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一个“行”字 大有学问!


佛教三行

(一) “行”有三行

提到“行”,我们会想起“行动”。或者“迁移”,或者“走路”,一般是身体从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便是现代汉语中“行”的一个常用概念,即“走”,如“步行”、“行踪”等。《说文段注》中释:“人之步趋也。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谓之行。”

这一解释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康熙字典》中还将其解释为“语言”,曰“《尔雅·释诂》:行,言也。”当然,关于“行”的概念还有很多,本文主要从“行动”、“行走”的角度来说。

在佛教中,“行”的涵义还要更加宽深,《增一阿含经》在讲到作为“十二因缘”之一的“行”时,言“所谓行者有三种。云何为三?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是谓为行。”将“行”分为三种,即身行、口行和意行。此三行具体如何解释呢?《大方等大集经》载:“云何身行?身行者谓气息入出,是名身行;云何口行?口行者所谓觉观言说,是名口行;云何意行?意行者名为想受,是名意行。是名三行。”这是说,身行就是自己气息的出入,口行,也叫语行,就是觉察观照自己的语言,意行就是想受。《舍利弗阿毗昙论》亦同此解,且更简单,言“云何身行?谓出入息,是名身行;云何口行?谓觉观,是名口行;云何意行?谓想思,是名意行。”这里说,身行就是出入息,口行就是觉观,意行就是想思。《坐禅三昧经》中说,入息出息这种法属身,因此叫身行;有了觉观才会说话,无觉观则无言说,因此叫口行;痛受想属于意法,因此叫意行。《大智度论》亦同此解,叫身行是因为“息属身故”,叫口行是因为“先觉观然后语言”,叫意行是因为“受苦乐取相心发”。《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对此解释的更加详细,其中说:身行是“动转所作,身为济渡,任持诸法,为依止处”;语行是“能诠能显,分别校量诸法实性”;意行是“心所爱乐,心所思惟,心所摄受,心所依止。”这里将的是三行之作用。

《大智度论》中还将行分为另外三种。“佛或说十二因缘中三行:福行、罪行、无动行。福行者欲界系善业、罪行者不善业、无动行者色无色界系业。”这三种“行”分别是福行、罪行和无动行,这三种行分别对应的是欲界的善业、不善业和色界无色界的业。

不论解释被分为身行、口行、意行还是福行、罪行、无动行,“行”之本义,在佛教中是“造作迁流”之意。因而也被解释为“身口意之造作也”。《俱舍论颂疏论本》曰:“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楞严经指掌疏》云:“行者以造作迁流为义。《俱舍》云:‘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杂集》云:‘造作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而造作迁流的主人是心,因此,佛教中的“行”,在更广的意义上指的是“心行”。

(二)“行”以“心行”為要

那么,何为“心行”,简单来说,就是“内心之趣于外境”,即自己的心行到外界去攀援。

《大乘义章》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即此之谓。又如,“五蕴”中的“行蕴”,作为构成众生之身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主要是从精神层面来说的。这里,“行”的概念被定义为“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指的是一种心理活动,也就是意念。

大宝积经》解释的更为深入,并将其分为六种:色思行、声思行、香思行、味思行、所触思行、法思行,“云何为行?所谓色思、声思、香思、味思、所触思、法思,是名为行。”这里结合六尘来讲“行”。心跑到外界的色境上去思考,名为行;心攀援到外界的声音上去思考,名为行;心停驻在外界的香气上思考,名为行;心缘取到外界的味道上去思考,名为行;心留恋在外界的触境中去思考,名为行;心奔驰在外界的法上去思考,名为行。这就是“心行”,同样的解释在《杂阿含经》也可以看到,“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因此《中边分别论》说:“六尘中若心行动是名外散动。”《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也说“彼处所有相应思心是名为行”。

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即于此有关。“四正勤”即未生恶法令不生、已生恶法恒令灭、未生善法令出生、已生善法令增长。“勤”为何义?《成实论》言:“心行动发是名为勤,常依余法若忆念若定,于中发动一心常行,是名为勤。”发一善心常去行,这就是勤。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调 “心行”。每一个人的“心行”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心行柔软根性迟钝,有人心行刚强根性猛利,有人心行柔软根性猛利,有人心行刚强根性迟钝,这都需要我们善于调伏。佛经中言:“今此比丘犹良马,能善调伏其心行”,我们虽不能像菩萨那样“悉知众生心行所趣”,或像佛那样“普入众生心行中”,但是,我们可以调柔自己的“心行”。问一问自己,自己的心是如何行动的?有没有一定的轨迹,如果上错轨道了该如何去调整?

在中国古代哲学上,王阳明把“行”的这一概念借鉴了过去,构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他对行下的定义即“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他认为,一念不善,便是恶行,一念善便是善行。

基于此,他完善了“知行合一”学说。这是理解他思想的金钥匙。在《传习录》中,他说“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王阳明仅借一“行”字,便支撑了自己的心学体系。足见佛教中字义之深厚。说一千,道一万,在佛教中,“心行”,亦即“心之造作”,是“行”最具代表性的意义。那么该如何行?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对此文殊菩萨说:“于一切法,而无所行,乃为道行。于一切法亦无不行,是为道行”。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古语常言: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且先不去“行”它,慢慢学,坚持学,精进学,总有一天,会“亦无不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无法明心见性。现简述如下:①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

世间人生死都有个定数,寿命长短真有定数,看相算命有高手、高明的,确实算得很准确。但是,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相算命的能不能给自己算?..

佛说观无量寿经原文刘宋西域三藏法师强良耶舍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尔时王舍大城..

△我们平常做不了主,就是心随境转,比如说看六根对着六尘,一直根尘勾结,随着境转了。那你开始用功的时候要根尘脱落,就是你的眼睛不能随色尘转,耳朵不能随声尘转。△根..

修学两个多月以来,定课、小组交流、班级交流都需要恭听《慈经》,尤其本周重点学习《慈经》的修习后,又有了新的收获。空灵的声音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每每恭听清凉法音,都..

“通途法门”是指净土法门以外的其他法门。“通途法门”经常讲一句话:“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意思是心之外没有佛,在心之外去找佛,是找不到的。佛在哪里呢?佛在心中,..

《观无量寿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三福即净业三福,它既是大乘佛法,也是净土法门的修学基础。净业三福包括: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

你有多大的信仰,就会得到多大的加持力。也就是说,强大的加持力是来自于强大的虔诚心。真正的加持,要用心去感受上师和佛陀的教法才会得到!古时候非常多的大成就者曾经讲..

常讲的几部大乘经典,古人读起来都不费什么劲,现代人读着就吃亏了,因为都是文言文,我们读的时候,除了一些有古文功底的人,大多数都要先熟读古代行文,然后在心里转化成..

关于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其他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