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修行关键--发愿
发愿,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要劝勉发愿?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建立起来的,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每一愿,都是愿我们众生到极乐净土去的,对应着阿弥陀佛的愿海,我们也要发出跟弥陀大愿相应的愿。他愿接引我们去,我们就应当呼应——我愿意往生。
愿要发自真心,真心的愿发出来就会产生一种力量。阿弥陀佛建立净土是由他的愿力建立的,十方世界的修行人、菩萨成就佛果,也是由愿力来推动的。就是通途佛法修菩萨道,也得发菩萨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一种动力机制,是一种指向目标的一种坐标。那么,我们每个人(即凡夫)在三界里面轮转,实际上也是由于我们的愿来决定的。
所以,无论是世间的这样的情况,还是出世间的解脱,都跟愿有关系。愿,影响我们的行为;愿,影响我们最终的归宿。
从《高僧传》上都能够看到,这个愿都不能随便发,你就是随随便便开玩笑发的愿,都是会兑现的。
曾经有个比丘,他就是修行了几十年,也觉得是不是能解脱啊,也没有什么把握。他有一天行脚到山上,他正好山下看到有一位大将军非常有势力威风,他就对着那个大石头说:“我如果今生不了道,今生能够得道当然好,今生万一得不了道,愿来生做一个大将军”。他就对着石头发了一个好像开玩笑的愿,还真的他今生没有了道,因为你靠通途的方法要了道太难了,你必须要断见思惑,你才能够不在三界里面了。开悟了都不行啊!开悟了,如果你见思惑没有断,还有后有,还要投生,所以这位比丘真的是一转身就做大将军去了。
还有的记载是,有的出家人接受了一些施主的供养,施主供养了一辈子觉得不好意思,人家施主问:“你愿不愿下辈子到我家来啊?” 他只是点个头,好了,到临命终舍报时,一下子就过去了,他要报恩啊。所以这个愿不能随便发的。
对净土行人来说,你千万不要去发:下一辈子我要出家,我要做大法师,我要这个,广修佛法,这个你都不要去发这个愿。就是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佛也在告诉我们,一定是愿生彼国,没有第二个愿,目标非常单一。我们念的每一声佛号,内心深处都是包含着愿生彼国的信息,绝对不能包含着要开悟,要得神通,要这样要那样的,那就不正确了。
所以“应当”两个字,特别是包含着信心,你有深信,再发愿,有深信切愿,你就绝对能够往生。
蕅益大师说:深信切愿,临终十声乃至一声,都能往生;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如果你不具有信愿,只是把这个念佛作为做功夫来使用,那么你纵然功夫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的水平,你也往生不了,亦无得生之理。所以发愿是非常重要的。你只要愿意往生,阿弥陀佛绝对能令我们往生。这个愿,就改变了我们凡夫的一种心态,这种改变马上就会感应到。
这种感应我们可以用个比喻,比如: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四十八大愿,就是一个大磁场、大磁铁,他能够有很强的摄受吸纳的功能,在整个法界都有吸纳的功能。但是这个大磁铁,他能够把那个针吸过来,但是对一根草,它不产生作用,是不是?它不同质。对一块玉,也产生不了作用。
那你想想,如果我们发的是凡夫的心、五欲六尘的心、求人天福报的心,就好像一根草,一根草跟大愿的磁场,它产生不了吸摄的功能。那么,如果我们当下听闻净土法门,在信心的情况下,真的从内心深处生起了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你当下的这颗心,就从一根草变成了一根针。你变成了一个针,马上就跟这个大愿的磁场产生一种吸纳的关系了,所以你的往生就非常自在了。如果你还是一根草或一片玉,比如那块玉,就是他修其他的法门,修得很清净,很有功德,但是你还是一片玉,虽然是比较透明,但你还是跟往生无缘哪!
所以净土法门不在于你的功夫,你的功夫就是到了阿罗汉的水平,如果你不发愿,你也去不了极乐世界。发愿就是转变一种心态,跟阿弥陀佛的愿产生同质对应,吸摄的关系,所以这就是重视发愿的一个重要的原理。
但是要注意,这个愿一定要从内心发起来呀!不是念给其他人听的,说:“啊!我愿意往生”,真的阿弥陀佛来了,就说“哎呀,不行啊!我还得要告几年假呀!”那这个愿就有问题了。
这次我们在人才培训班上,最后大家谈体会,让大家表演一下。其中有一位居士,她就念莲池大师的《西方发愿文》,她念得非常恳切,跪在那儿念,都念哭了,她用她全身心的力量来念《西方发愿文》,念得非常好。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理事具备,非常好。大家要从内心,恳切地把这个愿心发出来,这样我们就被阿弥陀佛的愿海所摄受,我们就已经回归到了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了,就决定能够往生。