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佛教盂兰盆节
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以致死後堕落在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资料图)
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资料图)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资料图)
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众僧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养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资料图)
目莲遵佛旨意,于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其母,其母亲终得食物。(资料图)
“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于每年七月十五举行。主旨是拜祭先祖,超度亡灵,送走灾祸疾病,祈求吉祥平安。(资料图)
尽管经过千余年主动的顺俗和被动的归化,佛教的踪影还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众的盂兰盆节活动中。(资料图)
“以此修行众善根,报答父母幼劳德。存者福乐寿无穷,亡者离苦生安养。四恩三有诸合识,三途八难苦众生。俱蒙悔过洗瑕疵,尽出轮回生净土。”(资料图)
关于盂兰盆会的含义,《佛说盂兰盆经》的经题解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盂兰是梵语,意思就是倒悬;盆是汉语,指盛供品以为众僧之食的器皿。(资料图)
实际上,人间大多认为第一种解释是一种误解,只有第二种解释才与原意完全符合,因而是正确的。(资料图)
由于盂兰盆会实质上是一个孝亲会,因此它一传到中国就立刻受到提倡孝道的中国人的喜爱。(资料图)
从此,在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便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佛教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资料图)
盂兰盆法会有复杂的仪规,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八中详载《兰盆仪轨摘要》,云全卷见《兰盆会纂》中。其中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诸仪节。(资料图)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梁武帝萧衍首次依据《盂兰盆经》的仪式,创设盂兰盆会,大开斋筵,广修盂兰盆供,供养十方众僧。(资料图)
唐代的盂兰盆供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当时长安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蜡、花瓶、假花果树等,各竞奇妙。(资料图)
常例皆于佛殿前铺设供养,倾城巡寺随喜,十分壮观。民间施主也到各寺献供献盆及种种杂物。(资料图)
宋元时代,盂兰盆会逐渐失去本意,不是以盆供僧,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资料图)
后世更有放河灯、焚法船之举(用纸糊船形,船上糊有鬼卒等),不断演变成了一种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民间习俗。(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