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玄奘大师不愿见阿弥陀佛?


编者按:在佛教教义中,十方三世有无量无数的佛国净土,也有无量无数的佛。每个学佛的人固然是以成佛作为终极目标,但不一定人人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只是无量佛国净土中的一个。因此,当我们获悉有很多高僧如道安大师、玄奘大师、太虚法师等,都不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也就不会觉得意外,因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东方有净琉璃世界,教主名药师佛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不会希望以生天为最终的目的,这是很明确的,因为除了五净居天及弥勒的兜率内院,生天尚在轮回生死的凡界。凡是正信的佛教徒,都愿解脱生死,这也是很明确的,因为唯有脱离了生死的轮回,才会得到永恒的安乐。

极乐世界是由弥陀佛愿力所成的佛国净土,但在十方法界之内有着十方的诸佛净土,西方的极乐世界只是无量佛国净土中的一个。

所以佛教徒之中,也有不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愿往生其他世界,比如东晋时代的道安大师、唐代的玄奘大师及窥基大师以及近代的太虚大师,都愿往生娑婆世界兜率内院的弥勒净土。

如果是悲愿宏深而信心坚强的佛教徒们,也有不愿往生他方的佛土而愿生生世世在人间度化

至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区域的佛教徒,最高的期望是即生修证阿罗汉果而解脱生死,如果一生不成,期待转生继续修证,如果大乘佛教告诉他们有个极乐世界,他们或可相信,但相信是在天上。

不过,极乐世界的存在对于真常唯心一系的大乘佛教而言乃是深信不疑的。由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极乐净土的莲池之中,莲华分为九品,即使造了五逆十恶的人,若能于临命终时至心称念阿弥陀佛,令声不绝而具足十念者,便可带业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的莲华之中,过了十二大劫之后,莲华开放,得见观音、势至二大菩萨为之说法,开示诸法实相即缘生性空的道理。一旦悟透了诸法实相,实证了诸法实相──诸法缘生体性本空——便可破除一切的善恶观念,一切的善业恶业也就一时抖落,那就叫做业障消除,那就不再受到业力的牵制,不再糊涂地沉沦生死,唯有乘着各自的悲愿再来人间,自主生死,行菩萨道,称为“不违安养入娑婆”。所以,弥陀净土的安立确是最最安全、最最方便也最最可靠的一种信仰,这也正是许多没有自主把握者的最佳安慰与最大恩德。

可是,《弥陀经》说不可能以微少的善根之因及微少的福德之缘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弥陀的愿力虽大,仍要依靠各自在平日的修善积福。否则到了临命终时,恐怕连念佛的能力都没有了,那时候阿弥陀佛虽愿伸手救济,也是爱莫能助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