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四食,断生死流


昔日,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开示:世间一切众生以四种食长养生命,是哪四种食呢?第一种是“抟食”,或大、或小;第二种是“更乐食”;第三种是“念食”;最后一种是“识食”。

“什么是抟食呢?抟食,就是现在人们为了滋养色身所摄取、一切可以入口的食物。什么是更乐食呢?更乐食,就是当眼、耳、鼻、舌、身与外在尘境色、声、香、味、触相对时,所产生的喜乐觉受。譬如:柔软的衣裳、庄严的伞盖、芳香的花朵、燃薰和香油等,凡是让身体长养喜乐的觉受,都是更乐食的范畴。

什么是念食呢?念食,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心中所想念、所思惟者,在历缘对境的时候,或是藉由口中说出、或是经由身体接触,包括所有能长养、支持诸根之法,就是念食。

什么是识食呢?识食,是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薰习积集业识种子。从色界初禅梵天到无色界的有想天、无想天,都是以识为食,这就是识食。

比丘!一切有情众生依靠这四种食,生生世世流转生死。因此,诸位比丘!应当以舍离此四种食为修行方向,精进学习,方能出离生死。”

当时,在座比丘们听闻世尊的教诲,个个欢喜信受,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一`苦乐品第二十九(四)》

省思:

欲界众生,容易迷惑于对饮食、睡眠、爱欲的追求,因此流转生死,轮回不已。依于五根贪着五尘境界,辗转增长其他种种的贪欲,继而造种种造杀盗淫妄之业,遂令恶业果报绵延不绝。所以要离苦,当从少欲开始!

进一步思惟,一切生活所需,皆是藉假修真之因缘,懂得少欲知足、心不贪着,不再被种种欲望缠缚,有了定力、能作主,人生步步都是光明;如是精进,终得离三界大苦,得涅槃之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逆境见修行一、难行莫胜忍,功德非常大忍辱的功德非常大,难行莫胜忍。没有一种修行比忍辱更难修,表示修忍辱的功德跟它的难度一样大,所以靠忍辱可以累积无边的功德。很多..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无法明心见性。现简述如下:①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

世间人生死都有个定数,寿命长短真有定数,看相算命有高手、高明的,确实算得很准确。但是,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相算命的能不能给自己算?..

关于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