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诚师父的二三事


据说,很多师父出家前都遇到过一些不思议事。我与法诚师父相识久了,听她讲过很多修行的故事,其中有几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觉得真的有些不可思议。在此稍作整理,与大家分享。

途中奇遇

法诚师父是一位比丘尼,俗姓黄。故事就从头说起,出家前这一段的叙述,暂且称呼她为黄居士

那一年,黄居士辞掉了一家公司的会计工作,回家一门心思研习佛法。每天除了必做的家务外,她几乎都在阅读师父送的典籍,还学着做早晚课诵。每天粗茶淡饭,心安理得。流行时装、美味佳肴、流行歌曲,黄居士对这些一概不感兴趣了,唯觉佛法有味,如同甘露。就这样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她心中隐隐激荡着一种使命感,预感到自己该出家了,于是只身一人出外参学。

从昆明到大理的长途汽车要坐六七个小时,客车行驶几个小时后,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停了下来。司机告诉大家,要解手的快去,附近有简易厕所,回来以后继续赶路。乘客们都起身下车,走几步顺便活动活动,黄居士也随大家下了车。等她方便回来一看,不禁愣住了,原先停车的地方空空如也,大客车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开走了。这下可糟了,被撂在半路不说,随身带的一个旅行包里装着全部衣物用具和百十元钱,没有了包,两手空空,要想重新搭趟车也没钱呀!黄居士一时急了,她略微冷静了一下,想到没有别的法子,只有赶快念佛,求佛力加被。她一边念佛,心里一边在想:《地藏经》上不是明明讲了吗,“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我临出门前一个星期就开始按照您老人家的教导,念地藏王菩萨名号满一万声,怎么今天还遇到这种事儿啊?黄居士急得几乎要哭出声来:“我这是去求法啊,求诸佛菩萨慈悲加被,让开走的车转回来接接我吧!”

她一面念佛,一面焦急地望着远处,期望大客车能返回来。

正当她失望到极点的时候,突然,一辆大客车从远处急急驶来,定睛一看正是先前乘坐的那辆车!黄居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刚才驾驶员看到几个老人都已陆续回到座位上,也没清点人数就急着赶路,车子开出三十多公里后有人才发现一个座位空着,只有一个包,于是连忙喊驾驶员停车,说可能有人被撂下了。司机清点人数后确实差一人,断定是刚才停车上厕所时撂下了,不得已只好原路返回来接人。

黄居士如释重负,先前的抱怨也一扫而光。车子重新启动后,她的第一感觉就是,佛菩萨没有骗人,经书上说的是真的。要不是亲身经历,谁又怎能体悟这其中的玄妙呢?

从悲魔中解脱出来

黄居士专心修法,下定决心出家。剃度出家后,法号法诚。她一心想寻找一个清净人少,不受打扰的道场。

几年前的一天,法诚师父辗转来到依山而建的观音寺,见小庙环境幽静,正合心意,于是就住了下来,每日粗茶淡饭,诵经礼佛,早晚用功,也不下山。

一日,接到一位居士的电话,得知母亲因意外受伤,被送进医院。师父得知消息,次日一早坐班车赶往市内看望母亲。原来,老人家到菜市场买菜,一个小贩倒车时没注意,把老人家撞倒了,致使股骨骨折。80多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师父看罢心疼不已,一面安慰母亲,一面床前床后忙着照料。本打算留在医院照料母亲几日以尽儿女之责,但因医院里食宿不便,再者还有俗家兄弟姊妹照料,师父于是决定当日返回寺庙,诵经回向母亲,人谋不及处祈求佛力加被母亲早日康复。

此后,师父又抽空进城去看望过母亲二三次,每次都鼓励她老人家要精进念佛,少牵挂世间事。数月后,老菩萨终因年迈体衰,在养老院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师父心中悲痛万分,除了念佛回向其他也做不了什么。此后一连几日,师父愈发精进,诵经礼佛,在佛前为母回向,把对母亲的爱融入到佛号当中,以此来追思忆念,报答母亲的恩德。

某日,师父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洗漱过后来到大殿,点上佛前灯,上香,礼佛,诵经。摇曳的烛光,伴随着木鱼声,师父一边诵经,脑海里却不断浮现出母亲的身影,儿时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情景也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想到母亲一生含辛茹苦,把几个儿女拉扯大,一生饱受磨难却没享过一天清福。如今母亲已驾鹤西归,再也见不到她老人家了!想到这些,不觉悲从中来,竟至痛泣失声,不能自已,虽极力克制却怎么也停不下来,泪水一个劲地淌。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恍恍惚惚听见敲门声,随之传来一个人的声音:“师父,我是刘燕芬。”师父近前隔着门缝往外看,朦胧中站着一个农家妇女,于是赶快把门打开。

师父见她一个人早早上山来到寺上,觉得好生奇怪,便问她有何事。

“师父,我睡了一觉,醒来后就想上山来见您,屋子里没有钟,也不知道几点了,我坐在床上等,左等右等也不见天亮,我估摸着时候不早了,怕吵醒家人,就悄悄出门朝山上来了。”刘燕芬答道。

“就你一个人?”师父接着问:“走那么远的山路不害怕?”

