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九种影响寿命的生活细节


许多人喜欢说一个词:命运。人等而共之的命运便是死亡,这是定业。但是每个人由生到死的时间长短却各个不同,无有定数。即便是同一个人,由于因缘不同,造业不同,一期生命的时劫长短也会有早夭或长寿的不同。人都希望自己或者双亲能够活得更久更健康一些,佛陀告诉我们九种会影响我们寿命长短的因缘道理,哪九种呢?

第一种:知食;所谓知食,就是知道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适宜吃,哪些可以多吃,哪些只能辅佐甚至少吃。不适宜吃的食物吃了就会出问题。现代人因为吃了不该吃的食物而引发的疾病甚至死亡,其实屡见不鲜,当引以为戒。

第二种:不多食;吃得太多,便会成为身体的负担,对健康造成影响。在物质富足的现代社会乃至文明国家,多食成病已经是一个难以一时扭转的普遍性的问题了。新闻报道说在节假日期间,医院因为暴饮暴食而罹患急性胰腺炎的病例会陡然激增,而急性胰腺炎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体内脏器的极速衰竭乃至死亡。贪食也是病,需要慢慢调整。

第三种:消食;食物吃到肚子里经由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需要一段时间,这个时间的长短因每个人生理机能的强弱而异,因所吃食物的易消化程度和量多寡的不同而异。如果前一顿食物还没有被身体消化吸收掉,便又开始摄食,经常如此,超量的食物在体内越积越多,就会变成毒素堆积起来,对身体的损害也是可想而知的。有些人将吃东西作为兴趣习惯,三餐以外,闲下来就喜欢兴手拈起一些吃的东西放入嘴里咀嚼吞咽,根本不给身体充分消化的时间,这样再强大的机器都会累垮,何况我们这个肉团身?

第四种:大小便随时节;也就是说大小便当随有随排,不要长时间憋在身体里面。大小便憋久了不仅对膀胱脏器、排便肌群的收缩等功能有影响,而且没有排出去的毒素垃圾会被身体反吸收而造成体内环境的污染。大小便随时节,这对于忙碌的学生一族、上班族、户外工作者可能是一种奢求,不过为让这个色身能更好更长久的为我所用,还是应当尽量满足它清扫自身的节奏要求,当排则排,不要久拖为好!

第五种:有病当遵从医嘱;有些人生病了,医生交代他一些饮食和生活作息上的注意事项,他却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不肯听从医生的教导,结果耽误了自己的病情,拖垮了身体。不过,看医生也应当择医而从,不可盲目,这就像我们学佛,也应该寻访真正的善知识来修学,因为佛法是不同于世间染污之法的出世间法,世出世间的上上法,如果不是再来菩萨可以凭借过去生的修学种子而在今生自参自悟,普通凡夫、新学菩萨光靠自己对佛法、佛经的思维情解、依文解义,往往会错失甚至严重曲解佛法大意,虽然表面在用功学佛,但是方法路数错了,可能一生学佛的结果都不会有大的进展,甚至南辕北辙,所以依止真正的善知识非常重要,他能够为你讲解正确的佛法知见、指导修学进转的时节和行门,这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因为有了精准的罗盘指示前进的道路,自然用功一生就有一生应得的修行成果,离佛果更近,自己长进了,也能利益更多的人;可是反过来,找错了善知识,随学的师父只懂表相佛法,甚至误会曲解了真实佛法的内涵,把佛法变成纸上谈兵而不通实践的玄学理学,或者将佛法肤浅化、世俗化为做人之道,让人误解学佛就是行善积德吃斋念佛打坐修定如此而已,没有更深广的真相法理作为修证的标的,学人学了多年,进步不大,烦恼依旧,甚至更多,这对佛法对佛教乃至对学佛人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和损失。这就像病人找错看病的医生,开了一符一无是处甚至有损身体的药方,病人照着吃,延误了病情不说,甚至让身体越来越差,病人以为自己无望了,没有人没有药救得了自己了,其实只是自己无辜找了个不对路的庸医,重新换一个真正精通医术的医生,谨遵医嘱,自然就药到病除了,学佛亦然。

