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不欺人


接触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忆这期间的进进退退、起起伏伏,我不禁百感交集。幸亏佛菩萨慈悲不舍,不然以末学这般陋劣的根性与习气造作,恐怕早已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了。

读大学的时候,纯粹是出于对人文哲学的爱好,我接触到第一本佛教读物。书虽然读了,但心里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仅把它和同期阅读的儒家、道家等书籍,甚至现代心理学摆在同一个位置。

更为惭愧的是,那个时候迷恋气功,参加了一个气功学习班,花了家里不少钱,最终的结果却是这个气功组织被国家立案取缔,实在是一场闹剧。想想那时候,佛法的持戒布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道理,完全没有影响到我的人生观,我的为人处世还是被业力牵引着,特别是在大学期间,因远离了父母和老师的督促管教,渐渐就过上了一种自由散漫的生活。贪瞋痴慢、杀盗淫妄、抽烟喝酒无一不沾,在自己的习气造作之下,福报败光散尽,进而影响到我的心理健康,抑郁、自卑、焦虑、社交恐惧,考试也不断挂科,还因为逃课,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

跌跌撞撞了四年,总算是大学毕业了。有缘结识了一个女朋友,后来成为我的妻子。她的父母,是修行净土法门居士,不断地向我弘法。可惜的是,我魔怔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结束,甚至愈演愈烈。现在回想原因,一方面因为习气的力量强大;另一方面,在都市生活中,大家都在忙着“奋斗”,追求“成功”,当时身处漩涡之中的我,也在这种“社会共识”的力量驱使下,忙于跳槽、出国,哪里看得明白啊?最严重和不可饶恕的错误,是我与女朋友未婚同居,怀孕后又让她堕胎,犯下了杀人的重罪!后来信受佛法的我,回想起这件事情的罪过,感觉毛骨悚然、痛心疾首,如万箭攒心。可是犯下的错误,如覆水难收,除了念佛忏悔超度,还能做什么弥补呢?

五戒、十善,可以说是毁犯殆尽。那真是不堪回首的日子啊!

天理昭昭,现世果报迅疾成熟。那时的我,完全像一头迷宫里的野兽,各种的挫败、失意、沮丧、愤怒、压力、病痛、心理变态……一股脑找上门来,我的情绪完全不受理智支配,几乎全部的人际关系—从亲人到同事、朋友,都闹翻了,三天两头和妻子吵架,闹离婚。到最后,工作也丢了。而想要小孩时,妻子却又流产了。

在如困兽般痛苦挣扎的十几年中,我因缘际会地投入了佛法的大海,寻求出路。受岳父、岳母的影响,接触到《净土》杂志,及《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安士全书》等善书。既然佛刊与善书都在宣说修善断恶、积福改运,何妨一试?当真正开始想与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做了断时,才发现,真如生龟脱壳般的艰难。说到底,是一个“我”字放不下,起心动念,无不是自私自利。转变心性的过程如此艰辛,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碰壁、孤独、绝望、辗转难眠、疾病之后,我终于慢慢地走入佛法,按照佛法的指导,开始皈依持戒,礼佛拜忏,诵经听法,放生吃素,助印经书,供养三宝,为怨亲作法事,慈善布施,义务献血……我真诚地向亲友道歉,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和睦家庭。更重要的一个修行,当然是对净土法门的信受奉行。几年来,我坚持诵经、念佛,每日的定课是一万五千遍佛号。此外的时间,除了要动脑子想事情或与人谈话交流之外,尽力做到默念佛号,不令中断。

在不知不觉中,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和妻子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女儿,亲人之间的关系都恢复如初、其乐融融。甚至在我的感染之下,家人也开始拜佛、吃素,实在令人欣慰。此外,我也找到了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生活富足。

随着对佛法的深入学习,我也认识到,世间的所谓幸福,其实都是不靠谱的,至多只是依报随着正报转变后带来的副产品。佛菩萨善巧施设,“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我们万万不可沉迷于世间福报。三界火宅,唯有抓紧出离才是正途。而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成办往生,得不退转,回入娑婆度化众生,才是净土弟子的终极使命。即使一时还不能发出真实无伪的无上菩提心,也不能丢掉这个念头,要让它时时刻刻萦绕心头,指导我们的修行。

印祖《复叶福备居士书一》开示:“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剩下的时日里,我要老实听话,随缘度日,信愿持名,积累资粮,成办往生大事。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不欺我!众生信受奉行,全体靠倒,实在是幸甚至极!

《净土》杂志2016年第2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其他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