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中秋节说一说苏轼与佛教的神奇因缘


苏轼对月独酌

北宋时代的大文豪苏轼(公元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出生于四川眉山一个具有高度传统文化修养的书香世家。其父亲苏洵学养深厚,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母亲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其弟弟苏辙文才过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妹妹苏小妹是一位非常聪慧的才女,才思敏捷,精于诗文,有佳话流传后世。

苏轼才学广博

天赋优异的苏轼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十岁时就“奋励有当世志”。他幼小就敬仰那些风节凛然的正直之士的人格修养,并立志做一个以天下为己任、不与流俗苟合的气节之人。满腔热情的青年苏轼,怀着广博的才华和远大美好的理想抱负,二十岁时就已经“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二十二岁时,苏轼父子三人都已位登进士。苏轼的少年英才名震京师,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对他十分欣赏和器重,意气风发的苏轼从此也开始了他长达四十多年的宦海生涯。

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绝代才子,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现存诗2726首、词398阕、散文4000多篇,卷帙浩瀚,史称“苏海”。他的文章纵横古今,旷达俊逸,哲辩精辟,文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自然天成,如他在《文说》中自评:“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苏轼的词在宋代词坛独标高格,他“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派词风,“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其诗在宋代也具有很高的地位。

多才多艺的苏轼是宋代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在中国书法史上,亦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之称誉。苏轼的书法,独辟蹊径,自成一家。米芾认为“苏轼画字”,其“《恒公至洛帖》字明意殊有工,为天下法书第一。”清代书法家包世臣认为:“坡老书多烂漫,时时敛锋以凝散缓之气,裹笔之尚,自此而盛。”苏轼还具有较高的绘画艺术造诣,他首倡“文人画”,讲究“神似”的绘画风格,是写意画的中坚人物。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现在已经是世界性的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

苏轼的佛缘

苏轼是一个佛缘非常深厚的人。他的家乡眉州地处佛法兴旺的天府之国四川,又毗邻乐山大佛和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等佛教圣地,他的家庭也具有浓厚的佛教氛围。苏轼在其《十八大阿罗汉颂》中,曾记述自家中供奉罗汉像的感应事迹:“轼家藏十六罗汉像,每设茶供,则化为白乳;或凝为雪花、桃李、芍药,仅可指名。”

苏轼的祖父苏序,天性纯朴慈善,宅心仁厚,在荒年里,常把家里积存的谷米拿出来,分给饥困的乡亲们吃。他的父亲苏洵师事蜀地出身的云门宗高僧圆通居讷和宝月大师惟简,僧传中记录他为圆通居讷的法嗣。其母程氏亦笃信佛教,苏轼的《弥陀佛颂》中载:“眉山苏轼敬舍亡母蜀郡太君程氏,遗留簪珥,命工胡锡采画佛像,以荐父母冥福。”

苏轼佛缘深厚

苏轼在父母去世时,曾将他们生平喜好的遗物布施佛寺作功德,如他在《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云:“昔予先君文安主簿赠中大夫讳洵,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捐馆之日,追述遗意,舍所爱作佛事,虽力有所止,而志则无尽。”

苏家人的佛缘

由苏轼的作品可知,其弟苏辙(字子由)信奉佛教,常与他探讨佛法,并乐意于做佛教功德善事。如《与辩才禅师》中云:“某与舍弟某舍绢一百疋,奉为先君霸州文安县主簿累赠中大夫、先妣武昌郡太君程氏,造地藏菩萨一尊,并座及侍者二人”等。苏轼的宗兄惟简法师,修持精严,德名远播,被宋仁宗皇帝赐紫袈裟,并赐号宝月大师,他和苏轼交谊深厚。

苏轼的妻子王闰之也信奉佛教,如苏轼的《阿弥陀佛赞》云,她“临终之夕,遗言舍所受用,使其子迈、迨、过为画阿弥陀像”等等。忠诚地陪伴苏轼度过了二十三年的风雨人生的侍妾朝云亦虔诚学佛,她跟从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法,弥留时诵《金刚经》四句偈而绝,葬于栖禅山寺松林中,邻近大圣塔。