第六种:探望病苦;为什么能否探望病苦也会成为影响我们寿命长短的因素之一呢?这道理从生活中也可以寻见。我们每听闻一次亲人病故的噩耗,每探望一次重病在卧的友人,是否都会油然而生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对色身易耗的警惕,从而懂得更珍惜自己的身体,利用有限的生命多做一些有益的事,不让光阴虚耗在碌碌无为、无所事事之中;善根之人甚至会因为看到众生因病受苦无依而生起学佛度众的悲悯之心,放下对世间五欲的追逐,潜心佛道,累积福德智慧,增长自己生生世世的法身慧命,这一殊胜功德成就不正是起初那一探病因缘而使然吗?若不亲眼目睹,人会像温水里的青蛙,在日益逼近的死亡面前自得其乐,却不知死之将至矣。

第七种:不可“强耐不吐”;肚子里有东西而不舒服,要把它吐出来,不可以强忍着不吐。想起葛优演的一部剧里的一个桥段,他和朋友吃得一顿蒙汉全席一般的大餐,胡吃海喝过后,胃里异常难受,朋友劝他吐出来就舒服了,葛优痴痴的说了声“舍不得”。这就是佛陀所告诫的“强耐不吐”的范例,也是损害我们身体的一种不当行为,需要摒弃。

第八种:不可经常夜行;在《涅槃经》里说,夜行容易遭逢恶鬼。古代路上没有探路灯,漆黑一片,所以有此一说。现代大多数路段都有路灯照明,尤其在都市,有些灯照几乎是彻夜不断的,所以逢鬼之说不同于古代的情形了。不过从健康养生的角度来说,晚上11点到次日三点是人生理机能的修复阶段,错过这两个时辰,再来做其他各种养生的食疗或者补觉,都是事倍功半,所以夜行不利健康,坚持将作息调整到11点前后上床休息,这是非常必要的养生长寿的手段。尽管对很多习惯晚睡的人来说这很难做到,不过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是值得勉力为之的。

第九种:房事当适度;房事过频对于身体的损害不是空洞的理论,有过这方面经历的人,身体自己会告诉他们其中的危害。不过可怕的不是我们种种有害身心的不当行为,可怕的是支撑这些不当行为得以滋生盛行的不正知见甚至邪见。这些不正知见和邪见就像癌细胞一样,当它们小的时候,你看不到它的危害,等它慢慢长大恶化扩散到你不得不想法子处理它的时候,生命已经垂危待毙,积重难返了。五欲之事,比如房事,本就是人多生多劫所熏染的贪爱习气,人们把它作为人之本能,以为无法避免,也无须避免,尤其在现代这样一个倡导解放行为、解放心灵的时代,许多人高呼让人性本然的欲望做主,让肉欲做主,让感觉做主,这种积非成是的观念加重了人们对五欲的贪爱,将这种享乐变得无可厚非、理所当然,表面看来人似乎越来越自由,其实静下心来想想,我们没有更自由、更解放,反而是被各种欲望所牢牢绑架,驱使我们只能随着这些越来越难以遏制、节节攀升的欲望之车前行,要么身体被拖死累死,要么我们及时醒悟,跳出这辆车,想想,我们到底要去向何方?

我们此生的寿命长短、健康与否,除了受过去生所造杀生等业的左右外,在今生看来,表面上就是受饮食习惯、生活作息等因素的影响了。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要早睡早起,要合理饮食,要少烟少酒,要减少房事,可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可见健康与寿命,如果光想从行为上调整以达到目的,就像指望对病树仅从枝节末端上修整,就想达到让树能枝繁叶茂的结果一样的难。这是一项生命更深层次的选择问题。许多人选择倒在五欲池中,以享乐为先,合理的生活自然不会是他行为模式的首选,而是怎样快乐尽兴怎样来。所以医师的嘱咐哪怕佛陀的教导对他来说也只是看来有益却无法遵从的纸上教条而已。可是,生命还有另一项选择,让人越来越清净自在并富有智慧的学佛之路。心的喜好慢慢转移向清净胜妙的佛道,便自然而然不会再喜好染污、充满后患的五欲之乐,就像享受胜妙甘露的天人自然不会再觊觎人间的饮食,就像当年难陀被世尊带上天宫见过天上的五百仙女之后,再回来人间,自然再看不上自己曾经疼爱有加的妻子。如果你想要自己的生命朝着越来越有益身心的方向发展,不再拿吃喝玩乐的享受来不断透支消耗自己的身体,你可以考虑来学真实的佛法,用清净的法乐来代替染污的世间五欲之乐,如果你踏踏实实的选择了这一条路,你长养的就不仅仅只是自己这一期的色身性命了,而是我们生生世世的法身慧命——我们真正的命根。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问: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的吗?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见解,学佛人不要把吃肉和戒律混在一起来说。比如正..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