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修行者应着眼于发心与誓愿
要真正做到皈依三宝、心怀大愿、欲得最高证悟以利益众生,我们就必须先了解证悟的本质。当然,我们必须明白世间生命的本质充满痛苦。我们了解尽管轮回的生命看起来充满诱惑,但是耽溺其中徒劳无益。我们关切他人在无常世间所遭遇的苦难,并极力想要帮助他们超越自己的苦难。当修行本身怀抱着这种救渡众生的愿力,并依此愿力而获究竟的证悟,那我们就是走在大乘的解脱道上。
「大乘」这个词,通常是指当初由印度外移到西藏、中国以及日本的佛教形式,有时也用于不同的佛教哲学流派。然而,我们在此所使用的「大乘」一词,应着眼于修形者个人内心所发的誓愿。修行最高贵的动机,莫过于能够让众生得到快乐,我们也应尽全力来帮助所有人得到快乐。
大乘修行者努力达到成佛的境界。他们去除种种贪瞋痴等自私的思考模式,因为这些是获得完全开悟的障碍,使人无法做到裨益众生。修行者专注修炼各种美德,诸如慷慨、道德,以及安忍心到一定程度后,就能以任何必要的方式奉献自己,并且愿意面对一切困难和不公义的情况以服务他人。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智慧不断增长,对空性的本质有更深刻了悟。他们努力让自己对于自性为空的了解更加深广。首先他们得使自己的洞察和心更加精细,才能深刻体认自性空的道理。当然,要详述如何达到究竟成佛的境界极为困难。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一个人对自性空的体悟更深刻,各种因私欲与执着所生的情恼就会断除,他就可以迈向完全证悟。但是,除非我们亲证这种解脱的经验,否则,所有的理解也都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