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居士杨仁山 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
杨仁山居士
高楼林立的南京市中心新街口,有一处别样的古式庭院,这就是海内外著名,创立于1866年的佛教文化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单位——金陵刻经处。座落在闹市淮海路上的金陵刻经处,门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过往的人们总难免心生疑窦: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处所?名称让人不得其详,而一带院墙围着的古式院落,又似乎与此红尘扰攘的世界隔绝,更多几许神秘。
然而,当你走进了金陵刻经处,了解了金陵刻经处,就会有一种不一样的神圣感油然而生——那是真正的佛经的圣殿!
杨仁山的梦想
金陵刻经处创办人杨仁山(1837——1911),美国汉学家维慈称之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远观其势,当代人也会多以传统眼光视之,但殊不知在当时诸如谭嗣同、梁启超等社会精英眼中,杨仁山却是一个“中学西学”、“新学旧学”兼通的人物。
确实,杨仁山可谓近代中国第一批真正走出去看世界的人物。他先后随曾纪泽、刘芝田出使英法,前后两次,共计六年。考察西方,不仅让他对西方科技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买回许多西方科技仪器帮助时务学堂办新学,而且产生了当时乃至后来中国都难以产生的深刻的思想认识。
杨仁山梦想:“就目前世界论之,支那之衰坏极矣。有志之士,热肠百转,痛其江河日下,不能振兴。然揣度形势,不出百年,必与欧美诸国,并驾齐驱。”
他开始了一个孤寂的先觉者的筚路蓝缕。
晚清中国佛教衰敝之极,学佛信众几乎一经难求。 1865年,杨仁山初至南京。此前病后阅读佛典《大乘起信论》而对佛法发生兴趣、产生信仰的杨仁山,来到南京便搜求佛典,但也仅购得经书数种。
1866年,杨仁山携全家移居南京,参与经过十年战火后的城市恢复工作,主持江宁工程。
战火过后的南京,佛教文物典籍损毁殆尽,甚至连最常见的佛经如《无量寿经》等也难以找到。他与同事王梅叔,深研佛学,两人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切磋,对此佛法衰敝、经书难觅的境况,深感痛惜。他又与曹镜初等交游,共同讨论弘法事业,认为当此末法时代,只有佛教经典广为流传,才能光大佛法,普济众生,便发起创办金陵刻经处。
1866年,金陵刻经处成立,首刊《净土四经》,开始了印经以弘法、弘法以利生的事业。杨仁山约志同道合者十人,草订章程,募刻佛藏。刻经经费除发起人按月认捐外,派人外出劝募。刻经处初创时期,设写手一人,刻手七人,主僧一人,香火两人。杨仁山“日则董理工程,夜则潜心佛学,校勘刻印而外,或诵经念佛,或静坐作观,往往至漏尽就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