“不怕。”

回答虽然简单,师父却不免有些惊诧。刘燕芬是一位农家妇女,家住三四里外的一个村庄,前不久来山上背柴草,路过时顺便进寺见过师父,此后又来过几次。师父见她为人朴实,常跟她讲些佛法的道理,慢慢有一些熟悉。此时天还未亮,一个人在夜色中摸黑走三四里乡路,再爬上山来,即便是男人也难免胆虚,她怎么就不觉得害怕呢。师父看她确实没有什么异样,只是忙着在厨房张罗,便也顾不得多想,交代了几句就去继续做功课了。

刘燕芬的到来,转移了师父的思绪,使她从深深的悲恸中醒悟过来。师父说,修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魔障,当时自己已经深深被悲魔缠绕,无力自拔,要不是刘燕芬的出现,还不知道当时悲伤的情绪会延续多久。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又没有旁人劝导,后果将不堪设想。但刘燕芬为何会突兀地上山来,却一直是一个谜。

老佛爷的弟子

两年前,法诚师父来到一所小庙净修。小庙平时没有香客,除了几位当地居士轮流照料香火外,无人打扰,倒也清净。法诚师父初来乍到,也不过问寺务,只是每日早起上殿礼佛、诵经打坐,自顾用功。居士们也不了解这位新来的师父,除偶尔跟着上上殿外,进出见面很少言语,一切都显得十分宁静。

一日晚课,师父让一位居士学着敲木鱼,不料引起另外一位老居士的不满。原来老居士认为盖这所寺庙时自己捐过不少功德款,师父应当让她来敲木鱼才合理。下殿后便跟师父争执起来,态度粗狂,言语不敬,令师父始料不及。据师父说,当时她也有些心灰意冷,心想也许和这里的众生无缘,遂打算次日一早离开此地。但令师父感到不安的是,这些老居士虽然都受过居士菩萨戒,但身为佛子却连起码的恭敬三宝都不懂,实在可叹。今日若就此离去,不知以后能否还有机会再来,不如借此机会给大众做些开示,让居士懂得一些恭敬三宝的道理,免得日后再造口业,也不枉此行。遂招呼大家重新回到大殿坐下,心平气和地给大家讲了“说僧过恶,犯极重罪”。

末了,师父告诉大家,僧人是佛陀的弟子,以弘法利生为己任。在家居士若鼎力护持三宝,必增长功德;但若不敬三宝,呵斥责骂僧宝定会折损福报罪业极重。听罢师父的开示,老居士们恍然大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不已,纷纷向师父求忏悔。有几位居士立马就跪拜在师父面前,恳求师父明天不要走,请师父今后多给她们讲经说法。和师父争吵的那位老居士也尴尬地站在一旁,似乎一时还不能理解,但态度已经缓和了很多。那晚我刚好在场,看到一场无谓的争执戏剧般地转化为现身说法的开示会,令我感触良多,欣慰不已。

看到居士们情真意切,再三挽留,师父也改变了主意,决定再住些日子。

次日一早,师父刚做完早课从大殿出来,就见昨晚争着敲木鱼的那位老居士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师父,师父”,老居士一见到师父就喊了起来,“您真是老佛爷的弟子啊!”师父忙问怎么回事。老人家快人快语:“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高高大大的人,相貌堂堂,身穿长衫,手握一根大棒追着我打,一面追一面怒斥‘叫你敢骂我的弟子!’我吓坏了,拼命地跑,那人就在后面紧追。快要追上我时,我吓得大叫一声,醒过来出了一身冷汗。哎呀,吓死我了!今后我再也不敢骂出家人了!”

其他人听说也纷纷围拢过来,问师父是不是跟昨天那件事有关,是不是真有护法神。师父听罢也暗暗称奇,未作答,只是抿嘴一笑告诉大家各自去用心思惟。几位居士都是乡邻,谁是个什么脾气,大家都很了解。老居士是个心直口快之人,大家都觉得她讲述的梦境绝非杜撰,一定是护法神发威了。

联想到师父的开示,对大家的震撼可不小。此后,居士们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经常向师父请教一些佛法教理和佛门礼仪,见到师父也会上前合掌问讯,道一声“弥陀佛”。一种恭敬三宝、文明祥和的风气在这所小庙初步形成了。

后来,我又多次去过这所小庙,看到几位居士的举止言行已判若两人。尤其是争敲木鱼的那位老人,每次我都见她不是在扫地除草,就是在做其他杂活,对师父也特别恭敬,令我感叹不已。后来提起这件事,师父曾感慨地说,不是老居士们不懂礼仪,也不是她们不愿照佛陀的教导去做,实在是以前没有这个因缘闻法,没有人为她们讲法。佛说众生皆有佛性,通过这件小事就看得出来,确实如此啊!

以上几则小故事,真实生动。也许师父早把这些事忘了,但我却记得牢牢的,因为这也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人和事。我相信,茫茫宇宙,冥冥之中一定有无数位善神在慈悲护佑着天下的僧宝,让他们能够清净修行,普度众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