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赞法师思想研讨会暨杭州武林佛学院创办70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禅门宗师巨赞法师爱国爱教思想研讨会暨杭州武林佛学院创办70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为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界正能量,弘扬爱国爱教思想,巩固宗教和睦局面,积极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9月9日,中国民族报社、杭州灵隐寺、杭州佛学院在北京联合主办禅门宗师巨赞法师爱国爱教思想研讨会暨杭州武林佛学院创办70年纪念活动。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中国民族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华志,杭州灵隐寺方丈、杭州佛学院院长光泉法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的专家学者,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市民委、浙江省民宗委、江苏省民宗委等单位的相关代表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巨赞法师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佛教领袖之一,是著名的佛学家、佛学教育家。抗战期间成立“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等组织,积极参加抗战救亡;1939年春在南岳祝融峰上封寺,周恩来挥毫“上马杀贼,下马学佛”,题赠巨赞法师;1946年创办杭州武林佛学院,努力置身佛教教育工作;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949年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1952年参与筹建中国佛教协会。1984年4月9日于北京圆寂。
蒋坚永在致辞中指出,巨赞法师是中国佛教爱国爱教的典范,是人间佛教思想的开拓者,是现代佛教教育的先驱,是优秀的佛学研究大家。蒋坚永说:“衷心希望佛教界全面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中国化的新境界。以这次研讨会为新的契机,进一步总结研究巨赞法师的爱国爱教思想,继承法师的精神遗产,坚定不移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努力践行‘人间佛教’思想。”
张华志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民族报社与杭州灵隐寺、杭州佛学院共同举办这场研讨会,就是希望以巨赞法师创办杭州武林佛学院70年为契机,通过纪念和研讨,还原杭州武林佛学院发展历程,回顾巨赞法师爱国爱教事迹,集结大家的智慧,探索佛教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中发挥积极作用,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在发言中指出,现在的佛教发展受到所谓的经济大潮的影响,佛教文化也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商业化。佛教如何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和讨论。巨赞法师是爱国爱教的典型人物,他倡导“生产化”和“学术化”、“人间佛教”,并积极进行实践。今天,我们纪念巨赞法师,就需要继承和发扬他的精神,用以恢复佛法的根本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在发言中指出,宗教界有许多精英人士,而这些精英人士的政治选择至关重要。在中国佛教界,赵朴初、巨赞法师等一批宗教精英坚定不移地选择了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共产党强调与宗教界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统战理论和实践历史上的优秀传统,留下了双方友谊、合作、诚心相待、同舟共济、风雨并行的历史佳话。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宗教界的这一合作传统,巨赞法师等爱国爱教宗教领袖和精英人士,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积极参与和卓越贡献,今天我们必须完全肯定和继续弘扬。
光泉法师的发言回顾了巨赞法师的生平,认为巨赞法师是一位解行相应的佛教改革家,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佛教的改革和复兴事业。光泉法师说:“我们追思、赞颂巨赞法师的爱国情怀、开拓进取的非凡气魄、高尚无私的人格风范,就是要以巨赞法师为楷模,积极继承老一辈高僧大德的优良传统,努力高举‘爱国爱教’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新时期宗教工作的重要指示,努力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和巨赞法师的遗志遗愿,积极带领广大信众弘扬佛教,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为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而勇猛精进。”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张风雷、温金玉,副教授宣方、张雪松;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班班多杰、刘成有、谢路军;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魏道儒,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王颂,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教授俞学明在会上发表了论文。各位专家学者的论文论述了巨赞法师在佛教教育、佛教学术以及佛教发展建设方面的贡献;巨赞法师爱国爱教思想的现实意义;杭州武林佛学院对民主革命时期宗教教育事业的深远影响;新时期杭州佛学院秉承爱国爱教传统、弘扬禅文化、助力中国梦的成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定我国宗教中国化发展方向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我们今天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就应该大力宣传巨赞法师爱国爱教的事迹,认真研究其宗教思想和社会实践,系统梳理其在中国当代佛教发展及佛教教育事业中的地位、作用及意义,从而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