城市里头的人生活紧张,有一点是稀有难得之货太多了。所以房间门锁了一道又一道,窗户也是一样。可是大家都觉得很正常。
如果开始修行,你生活简单起来,不要搞那么贵重。带个佛珠几千上万,家里供奉的菩萨,也是贵重工艺品。或者身上挂的都是贵重的佛饰品,把佛菩萨当成工艺品来摆设。这样子不仅没有功德,而且造业。按药师法门来讲,这些都是重难得之货。
像现在佛具,也是越做越贵,成为难得之货。导致别人进入庙里都想要偷东西。所以说,庙坚固就好。这一点老丛林做的比较好,都是普通的东西,衣服也是普通,这样子就能断除人的贪心。以前人夜不闭户,因为大家不贵难得之货,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偷。要做到这个境界,是最好的。
修行要放下,先放下难得之货。没学佛前,我很执著书,也是一种苦,不洒脱。这些都放下了,一样贵重的东西都没有。别人给了,也不需要,嫌弃麻烦。有的人书房摆个书库,是个书迷,虽然是爱好书,但这个执着也是一种苦。读书分子没有修行人那么坦荡,自在。有这些执着嘛。修行的方式,是开发内心的庄严出来,你内心有庄严了,就不要这些书啦。读书人迷住了,不知道开发内心庄严,不知道本性具足,却沉迷于书,所以总是有约束。
现在学佛人,也不够坦荡了,爱收集古董佛像,小字画。甚至很多人沉迷于这些字画,佛像,当做古董来收藏。那也是执着,也是苦恼。所以你要跳出这个陷阱来,还不是那么容易。像开悟的大德,就能做到。虚云老和尚建完了道场,就走了,带着衣服,方便铲,草帽,就走,去开辟第二个道场。这是禅宗的洒脱。
佛陀规定出家人不能带太多东西,徒增烦恼,要出门,要选择半天,浪费时间,都在折腾了。包括建庙,也不要太精致,粗狂一些就好,世间贵重的东西,都不要。上次一居士在九华山捡到一个金项链,就送给庙里,庙里师父说,出家人不要这些,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不要这些。
修行是开发出内心的自在庄严,那你就很洒脱了。像金刚经讲的,以恒河沙七宝来布施功德,不如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因为受持金刚经,你能开发自性的庄严,就不需要外界这些来装饰。而凡夫没有开发内心的庄严,只会在外界上打转,哪怕布施供养很多,仍然很执着,就有苦恼。执着于功德相,放不下,反而没有功德了。
人要做到不贵难得之货,不执著人间享受,这还是很不简单的。起码生命境界要高,提高了天的境界。最好方式,修《金刚经》和《法华经》。《金刚经》讲空性智慧,《法华经》讲成佛的清净境界。或者常念《普贤行愿品》。世间的享受都是很粗糙的,粗鄙的。比起天上来,要差很多。念法华经能加持人,“不贪世间世乐”,这些世间的享受,不会贪着。为什么不贪着,因为世间享受太粗糙,《法华经》加持人六根清净后,这些人间的粗糙的享受,看起来像破扫把一样,又脏又臭。自然就舍弃了。
佛法是让人放下这些贪欲的法。人的很多精气神都被这些私欲给消耗完了。包括执着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男女色欲,饮食欲望。还有出家人不要搞摄影,书法,绘画。不要弄这些。弘一大师就说,以人传字,不要以字传人。修行人道德好了,他的字就值钱,不要跟世俗人一样,靠文字好看,把人名传播。那不是修道的本义。
在饮食上,简单,不变为原则。像很多人跑去吃美食,吃异地的东西,这反而对身体有损害。人还是吃本地的比较好,水土符合。这样子你身体认识这些食物,消化吸收都很快。而你身体从来没有吃过这些东西,进入你身体,身体要分辨,反而消耗很多精气神。佛教讲的,吃的清淡味,白米饭家豆腐,这些人精气神却往往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