苏轼在朝云墓前建了一座纪念她的碑亭“六如亭”,取意于她弥留时念诵的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在《朝云墓志铭》中,苏轼赞美她:“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并作诗《悼朝云》云:“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苏轼的前世

从小就受佛教氛围浓郁的家乡和家庭熏陶的苏轼,多次说自己前世为禅僧戒和尚,尚未出生,便与佛僧有着不解之缘。他说母亲刚怀他的时候,梦见僧人来托宿:“先妣方孕时,梦一僧来托宿,记其颀然而眇一目。”苏轼自言在八九岁时,也做了一个类似的梦:“轼年八九岁时,尝梦其身是僧,往来陕右。”

《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九载,苏轼曾经到高安看望弟弟苏辙,即将到达的那天晚上,苏辙与洞山真净文禅师、圣寿聪禅师连床夜语。当晚真净文禅师和聪禅师都同时梦见戒禅师。接着很快苏轼就到达了。戒禅师是陕右人,失一目,去世已五十年,而苏轼当时正好四十九岁。后来苏轼写信给真净文禅师说:“戒和尚不识人嫌,强颜复出,亦可笑矣。既是法器,愿痛加磨砺,使还旧观。”从此以后,苏轼常喜欢穿和尚衣服。

苏轼喜与高僧往来

如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记述,苏轼“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苏轼倾心于佛教的博大精深,并终生喜欢与德行修学俱佳的高僧交往。据有关学者考证,与苏轼交谊好的高僧总共不下百人。如成都大慈寺的文雅大师惟庆,虔诚事佛,博学多闻,气质超凡,器宇落落可爱,是苏轼最早结识的佛僧之一。苏轼自己曾说:“吴越多名僧,与予善者常十九。”

他在“东南佛国”杭州任通判时,常听海月大师惠辩宣讲佛理。海月大师“神宇澄穆,不见愠喜,而缁素悦服。”苏轼“每往见师,清坐相对,时闻一言,则百忧冰解,形神俱泰。”苏轼与德誉远播的佛印禅师交谊颇深。《五灯会元》称担任多座寺庙住持的高僧佛印“才思俊迈,风韵飘然,志慕空宗,投师出家。”有不少关于他和苏轼参学探讨禅宗佛理的佳话流传至今。

苏轼与佛印禅师

自幼出家的著名诗僧道潜(号参廖子,宋哲宗元祐末赐号妙总大师),与苏轼相知至深。道潜博通内外典,器识高远,有超然出尘之姿,其道德高风与清绝诗句颇受当时士人敬重,陈师道赞誉他为:释门之表,士林之秀,诗苑之英。苏轼很欣赏道潜世外高人的气质和清丽宛转的诗情,两人保持了二十多年的深厚交情。

从苏轼的诗文集来看,他长年从事佛教的实践修持。他阅读了大量的佛经,并且为了尽孝心超度父母,多次与弟弟苏辙共同发心抄写佛经,为父母在佛门广积福德。他还做过很多戒杀放生、书写和流通佛经、修建佛塔和寺庙、塑画佛菩萨圣像等佛教功德善事,并写了大量颂扬佛教的诗词文章。苏轼每游历一个地方,都喜欢到当地的清净佛寺礼拜参访:“往往匹马入寺,循壁终日。”

在位为官时,他也时常闻思修行佛教:“闲居未免看书,惟佛经以遣日。”“楞严在床头,妙偈时仰读。返流归照性,独立遗所瞩。”“山堂夜岑寂,灯下看传灯。”“终朝危坐学僧趺,闭门不出闲履凫。下视官爵如泥淤,嗟我何为久踟蹰。”“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与“身不出家心出家”的香山居士白居易相似,苏轼也是一位尘俗缘浅,而与佛教的因缘深厚,有一定的利益众生的菩萨情怀的佛门居士。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关于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