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灭后的“大师”


佛灭后的大师

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到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只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昆舍离城。当出昆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到了隔年夏天的雨季安居期了。这一年,竹林村地区正逢饥馑,粮食昂贵,不容易乞食,所以佛陀要求大家分散到各地去安居:有的昆舍离,有的到跋耆国,以减轻竹林村信众的负担,只有阿难与佛陀留在竹林村安居,这是佛陀一生中最后的夏雨安居处。

就在这一次最后的安居期中,佛陀生病了,患了严重的腹泻。尊者阿难随侍在侧,既担忧又惶恐,但想到佛陀还没对比丘们有任何的遗命,应当不会入灭,就宽心了不少。佛陀听了尊者阿难这样的表白,于是告诉尊者阿难说:

我对大家的教导,一向是毫无保留的,僧众还需要我指示什么呢?只有自认为是僧众的领导者,才会留下遗命的,我已经老了,八十岁的年纪,就像部中古车一样,只有靠不断地维修,才能勉强维持,所以,大家是不能一直想依靠我,而是应当依靠自己;依靠法,因为除此以外,就没什么好依靠的了。怎样才是依靠自己:依靠法呢?那就是应当努力在自己的身体,感受,心念、想法上专注觉察,止息一切忧愁烦恼。我入灭后,能够这样修行的人,定能够达到最高的成就,那就是我真正的弟子了。

之后,佛陀又继续往西北方游化,这一天,来到了未罗族国的首都波婆城,住在一位铁匠儿子纯陀家的芒果园。纯陀以当地最美味的种菇茸供养佛陀,没想到引发佛陀更严重的腹泻,佛陀义勉强地走到拘尸城,为一位名叫须跋的婆罗门教修行者说了八正道,引导他证入阿罗汉后,就在城中沙罗林中的双树间入灭了。临入灭前,告诉尊者阿难说:你们之中,如果有人以为大师的教导没有了,我们再也没有大师可以依靠了,阿难,可别这么样想啊!我成佛以来所说的经法与戒律,就是你们的大师;你们的依靠。

佛陀入灭后不久,尊者阿难在摩竭陀国首都王冶城游化,住在城北迦兰陀竹园的竹林精舍。这一天早上,尊者阿难打算入城乞食,由于时候很早,就顺道去采访一位名叫瞿默目键连的婆罗门。见面寒喧后,瞿默目键连就问说:你们当中,有哪一位比丘的能力,与尊者瞿昙(佛陀)一样的吗?尊者阿难回答说:没有!因为世尊是法的先觉者、教导者,所有比丘,都是依从佛陀的教导而成就的,就从这一点来说,是没有任何比丘和世尊等同的。

就在尊者阿难与瞿默目键连婆罗门交谈时,奉摩竭陀国阿含世王之命,在王舍城加强建设,以防御跋耆国来的大臣禹舍,也正好来拜访,于是,加入了他们的谈话。大臣禹舍对佛陀入灭后,僧团的运作方式感到好奇,就继续问尊者阿难说:

你们当中,既然没有一位比丘能和世尊一样,那么,有没有哪位比丘,是沙门瞿昙生前所指定的接班领导人,来成为你们的依靠呢?

没有!尊者阿难回答。

那么,有没有哪位比丘,是僧团大众推举出来的领导人呢?

也没有!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们是怎样才能保持僧团的清净与和合呢?

于是,尊者阿难就告诉大臣禹舍说:我们是‘依法不依人’,我们沿着村落游化,每月逢十五日集会布萨时,大家就依法律,以彼此发问的方式,反省检讨、如果有把戏过失的,我们就依法、律的规定来处置,让他改过明白,所以,我们僧团因而得以维持和合。

大臣禹舍再问:你们当中,有值得恭敬、尊重,而让比丘们愿意跟随著他学习的吗?

阿难回答说:有的!如果有比丘具足持戒圆满、多闻深入、作善知识、身心远离、乐于禅观、衣食知足、正念成就、精进修行、圣慧明达、漏尽解脱等十种成就的,就是比丘们恭敬、尊重,而乐于跟随着他学习的对象。

大臣禹舍当下深表赞叹,并且叙说过去一次自己拜见佛陀的经验,以为佛陀是赞叹一切禅修的。尊者阿难听了以后,不同意大臣禹舍的说法,而纠正说,佛陀对没有离贪、瞋、昏沈、掉悔、疑等的禅修,并不赞叹,佛陀经常赞叹的是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的禅修。

最后,尊者阿难又为瞿默目键连婆罗门明确地澄清:佛陀、慧解脱与俱解脱阿罗汉三者的解脱,并没有差别,也没有哪一种比哪一种殊胜,然后就在瞿默目键连婆罗门家中,接受午斋供养了。

按语:

本则故事取材自《长阿含第二游行经》、《长部第一六大般涅盘经》、《中阿含第一四五瞿默目键连经》,《中部第一0八瞿默目犍连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